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品服务 >

「Hi话题」吴洪亮谈当代水墨:沉淀五十年才有的一说

2019-12-28 09:26:29

采访/整理|郑啸川
摄影| 董林
图| 《Hi艺术》资料库、北京画院、TCAM

除了大起大落的市场表现之外,当代水墨的学术现状如何?吴洪亮作为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在传统水墨和当代水墨领域均有深度研究及策展经验,可以说是值得发问的最佳人选之一。当我们把满肚子对当代水墨学术定义与归类的问题抛向他时,他却告诉我们,自己不是定义型的人,更喜欢举证,对于他感兴趣的水墨现状和展览侃侃而谈。于是便有了这篇预期之外的自述,根据采访内容整理,经得他的确认后发表如下。

吴洪亮 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摄影:董林

做艺术要“消化”,展览也一样

我是做20世纪美术研究的,20世纪以来拿毛笔画画的艺术家,未来能否真的被全人类认可?

我做齐白石的研究这么多年,齐白石的艺术水准和创造能量,应该可以和毕加索、马蒂斯这些人相提并论,可为什么在全球的学术系统、尤其是博物馆系统里依然没得到应有的位置呢?这里有诸多原因。首先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对全世界的传播不够,没能讲好中国故事,没能让外界知道齐白石的艺术好在哪里。

“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北京画院美术馆,2018

展览是一种沟通方式和传播手段,把艺术家的作品转译给观众,让他们了解作品好在哪里。对于作品的转译,重点在于从观众的角度理解艺术家。北京画院美术馆是个小型美术馆,展览大多偏研究性,因为我们诉求的主题对象就是艺术爱好者、艺术家、学者,或者是对艺术有一定基础了解的观众。而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则更偏向大众,承担的责任不一样。去年,我们在北京故宫做齐白石的展览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是两种工作方法。面对不同的观众群体和空间,画作的挑选逻辑和呈现方式截然不同。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在威尼斯和在北京的巡展呈现也不同,因为观众变了。作为策展人要有判断,对艺术家的选择和对艺术家作品的选择,都要有判断。

我很少做通史类的大展。因为没有哪个人所有阶段的画作都超好,齐白石也一样。我的工作是把艺术家好的方面呈现给世人,或者说把他成长的历程展示出来,没有人是一天就成为大师的。中国艺术家,尤其是画水墨的艺术家,五六十岁是他们的一个重要节点。迈过这个坎儿,就更上一层楼,迈不过去那这一生就这样了,固步自封,可能还会越画越差。而“三少”中的李津、刘庆和、武艺,三位艺术家在这个年龄依然有勃勃生机,非常珍贵。

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故宫博物院,2018

艺术有两个趋向,尤其中国的艺术,趋向于酒或是趋向于茶。茶令人清明;而酒让人醉。

当代艺术偏观念和社会性,有些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偏离视觉艺术,甚至艺术。这也没关系,黑格尔早有预言。但展览不能是那样。如果纯粹是写了万字的调查报告刻字上墙或几大本东西放在那里,留给观众阅读,这只是劳动量比较惊人,在我看来叫“没消化”。做艺术要“消化”,展览也一样。有一次我在台湾看了一个关于眷村的展览,那么多人做眷村的艺术,那位艺术家不仅“消化”了,而且升华了。艺术家可能拍了几千张照片,但就选了那么几张,写了几句话,呈现的是最揪心的部分。这就是消化,是升华,就像五粮液是五种粮食酿出来的酒,此时的酒就让人醉了。为什么人们爱看画呢?因为绘画必须消化,必须在纸上有限的面积画完你所有的想法,如同酿成一杯酒,酿好了,当然令人感动。我愿意找这样的艺术家,把他的那些好,通过展览告诉更多人,这是我要做的。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场馆内,2019,摄影:吴洪亮

中国馆内艺术家陈琦室外作品《无去来处》摄影:侯炜国

威双中国馆“Re-睿”,嘉德艺术中心,2019

“新水墨”已经不存在“慢半拍”

做基本梳理或美术史研究时会遇到分类的问题,一旦分类就要概括,就必须有相应的词来描述,所以才会有当代水墨、新水墨、观念水墨这些应运而生的概念。我们身在其中,暂时不知道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的词语。就像印象派、野兽派,都是历史慢慢收缩到最后确认的名词。我不是定义型的人,更喜欢举证,总觉得整个中国艺术逻辑里归类归得太狠了。从我个人角度更希望去关注艺术家本身的创作。

大多数艺术家对给自己贴什么标签的兴趣不大。当然肯定存在大家抱团取暖的过程,一堆人的力量可能强一点,希望以一个更凸显的学术态度吸引更多的关注,这可以理解。况且现在很多名词定义并非源于学术,而是源于传播或市场需要的细分。

如果从世界角度去观看的话,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一张画画得好不好,艺术家的能量能否长期发酵。在国际视野中,是否属于水墨的分类恐怕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中国语境中更强化这一点。

如你所提,黄专老师曾说新水墨比当代艺术慢半拍,我想这是针对以往时间点的表述了。当年可能是这样,今天已经不存在“慢的半拍”,更清晰的是看到一个艺术家有自我选择创作方式的权利,更自主化了。因人而异,有人可能快半拍呢。

第七届“艺术长沙”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区,吴洪亮以“三少”为主题,呈现刘庆和、武艺、李津三位艺术家个展

