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品服务 >

艺术生的网课翻车了吗

2020-04-03 15:00:12

中央美院廖勤老师的课件

受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网课学习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尽管很多老师与同学并不熟悉在线教与学,上演一幕幕“网课翻车现场”,但不破不立,它依然是一次“由危机倒逼”的有意义的尝试。

随着5G时代的逐渐来临,网速的变革,云端的崛起,设备的完善,网课虽然不能完全取代面授教学方式,但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被更加精准地广泛应用,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而存在。

资源共享 教学相长

2月28日,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全面部署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在线教育教学,既要明确当前线上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又要不断探索开学后课堂教学与线上教育的有机结合。

早在1月,很多高校就已在内部组织教师进行多次线上教学培训。唐骁老师说,“我们工作室得知武汉封城后,教师们就进行了对下学期教学形式的预判,一致认为开学有可能会延期,在1月下旬就开始着手线上教学的安排。”

网课对于大多数年轻老师来说,在操作上不成问题;而年纪稍大、对电子产品不太熟悉的老师,短期内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困难。

据受访的老师们介绍,目前高等美术院校中,所用的线上平台包括微信、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QQ课堂、百度网盘、钉钉等。微信群更多地用于日常事务沟通、传资料、布置作业;腾讯会议用于播放视频、看PPT、分享图片、讲解作品;QQ课堂用于直播;超星学习通用来记录考勤打卡、整理资料,学生阶段作业上传,数据收集等,这也是高校较推荐的一种方式,便于作课堂记录,也方便学校督导。“但使用平台的用户太多,量太大了,开网课的第一天,同时几百个课程在上面,我们都无法签到。”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熊莉钧说:“我们更多的是使用腾讯会议。它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即共享屏幕。我在电脑上操作,同学们全部能看到,如举例分析作品,可以随时操作,这样更大程度地接近在教室里面对面上课的状态。”

无可否认,网络资源十分丰富,网课的开展,给当下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帮助。

“以往在班级群里发个通知往往得好几天才有回复,现在几乎都是秒回。”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唐骁表示,网课的优点在于互动响应速度快,线上资源丰富,工作内容可以数据化、很直观。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刚认为,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认认真真整理一下自己的课程。通过理论方面的梳理和讲解,也使同学们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对返校后的实践教学有更大的帮助。

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师张爱国看来,网课在家中书房进行,手边的资料非常充分,而平常去学校上课,不可能把所有资料都带上;还免去了上课外的杂事干扰;且网课的时间相对集中固定,运用手机、电脑等工具沟通更顺畅。当然不足就是不能现身说法,面对面地交流。因为书法专业的教学非常强调看老师现场示范,要多体会毛笔书写的气场等。

太原师范学院书法系教师王鑫则表示,线上教学的功能性强大,比如教学视频能实时记录,上技法类课程时,老师可以更直观地将书写细节及完整示范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回放”,巩固和加强学习内容;“学习通”“钉钉”等网络平台能清晰记录如“教学签到”“直播观看人数”“回放观看”等各类数据,方便老师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师任珊珊认为,线上教学有效地利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保证教师更为合理地规划教学和研究的时间,在未来也可节省教学空间建设的投入成本。同时平台设计的学生管理、统计、作业管理、云数据库等功能,极大可能地解决教学管理特别是大班教学管理的难度,对学生也有一定的约束力,有助于高效的课堂建设。

在课程设计之初时,她最担心的就是沟通问题,没想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获得了意外惊喜。“隔着屏幕,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过程卸下心防,长辈与晚辈的隔阂被打破,学生反映发现了很多老师的另一面,老师也借此发现了同学不同的闪光点,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有利体现。”

线上直播 见招拆招

此次疫情不仅是激发网络课堂快速推进的一次重要契机,更是对全体教师们的一场历史考验。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老师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开始了自己的“主播”生涯。

