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哲雕塑作品“十二生肖”。
10月13日,“炁—任哲雕塑个人展览”在北京太庙举行开幕仪式。这是太庙建成600年来首次举办当代艺术展,首位与这座古老皇家家庙牵手的中国青年艺术家任哲,携36件彰显“国风国韵”大型雕塑艺术作品亮相。
众所知周,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在“炁”主题下,任哲将36件作品带到太庙,其中一组以12生肖为创作线索的大型雕塑是第一次向公众展示。
在谈到十二生肖这组作品的创作时,任哲表示“十二生肖其实是一组跟太庙有关的作品,太庙自古以来都是皇家祭祖的地方,所以我在想什么才是炎黄儿女的祖先,什么样的作品能够跟我们每个人都产生联系,最终选择了十二生肖的这个主题来代表我们所有的人。”在任哲看来,这个作品包含了他个人的一些想法,选用三面镜子的反射,其实是在表现找自己的过程。任哲希望大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逐渐地剥离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寻求到一种幸福的状态。
此次任哲雕塑个人展览的主题“炁”,原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和生理机能,一种形而上的能量源泉。在任哲看来,这次展览是他的人生与雕塑彼此缠绕20年的一次总结和凝练,“炁”代表生命的根源,代表初始化的状态,以这个字作为主题,任哲想尝试和印证,20年的时空流转里,他面对雕塑、艺术,依然保持着当时的初心。
除了大部分雕塑在近2000平米的太庙正殿展出之外,在太庙约6000平米户外广场中也亦有呈现,形成了雕塑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场景互置,形成传统与当代、时间与空间的奇妙对话。在任哲看来,这次展览其实有很多惊人的巧合,例如,在太庙广场前展示的一尊雕塑作品的横向尺寸刚好跟太庙的步道是一致的。他表示,“我个人比较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时候我做雕塑的尺寸,也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计算而来,按照这样的方式创作出来以后,就发现作品跟太庙的环境和高度都是非常一致的。中国古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计算的方式或审美方式,而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在这样一个地方,能把传统和当代融合在一起,给大家形成一种新的艺术的感受。”
青年艺术家任哲,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是一位雕塑新锐。他擅于从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营养,把东方禅修的神韵和西方现代气质桥接,将传统中国文化和西方艺术完美融合,巧妙地转化为自己独特的雕塑语言。太庙个展是艺术家任哲20年潜心雕塑艺术创作的成果展现和总结,据悉,本次展览于10月13日至18日在太庙展出。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