现在仍在进行水墨实践的艺术家分两类。一类就是在传统逻辑里挖井的人,北京画院的老师们大多都在这口井里面找可能性。我自己做的关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部分,偶尔使我怀疑,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的某些“创新”是否必然有价值。当我拉开溥心畬《石卉图》的长卷,手几乎在发抖,作品在视觉呈现上给我的满足和惊喜,甚至可以比拟赵孟頫和董其昌。这时你会发现三五百年的时间瞬间被压缩了,画的对象依然是兰草或者石头,画法有多大区别呢?如果从中国传统艺术的系统去思考,图式或笔法的创新显得没有那么重要。这也正是摹古的作品仍然具有价值的原因之一,那是另一套认知和判断系统造成的结果,是在这个结果中再进行深挖和探求。此类艺术,自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我们仍需研究并尊重。

第二类就是一批做先锋实验的艺术家,装置或者影像,水墨只是他们的材料而已,作为一种更深入、更易于表达自我的沟通方式。比如谷文达那么早就开始以水墨作为材料,我也不知道他是否慢了那半拍,还是比很多人快半拍。

溥心畬《石卉图》局部


谷文达《遗失的王朝J系列》每张93×60cm 水墨纸本 2011

“三少”≠“新水墨”×3

“三少”的李津、武艺、刘庆和,三位老师的展览,分别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三层楼。李津在五层,武艺在四层,刘庆和在三层。

像李津老师,虽然从小也学习西画,但他的水墨实践在中国传统水墨尺子的丈量下依然不逊色。甚至拿素描造型的尺子和西方色彩学的尺子去丈量,也可以。除此之外,还能看到鲜活,看到现在所谓的那些文人画久违的、真的烟火气,甚至还有禅画的意味。他画的是真正的当下人的情欲和生活。

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区“三少”,李津个展“不厌”

李津《从生·丛生》,局部

中国画的笔墨有其硬杠杠的要求,在国际语境中并不是通行的语言,这是现实。但李津作品中有一些因素却可以相对轻松地进入国际交流的层面。之前李津跟我聊起他的成长史时曾说过,最先真正接纳他的不是国内的批评家或者市场,而是国外的艺术机构。但我并不觉得李津的作品对西方来说属于异国情调,而属于生活,主要呈现出的魅力还是在于人性的魅力,甚至是人身体的魅力,这在中国艺术家中十分罕见。李津的能量来源于他作为一个独立艺术家,有独立的思维和创作,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人体验。

武艺则是十八般武艺都练过。他是一个早熟的艺术家,不喜欢过程,希望一次性跃至高点。大众对武艺的欣赏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看懂他的人非常爱他,进不了他情境的人则嗤之以鼻。在艺术长沙的展览中,武艺的展厅特别疏离,其实有些违反了我们策展人的基本工作方法。我们本来是想用一个相对容易交流的方式呈现作品,但武艺决意要保持他的疏离感。看得进去的人很喜欢,没看进去的人可能几分钟就转出来了。武艺就是能把自己的全身心、包括绘画的方式全部扎到一个地方,长成了作品本身,因地而异,换到其他地方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给展览取名叫“相处”。武艺具有非常强的独特性,甚至他的画法都不可以简单地被归类。

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区“三少”,武艺个展“相处”

武艺《岳飞像》18×13.5cm 纸本 2005

武艺《新石器时代石矛》18×13.5cm 纸本 2005

我对刘庆和老师的关注更早,在中央美院学美术史的时候,他曾教过我绘画。他属于自带完整体系的艺术家,造型能力、手头功夫、构图控制、对于展览甚至出版的综合性考量等面面俱到。这次的展览延续了他之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白话”的展览,将其丰富化,把原先小尺幅的、对于个人成长和家族史的描述放置到一个大的社会逻辑中去考虑,不仅保持了“白话”中的情感、幽默、生动,更多了对时代的反思。

这“三少”,无论是艺术水准,还是当下取得的成绩,在中国画的体系或者整个中国当下艺术的生态里,都站在前排。但是否可以归到“新水墨”,我反倒不确定,似乎也不全然都是。

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区“三少”,刘庆和个展“回见”

刘庆和《芒果》55×65cm 纸本彩墨2014

刘庆和《1931》55×65cm 纸本水墨2014

当代水墨正顺势发展

尽管他们和其他新水墨的艺术家偶尔会在传统中国画的系统里有所表现,但我认为新水墨并没有真正进入过传统中国画的那个系统。传统中国画有一套自己的运营模式,曾经有些过度消费,现在回到正常的状态,大家反而觉得有点落差。但需要明确的是,面临重新洗牌的是传统中国画系统中的另外一批人。如果谈到当代水墨的板块,远远不到洗牌,就是一个顺势发展,也一直没有处于强势的地位。

我觉得市场的未来还是要以学术支撑。五年以内的事情没法判断,沉淀五十年还有的一说。现在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印象派大师在当年并不为人所欣赏。中国绘画也是一样,当年最贵的并不是齐白石。除了实实在在的画作本身,有太多历史原因,包括社会变迁造就审美趣味的变化等等。所以我更愿意说说我个人的喜好,能不能感动我。无论开心还是痛苦,一定要让我的心有波澜。

温凌《无题2014之25》27×19.5cm纸上丙烯、水彩和油漆笔2014

温凌《无题2014之26》纸上丙烯、水彩和油漆笔 2014

温凌《无题2014之34》27×19.5cm 喷墨打印2014

齐白石《葫芦》66.5×35cm轴 纸本设色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也有一类艺术家的作品属于看了很多年看不懂,需要长时间的关注才能欣赏。比如温凌,我之前一直看不懂他的画,某天在UCCA看了很久,忽然就欣赏到了,转身就请他参加我的展览。温凌不属于写生型的艺术家,他有古人作画的风骨,按照记忆,非常真实地、以漫画的形式,输出自己眼睛和心灵与外界碰撞而产生的能量。这类艺术家在今天的中国非常珍贵。别人沉浸在大山大河的宏大叙事中时,他能看到特别真切的“自我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喜欢齐白石的原因。

Hi艺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