中央美院廖勤老师的线性素描人体写生课直播现场,刘庆和老师旁听作教学督导。

中央美院廖勤老师的线性素描人体写生课直播现场,刘庆和老师旁听作教学督导。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罗丹想了很多招儿。在上网课之前,他下载了很多艺术家的纪录片,并根据课程的进度,将其拆分成半小时一段播放,作为辅助教学的一个手法。课堂的安排更是具体到几点至几点做什么,每个人发言几分钟,还会时不时向同学们抛出一些问题形成互动。“这门课最终落脚点在3-5张的临摹作业上。我要求他们每张要有不同的侧重,比如一张以色彩,一张以刻画,剩下的可能从自身感兴趣的一个特点展开。”

课外,他还准备了一些关于艺术家的电影,推荐给学生。“第一天推荐的是《午夜巴黎》,因为刚好讲到印象派,那个时期有很多的优秀艺术家,他们生活的环境,那个充满着时代气息的背景,我觉得很有意思。第二次课推荐了《我和塞尚的故事》,画面拍得很美,真的就跟印象派的画儿一模一样。”如此线上线下结合教学,让学生们有一个比较充实的学习推进,罗丹老师说,“希望同学们不要只是看到眼前的这几周课程,我们希望这是他们审美建立的基础。审美的建立比任何实践技法的教授重要得多,而且这会影响每个同学的一生。”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熊莉钧也一早就将自己珍藏的近300G图像资料,上传到百度网盘,供学生们自由查阅,包括上课的知识点、推荐的优秀艺术家及其作品,和多年积累下来的大量的展览现场图。同时她将课时PPT、需阅读的书籍、思考的问题等,上传到微信平台和超星学习通的记录里,以便学生们提前上网搜寻资料,为后期课程的开展做足准备。

线上教学如何提高手头功夫

中国画、书法是传统型学科,所以线上教学的重点就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手头功夫上有所提高。只要学生在状态中,师生之间保持沟通,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会有一定的成效。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陈侗负责的基础工作室,在他的提议下,将课程一样的两个班(中国画和壁画)打通,共建一个微信群,共享教学资源。前八周的课程包括临摹和写生。“考虑到各地学生的条件不同,我们基础工作室的白描人物临摹是将范本统一打印出来寄给学生,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好处是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受所处环境的影响。”陈侗老师说,人物写生要求学生以家人为模特,教师会逐一在服装和动作上给予指导意见。影响最大的是户外写生实践课程,部分要与后面的课程调换位置,甚至完全改变,因为户外写生一直是教学的主体,尤其是山水画专业方向。

中央美术学院(微博)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廖勤在上网课之前,则翻拍了家中的大量画册,形成电子文件发给身在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目前他要上3周的人体课,为此他事先做了300多页的PPT。“这个课时量和授课内容,应该足够同学们去消化、理解,之后会布置作业,隔天检查作业,并一对一地进行讲解,一张画一张画地过,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讲透,使同学们能够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进行写生的训练。”

没有工具 就地取材

面对没有材料、没有工具的学生,老师们也以鼓励式的教育为主。很多学生回到家里,材料不齐全,有的只有铅笔纸,有的甚至连铅笔都没有。

“材料的局限、环境的局限下,我们应更尊重学生的意愿,他能够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手的锻炼、能够采用什么方式促进自己的思考,就采用什么方式。”熊莉钧老师说,她收到的作业虽然是五花八门的,有铅笔的素描稿件,有水彩的稿件,也有绘图软件的作品图片,但她非常开心,也让她发现了同学们的诸多闪光点。

身处疫情重区的唐骁老师说,美术学科重在实践,和其它学科的线上课程相比,最大的障碍在于无法给予同学们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加上现在情况特殊,湖北省内的同学几乎都没办法拿到如颜料、纸张、画布之类的学习材料。老师们针对课程的具体内容想办法做了一些适合线上的调整,“比如三年级的‘艺术文献阅读’课程,我们在前期制作了书单,并下载了电子版,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上,学生们按照教师安排的任务点选择书目进行学习阅读。三年级的‘室外油画写生’课程我们的应对方案是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加大理论讲授和梳理的权重,另一部分是要同学们尽量用身边找得到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室内练习,没有油画材料就用其他材料代替,目的是能尽快投入到学习状态中。”

