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多重意义,不仅是一种绘画艺术门类,更是文人雅士对生命境界追求的手段,中国文人通过借助对山水作品的绘与赏,实现着自我与世界的联通。“人间山水”是艺术家方向近年来在山水画创作研究领域形成的一系列成果,“人间山水”的题目即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描绘现实世情的题材,更是对他通过创作实践让笔墨与当下共频的写照。方先生的作品赋予了阳春白雪的水墨作品一缕人间情味,这些有了烟火气息的作品,其相融并非简单的题材扩展,而是随之进行的一系列形式语言的探索。方先生即保留了传统书画的韵味与风骨,同时又通过在不同题材间游刃有余的变奏与转圜,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进行了有力的回应。万丈红尘皆可入水墨之戏,干湿浓淡自可随心意而转,这大抵就是方向先生所言的“山水画的人文关怀”。“人间山水”的探索,构建起了艺术家方向较为独特的艺术语言风格体系,他的探索是有时代性的,特别对于四川地区的艺术家而言,是有借鉴意义的。这次成都画院邀请他带来了30余年创作生涯中最为精品的一百余件作品,从90年代的彩墨到后来的泳池系列、异域系列等等。这些作品中,不仅有方向先生的精品创作和写生作品,还包括一大批课徒稿、点景稿,相信观众可以从这些作品中充分感受到,方向先生艺术体系的多样与系统、丰富与宏大。自1998年成都画院成立下属艺术机构“成都画院美术馆”以来,一直努力推动着外地艺术家来蓉的交流与展览,特别是2010年加挂“成都市美术馆”的牌子之后,成都画院与成都市美术馆合署办公,更是将展览作为我院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次《人间山水——方向水墨作品展》就是我们今年重点引进的一次交流展览项目,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促进院内外及省内外艺术家相互的了解、交流,推动大家艺术视野的扩大、艺术思考的深化,也为成都市民奉上一场精品的公益性艺术展览。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
2019.11
部分参展作品日暮 68×68cm 1992年
一路山歌 68×68cm 1994年
轻云闲步 68×68cm 1995年
微风细雨春意浓 68×68cm 1995年
我独闲卧听雨眠 68×68cm 1995年
清泉 247×123cm 2006年
云水之间 123×500cm 2007年
留园观鱼 180×198cm 2008年
故宫御花园 250×125cm 2014年
九龙塘街景 250×125cm 2014年
喜雨 250×125cm 2014年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48×124cm 2016年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广州为当代美术创作提供了“敢为天下先”的文化氛围,方向在那里生活多年,他的艺术几乎一开始就浸染了超越与探索的意识,在表现题材和表现方法上都朝向新的领域。他敏锐地感受时代的变迁,意识到在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急剧的都市化进程。都市化不仅改变了现实生活的性质,还展现出日新月异的视觉奇观,这向当代画家提出了崭新的挑战,也就是以表现“第一自然”为擅长的水墨语言是否能够艺术地表现“第二自然”。在这方面,方向做了长期的探索,成为在“都市水墨”这个创作领域的突出代表。
——范迪安
吴哥旱季 248×124cm 2016年
武夷水帘洞写生之一 33×69cm 2016年
腾冲热海写生之二 33×68cm 2017年
甘南写生四 38×45cm 2017年
甘南写生五 38×45cm 2017年
巴黎秋日 235×53cm 2017年
巴斯的酒店 235×53cm 2017年
米兰大教堂远眺 235×53cm 2017年
山东大鱼岛 234×53cm 2017年
暹粒街景 235×53cm 2017年
青城山通天洞 234×53cm 2017年
深潜 248×129cm 2017年
山涧 235×53cm 2018年
苏梅岛码头 235×53cm 2018年
浮世 235×53cm 2018年
作为中国中青年水墨画家群体的中坚力量,不论是方向早期的庭院系列,抑或是近十多年的都市山水系列,画作中对于笔墨语言的领悟与运用、题材角度的选取与审美化处理,无疑在当今新水墨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方向这两年的创作中,除了延续都市山水系列的主题,也出现了自然山水面貌,偏向自然与人居相结合。无论画什么,方向都像个旁观者;无论世界怎么变,方向都更像个艺术的守护者。保持距离,隔山打牛,大约是方向的方向。——吴洪亮
艺术家简介方向Fang Xiang1967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相关活动学术研讨会:11月9日上午11:10艺术讲座:11月9日下午3:00地点:成都市美术馆(青羊区下同仁路80号)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