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品服务 >

“小人书”新故事——连环画焕发新活力

2020-01-12 14:57:09
日前,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学习用典——中国优秀经典故事全国连环画作品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展览以中国经典故事为创作母题,用连环画讲述中国故事。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连环画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的画像石,在宋代印刷术普及后基本成型。20世纪30年代开始,连环画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表现形式最终确立,因其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兼具艺术性和通俗性而备受喜爱。

近年来,连环画有哪些新进展、新探索?连环画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这次展览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历史、文学和绘画珠联璧合

103个中国经典故事,1030幅连环画原作,把开阔的展厅布置得满满当当。

穿过展厅,一个个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通过一套套别具匠心的连环画作品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轮番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名家墨宝百花齐放,好不热闹。

在连环画名家查加伍笔下,墨子生活时代的图景被细细勾勒出来。“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错,都是经过考证的。”他指着其中一幅墨子做木工的画作告诉笔者,画中木工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包括如何做工的场景,都是经过专家考证才画下的。

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院长李晨在介绍此次展览的立项筹备情况时提到,在筹备中,多位文史专家受邀对服装、道具进行考证,逐字逐句地修改脚本,以确保展览在具备艺术性的同时,拥有扎实的历史基础。

此次展览邀请了80位优秀连环画画家进行创作,其中既有冯远、查家伍、胡博综、叶雄、李晨、董克诚、侯国良、桑麟康等几十位连环画名家,也有在各大展览崭露头角的“80后”画坛新秀。展览同时邀请了文史专家、作家集体编写脚本并集体评审,力求达到历史、文学和绘画的珠联璧合,最优化呈现中华文明的思想精粹。

参观者中,不少人对连环画葆有情怀。观众吕立说,她从小就看“小人书”,只是近年“小人书”越来越少见了。“重新看到这些连环画,我真的很有共鸣。”

现场有不少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他们表示,希望孩子通过参观这样的展览了解中国历史故事,领悟这些不断传承、历久弥新的道理。孩子们则兴奋地分享着刚刚看到的大船、船桨。你一句、我一句,讲着画里的故事,说得头头是道。

用创新带“火”连环画

一幅幅画作,并不拘于一种风格形式,而是采用了中国画(白描、工笔、写意)、素描、水彩、油画等多种表现样式,一步一景,带给参观者一次次惊喜。

在中国美协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侯国良眼中,这种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是连环画的魅力所在。“连环画不像国画、油画这些门类有特定的画法。连环画给予创作者充分的空间,可以运用各种画法来呈现故事。”他说。

连环画的魅力不止于此。侯国良表示,连环画一套多幅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用于“讲故事”。“这么好的艺术形式,一定不能丢了。”他感叹道。

侯国良的心愿,也是本次展览举办的目的之一。

展览协办方、读图时代(北京)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龙透露,在军博首展后,这些作品将在全国进行巡展,并将出版发行单本和成套的连环画图书。“我们希望有更多喜欢连环画人参与其中,同时唤起更多人对连环画的关注,迎接连环画的新时代。”

李晨表示,连环画是大众艺术,要为大众接受,尤其要让年轻人接受。一方面要引导年轻画家向优秀的老一辈艺术家学习,提高对古典题材的把控能力;另一方面鼓励青年作者参与连环画创作,培养连环画潜在的创作力量。

近年来,在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专家的带领下,在全国连环画画家的努力下,连环画以星火燎原之势复兴,从走进美术馆以架上绘画的形式展出,到融入互联网进行数字化传播,在全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中,连环画沿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进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2017年以来,读图时代(北京)图书有限公司通过线下产业联盟+线上矩阵平台,布局连环画文化IP的定制研发、出版发行、版权输出、IP衍生开发全产业链,旨在构建连环画文化经济生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在展厅里,笔者遇到了从事IT行业的陆卫韶,他所进行的工作便是通过建立数据库,保存与连环画同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年画。“无论是年画还是连环画,我们都可以尝试用电子的方式把珍贵作品保留下来,传给子孙万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