教授网课《水性材料绘画语言研究》的周刚老师亦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他针对同学们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方法,没有带炭笔的同学,可以用钢笔、铅笔甚至毛笔替代,并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此外,他也在帮助学生联系已开业的画材店加急处理,保证同学们正常学习。他激动地说,“经过这次疫情,感觉同学们一夜之间都长大了。”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浮雕基础》课,同学们在家缺少油泥,没有泥塑刀,没有浮雕板,没有雕塑台……课程授课教师李震、姜凡、石鸿杰,急同学之所急,想同学之所想,为同学们发来了一份完整的DIY说明。在老师的鼓舞、启发下,部分同学开始就地取材制作课程需要的材料。有的同学在花坛、田地里去找泥,处理成“油泥”;把合适的笔杆、筷子等日常用品改造成雕塑刀;有的同学全家齐上阵,把家里的柜子改造成可拆卸的浮雕台。教师的投入、同学的积极努力以及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共同克服了课程工具、材料短缺的限制,顺利上课。

线上教“写生”成为最大挑战

如果说客观条件上缺少材料和工具,老师尚可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和寻找其他材料替代,甚至教授同学自制材料的方式来解决,那么写生课程的线上教学,则是对老师的更大挑战。

罗丹老师这学期要上的是7周的具象写实课程,落脚点在印象派风格的人体写生。面对没有模特儿、没有工具、不能当面讲解的现状,一开始他非常困惑,但在与校领导、系领导及其他科的老师沟通交流后,迅速作了一个较大调整,将课程定位为:以欣赏、临摹为主,了解印象派时期的艺术家,顺带对人体的解剖作深入理解。

“在课堂里,你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包括教室本身的空间环境,你所布置的气氛,这些因素让学生有一个代入感,但现在只能依靠冰冷的屏幕和一个苍白的摄像头,语言的表达效果也不是太好,就显得无力。”罗丹老师一直在考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他将课程拆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看视频、讲解印象派及技法,配合自己拍摄的一些高清图片,张对张地讲色彩的基本道理,甚至基础到画框、画底的制作。另一部分的临摹工作则放在后面。

面临同样困惑的还有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王鹏杰,眼下他正在上大一下学期的素描课。素描课的主要内容是半身像、全身像和人体素描。以往上课时,他都是拿手在自己身体上比划,比如这块“形”是怎么长的,这里边肌肉和骨骼的关系怎么样的,这块肌肉叫什么名字,在什么样的运动动作下,它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会扩大还是缩小还是会拉伸等等,就能很直观地表达。“现在就不能这么上,直播的方式,很难那么鲜活地让同学们感觉到,给课程增加了不少困难。”

尽管对着图像的素描和真实在课堂中的写生,完全是两个概念,但同学们分散在各地,没法找人体模特写生,只能找一些结构比较清晰、动态比较明确、适合于训练的图片,作为参考对象来画。王鹏杰老师说,人在动的过程中,他的体积、结构、纹路,包括呼吸、动态等,会给同学们多样的感受,但图片把这些东西过滤掉了,且把人体的很多情感的、情绪的东西给弄没了,鲜活感也没有了,剩下一个僵硬的形体。为此,他在教授画照片的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发挥主动性。“去理解人物的性格,去构建这个人物背景的情况,这个人大概什么职业、什么性格等等。”

廖勤老师所上的人体写生课,前期先以临摹大师的名作为主,这样之后的创作课和生活速写课相对会好上一些。他建议同学们在家对着镜子画一些自画像,如果有亲属,也可以作些尝试性的写生作业。他说,“只要教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教学的信心,自身对职业的责任,对网络上传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克服。最重要的是在特殊的疫情之下,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也要向医护人员学习,在同学面前,在学校的整体规划面前,以身作则,尽全力地投入到教学里,站好教学的岗位,使同学安心,使学校放心,全社会共克时艰,度过困难。”

