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品服务 >

重塑陶片的张修竹,亦在不断重塑自己的艺术和生活

2019-09-23 10:44:52

9月21日下午三时,由深圳画院主办,佛山大唐陶业协办的“僭越——张修竹艺术作品展”之“茶叙雅集”在深圳画院美术馆举行,该展展至9月24日。活动由深圳画院设计总监孔森主持,深圳市文联名誉主席董小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艺术处调研员刘冬,深圳画院副院长杨晓洋,佛山大唐陶业董事长唐嘉等嘉宾出席活动现场。策展人深圳画院副院长杨晓洋、展览艺术家张修竹、佛山大唐陶业董事长唐嘉、深圳市文联名誉主席董小明分别发言,最后由嘉宾手持锤子举行“砸盘”仪式。

展览现场

在张修竹眼中,自己是一个难以被归纳的人。这种热切的不被归类的心,一直感召着他的艺术创作。张修竹一直以水墨画家的身份在当代水墨领域进行着不同的探索和创作。早年,他将观念艺术与之前所学习的传统国画结合,创作了不少陶塑、摄影和装置作品;而近些年,他更以“破碎与重构”为观念创作了很多关于陶的装置作品。

艺术家张修竹在开幕式上致辞

深圳市文联名誉主席董小明在开幕式上致辞

嘉宾手持锤子举行“砸盘”仪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许是他的这种艺术观念的最直接、通俗的说法——尽管嫌于有些过于直接狂放,但“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却是张修竹那代人比较普遍的观点——然而他又对之作了不同于一般的诠释。在他看来:“陶”,不仅既具有生命,又与时间相关,而且最能体现物质破碎的特性。而恰恰是这种破碎性,直截、深刻地展现出事物衰坏的必然;能保全完好的,那只是可能性的偶然。陶塑破碎后,各碎片之间就不能独立存在——正如他自认的“不被归纳”那样——各块陶塑碎片也如他一般,亦不再可被归结。

重生 ST NO.125 综合材料 61×120×198cm 2017-2019

然而事物是变化着的,有“非类”,亦自然有不“非类”,庄子尝言:“类与非类相与为类”。因此,“非类”又将为“类”。张修竹将陶塑摔碎,然后又以某种形式的将它们重组:将碎片重新粘合在油画布上,使之重构为一。更有甚者,将成型的陶塑与水泥自然的融合再形成新的雕塑。

重生 ST NO.128 综合材料 78×78×61cm 2017-2019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修竹就开始以水墨对现代都市庭园场景进行描绘,对都市建筑理念的现当代性有着深刻的理解,此次展览的几件装置作品以建筑的方法重建,被张修竹称之为“雕塑中的雕塑”,其将原有的陶塑解构后,与水泥、角钢、铁钉等材料塑成雕塑或装置,明显呈现出现当代建筑的体征和精神。

重生 ST NO.138 综合材料 82×87×60cm 2017-2019

“雕塑中的雕塑”,这种重构不单是艺术家出于不愿同类,而且还是他对生存的诠释:在傑傲不驯、自由不羁中,生活得到重塑;而在创作当中,亦是他自己对生命历程的自我表达——陶在衰裂与破碎中与其它材料的整合,在破碎中得到重建。为“不被归纳”而表达,也许正是这种不愿被同类的思想,促使他在艺术之路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而张先生的这种艺术历程,亦正适为“相与为类”的另一表现。

重生 HT NO.1 综合材料 160×120cm 2017-2019

重生TH NO.110-2 综合材料 120×160cm 2017-2019.

深圳画院自2000年开展“客座画家”项目以来,迄今已有来自国内外40多个地区、80余位艺术家来画院客座。艺术家在我院客座期间的交流、研究、创作,以及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我院艺术家的视域,也为深圳画院创造了更开放、多元化的学术环境,并搭建了与国内外专业艺术机构的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除国外艺术家外,画院围绕“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都市水墨”这一学术品牌,不定期的邀请国内知名水墨艺术家来画院客座,探讨传统水墨在都市文化中的传承与革新。这些率时代先声的举措,在深圳乃至全国范围,激发、催生了众多的新水墨作品,乃至新观念、新媒介的艺术实践。今年来深圳画院客座的张修竹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新水墨观念的艺术实践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