刘丹先生是公认的中国水墨大家,他的作品一直被海外的重要艺术机构收藏,如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赛科勒美术馆等多家知名博物馆皆有收藏其作品,同时也是许多世界级美术馆和汉学家的研究对象,虽然他用的是中国最传统的古老的绘画材料,纸笔墨砚,可是他又在我们的当代艺术的语言系统里,占有重要的位置。
比如前段时间古根海姆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上,作为策展人的梦露女士要专门向刘丹先生借来重要的作品展出,比如蓬皮杜艺术中心最近在成都双年展上的项目,也要专人向刘先生借作品,我还想到几年前蓬皮杜艺术机构的赞助理事会,这样一批在西方颇具影响力的收藏家们,他们在中国的首站,是迫切地要拜访刘丹先生的工作室。
所以基本上他和那些活跃在国学系统下的中国传统画家是始终拉开距离的,成为一个独竖一帜的水墨艺术家,如果我们能有幸在国外的美术馆里见到某一幅刘丹的作品,那可能会对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有极大的帮助。
38年前他要去美国,收拾行装的时候他的美国朋友说,去月球要带什么你就带什么。我猜他朋友当年的意思是你要带真正需要的东西。他却毫不犹豫地把纸笔墨砚这些材料装进行李,会有人带着纸笔墨砚去月球吗?那不是生存的必需品。或者说在一个没人看懂你,不需要看懂你,你身后几十年的文化会失去意义的地方,你还要画画吗?
在八十年代的美国,一个画传统画的中国当代人,光是拿出你的材料就意味着设一个文化障碍在那儿,毛笔纸墨是你们东方老祖宗就开始用的,在现代艺术开始一百多年后,你这个材料拿出来做什么呢?这时你在文化上的意义就相当于在月球上画画。可是刘丹这样的人就是那种去外太空生活也会带着纸笔墨砚的人,无论他身处何处,绘画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精神和灵魂出发的源动力,这个源动力的意思我理解成就是:非如此不可。
这个非如此不可,是我们今天来判断刘丹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的基础根源。他怎么看待艺术,看待中国传统水墨,他背负了什么坚持了什么,在当下他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是什么能够让大英博物馆可以从顾恺之张大千谈到刘丹,纵贯东西方的艺术语言,不用做强势的姿态也不需谦卑,可以不用非得讲一个人的背景故事。
虽然刘丹的故事大有可讲,也可以不用讲我们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不用描述它曾多么璀璨辉煌,这个人的水墨作品在世界任何一个美术馆展出的时候,你不需先知道艺术家的名字,你只是伫立在那儿就可以看这个人心中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形容的溢出来的那部分,一个人的艺术语言超出了母语的界线,就像一个杯子的水溢了出来,我们在刘丹这里看到的就是溢出来的不需转译的人类的文化。就像一个不会英语的人进入剧场欣赏《哈姆雷特》,也许他对莎士比亚一无所知,但是他仍然会知道这是个复杂人性下的复仇的故事并且为之打动,这就是为什么经典会成为经典,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跨越了语言。
刘丹先生生自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使得他在十三岁就能在小纸上用铅笔描摹一张欧洲画,我有幸见过那张保存完好的小作,他把一个欧洲的街道场景和人物画得细致如微仿佛是在显微镜下观察了世界。
我又想到他曾有过的十年苏北农村的下乡生涯,白天和土地打交道,夜晚他会拿出一些135相机拍摄的胶卷底片,这些底片只有指甲那么大,是他的一个同学送给他的,这成了他那十年生涯里最大的精神慰籍。
上面是翻拍的西洋画画册,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是以黑白底片的负片的方式和他相遇,没有颜色,只有轮廓,在夜晚的灯下他一遍遍地审视它们,试图想象它们的真实面目,并在纸上画出那些极尽入微的想象,直到十几年后他和这些原作在西方的美术馆里相逢。
所以有些事情的命运动机很难讲,比如世界只给他这样一个轮廓,只有其形,他才能有无尽的想象;十年在土地上的生活只能全神贯注在这样的底片上,才能训练出他这样微观洞察的能力,是的,想象是无边的,要知道后来他去看那些原作时,画中的眼神都与他当年在想象中画出的一致。
再说到刘丹在四十岁以前完成的《山水长卷》,这幅画已经被圣内亚哥美术馆收藏,当时的艺评人说:画出这张作品的人,就算现在死了也可以。这句话也意味着一个艺术家的宇宙观和艺术观的确立在最早期就可以形成,他往后几十年的艺术生涯还是在这样的视点中工作。
山水长卷那是他长久观察一支烛光进入的幻象,而这微观绵延而成成荡气回肠的幻视山水,古中国的山水画正是人心在强大的宇宙观下支撑,,那是人心与上天的对话,是将“巫”的神妙功能收归于对“心”的修炼。
他的创作不是靠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猎奇,他不利用这一点,不利用文化差异和信息不对称,不以江湖术士的术来进行艺术工作,他抵御着西方观念艺术的潮流也抵御传统中最易被人利用的国学图像,一个艺术家除了抵御这些之外,同时还要抵御的是金钱和财富的暴力,抵御名气。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