交互缺少 网络卡顿

没有学生的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

从采访中,我们得到的最多反馈就是网络卡顿、交互缺少、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广州美院主教工笔人物画的于理老师,最近反映在用超星试课时发现网络拥堵,只能采取调整上课时间和工作顺序来保证教学内容和质量。任珊珊老师说,目前自己包括周围的同事面临最多的教学问题,都是来自于技术平台的不稳定性,直播卡顿、系统延迟、资料上传受限、讨论功能受阻等,制约了教学过程的顺畅进行,影响了教学的节奏感。罗丹老师直言道:“学生们也面临着网络很烂的情况,有些甚至比我的还烂,班上还有两位香港的学生,视频交流上还有一些滞后。”

太原师范学院2019级同学张琨旋、杨清嵩、周楠楠等均表示,线上教学也带来许多不便:不同的课程需要在不同的软件上进行,要反复确认在哪里上课。每天有回复不完的“收到”,以及不断签到,需时刻关注手机消息动态,生怕错过一条通知。也常常出现无法连接网络、视频卡顿的问题,无法及时高效率地学习。

的确,网络不稳定,卡顿不畅,考验着讲课者和听课者的耐性,容易让同学们错过重点,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交互缺少也是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诱因。

中国美院大三同学徐渊就读于艺术管理系,作为偏理论类的专业,授课模式的转变对他而言要小得多。用他的话来说,“解放了课堂对于地点的限制,让上课的环境变得更加自由。”他说,网课作为虚拟课堂,本身就缺乏真实课堂的面对面交互,很多时候学生的问题无法及时地反馈给老师,师生之间也会因为表达限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注意力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分散,加之在家本身就易产生一些惰性,因而网课的效率较之面授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画画是老师学生互动特别多的一门学科,老师不在场,有时候画着画着会陷入迷茫,如果有一定的错误,还不能被及时纠正,比如画的大小尺寸、画的材料、画的工具等,这些东西很难清晰地表达,有时候老师讲了一大堆,然而学生并没有听懂。希望疫情早日过去,重返校园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四川美院国画系学生告诉记者。

太原师范学院2019级同学秦伟云、陈丽丽、潘傢鑫等回想前三天上网课时表示,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不及时,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学生打字才行,浪费了很多时间。有时候一卡网,就会错过老师讲的重点,而在线上课程中,老师很难知悉学生的听课情况,知道的仅仅是学生的观看时长与发言次数和内容,而不知道上课期间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到底在干些什么,无法及时监督、管理学生,也降低了学习效率。

也有同学反映,长时期上网课,会出现头晕眼花、视觉疲劳等问题。

网络教学是双面的,对于自律、乐于求学者,可以更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受益匪浅。而难于自控者,逃离了老师的“耳提面命”,立刻成为了一批“网课学困生”,难以从电子产品的乐趣中抽离,以致上课分心、精神涣散。

“我们不可能全部视频开着去监控他们。讲课的时候也需要他们静音。”“同学们的听讲情况,老师不了解,不知道所讲的知识点,他是不是领悟和理解了。”“学生在线上的交流反馈,并没有在校园教室内的氛围热烈,隔着屏幕看不到对方,难以确认学生的当前学习状态。”……这也是老师们的心声。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展示设计专业教师成章恒表示,课堂中会通过肢体语言和绘图示意加深对设计形态的表达,得不到学生的反馈,只能靠教师自己对着屏幕发挥了。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白海认为,网课中较难把握学生在课程中的情绪变化。同时加大了学生对老师示范意图的理解难度,降低了示范的灵活性;而中国画教学中“手把手”这个特点,无法在网课中实现,改画更是不可能。

针对学生的分神问题,陈侗老师介绍道:他们给每个大班都分了小组,实行指导教师、班长、小组长一级级管理,以防止学生出现松弛和懈怠现象。

王鹏杰老师则用投屏的技术把PPT投在直播平台上,以一边播一边讲,同学们发弹幕、留言实时更新的方式,来缩短师生间的交流距离。

充分备课 幽默调味

两年前就已在智慧树和浙江省教育平台上开设网课、录制过800多个课时的周刚老师,对网课早已驾轻就熟。尽管如此,对他来说,学校开设的网课仍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体验。

