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影》120x240cm 2014年
《晨露》120x240cm 2014年
无论是《晨曦渐露》、《相约霞光里》、《和谐家园》还是《沐春风》,这几幅作品都无一例外的体现出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闪烁出诗性的光芒,这是由钱玲萍的精神境界所决定的。《晨曦渐露》190x240cm 2017年
《沐春风》190x240cm 2017年
绘画中的精神高度,决定了其艺术高度。画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里渗透出对事物内在准确理解,对时代特征的深刻挖掘,对历史与现实的把握,对人们内心深处事物的洞察,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与超越,这些将形成一个画家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画家艰难的人生修炼。而钱玲萍的作品《拆》、《拆·不拆》则很好地体现出她的艺术素养和精神气质。《拆》180x240cm 2016年
《拆·不拆》160x240cm 2019年
钱玲萍虽非美术学院科班出身,但她在长期的实践与学习中,懂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道理,即以画家的主观修养——“心源”来统挥自然,使得描写的自然不再是表象的模拟,而是由外在走向内在,从她的作品《晴雪》《版纳印象》便可见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感情,每一处都蕴涵着画家对“自然”的一份深情。《晴雪》180x190cm 2013年
其作品显然跳出了对表象的描述,而是通过自己的情趣和修养理性地融入作品中她的审美观念更多地体现在一种技巧的美学之上,在双钩、没骨、分染、罩染、填色以及对物象深层次的美学感受与平面构成之中,把微妙的外在色彩与内在心境情境进行衔接,并寻找着自己对绘画的理解和深度境界的转化,使得色彩、笔墨与自然浑然一体。中国画论常讲“寓情于景”,造情于境,须合乎自然与主客观规律。《春晖》140x230cm 2017年
《生命.圣光》140x230cm 2018年
选择情境是一种高度,是一种文化战略上的高度。钱玲萍选择了在难以逾越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难度上,坚持工笔重彩花鸟画创作,并把中国画的装饰性色彩转变成独立的形式美和物象符号,从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春庭小景》68x68cm 2018年
《花开花落》90x180cm 2016年
她的作品无论是大型创作《那一个温馨的清晨》还是小品《清风扶翠》《嬉游》等,从作品的品格上看,都具有一种典雅浪漫、温情细腻、梦幻入境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崇尚意蕴、风骨、灵动与多俗之美,所以工细而不平庸、不媚俗、不做作、不矫情,这是当代中国工笔画家应该遵循的创作原则。《那一个温馨的清晨》140x230cm 2015年
从钱玲萍的作品中,既有写意的浑厚洒脱,又有扎实的造型功力,更重要的是,她从不放弃对艺术形式的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更为丰富的图式语言。从她的《冬日暖阳》《丹台赏明月》《粉翎栖画》等作品中,便可凸显出她一定的传统文化根基。《丹台赏明月》68x68cm 2015年
《粉翎栖画》68x68cm 2016年
钱玲萍笔下的线条是干净的,是柔韧而又颇具张力的。她的色彩不仅表现节奏,对比强烈,在单一的色彩中求变化。她善于用线条和画面微妙的结构关系来营造动静相携的一切空间,强调画面和谐的美感规律和内心感受,做到“应物象形”,在统筹整个画面时将笔墨色彩精炼地程式语言运用自如。《金色年华》68x68cm 2016年
《雪落无声》68x68cm 2016年
只有具备远大信念,坚强意志的画家,才会不畏困难,不畏艰险,在自身的艺术道路上,敢于突破和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攀登艺术高峰。“当代工笔重彩画,绝不是刻板、狭窄、单调的代名词,也不会让人产生尴尬而顾虑重重。”——心远而境远,钱玲萍一直执着的坚守这份追求。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