“这里面的操作流程比较繁琐,需要一段时间上手。学校考虑到这些问题,特意给老师们进行了培训,解决了操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对于还未开始上网课的老师们,他建议首先熟悉直播平台的操作;其次,必须要充分备课,课件要图文并茂,要有课程要求,要有知识点,还要筑牢知识点背后的学术支撑。

“在网课平台上讲10分钟,台下要花将近一天的时间准备。网课需要有非常明确的系统,每个章节讲什么内容,半点都不能马虎,学生在电脑前边听边认真做笔记,有可能还会将课程视频录制下来,作为学习资料反复观看。这种情况下绝不允许教师犯错,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就十分严格。”周刚老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网课的第一要求。

再则,课堂中要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每堂课前要点到,确保每个同学都进入了你的课堂。为了使上课形式生动活泼,老师要时不时地提问,与同学互动。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作业量,文字作业、图画作业、考验动手能力的作业都要有。在作业完成期间,要用微信或钉钉等方式和同学进行在线讨论。最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要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的点评,肯定优秀的部分,同时提出意见,让大家有目标地进行针对性训练。

王鹏杰老师亦持相同观点,他建议,在上网课时,老师的叙述要尽可能地准确,因为这个时候,除了视频直播外,最有力量的武器就只有语言了,得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他走神。

“备课内容要非常严谨且充实,在脑海中多过几遍,组织好语言,讲的时候才能够信手拈来。增加一些比较幽默的、能够调起大家兴趣的语言和小段。不然的话,同学是不可能整个持续地听下来,他的精神肯定会涣散、不集中。”同时,要跟每个同学保持紧密的沟通,经常地提醒他们把阶段图发给老师,并询问他们的情况,让他们感觉到虽然是在互联网的两端,但是老师还是非常关心他们的状况,这样他们就会有认同感和亲切感,也更愿意投入进去。

数据时代 未来趋势

将日常的教学从线下搬到线上,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来没有碰到过的事情,在线教育已然成为教育行业的新风口。“从整个大数据时代来看,网课真的像一个未来趋势。如果流量完全不卡的话,视频上课不是不可以,完全可以做到在家办公。但从我们人类的活动来说,这样的方式始终不能代替人和人之间的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面对面交流。这很矛盾,但也是现实状况。”熊莉钧老师说道。

在王鹏杰老师看来,网络教学的比重会慢慢地提高,特别是理论类和讨论类课程,并非一定得在教室中面对面教授。

廖勤老师说,这种新型的授课方式,或许将来会成为大学授课、远程授课的一种主流教学方式。它相对便捷,消减人们对于空间距离的要求。精品课程应该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资源,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通过这个非常时期的线上教学,陈侗老师认为,“也许,我们将比过去更加了解每一位学生,更知道如何因材施教,甚至也会检讨过去教学中的某些缺失”。

成章恒老师表示,当VR课堂的技术更为成熟的那天,网络课堂的互动可能也不成问题。“当课堂环境开放了,老师授课内容和个人学习资料的版权问题,应该如何得到保护”,这也成为诸多老师当下的一点思考。

这次线上教学也让很多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任珊珊就是其中一位。“在未来数据平台技术高度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普通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如果仅仅是作为讲授者,那么名声斐然、德高望重的专家课堂完全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学生是否还愿意去选择一位普通教师的知识性授课?在大数据平台下,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限增强,对于普通高校的课堂管理来说,难度无疑会增大,对于教师的能力也将是极大的考验。如果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还墨守成规,充当着传统意义上授业者的角色,被淘汰的危机会非常大。”

在线上教学的促进下,未来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应更加注重自身的研究能力,对新知识的挖掘与创造能力,在同质化的知识背景下,教学的独特性方法探讨也是教师们在未来应该认真思考的。

春分已过,天气回暖,生活无恙,岁月静好。盼疫情结束时,师生们重返校园,聚首课堂,春暖花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