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一方的特色文化扶贫
——对福建省霞浦县农民画创作的几点建议
刘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近日,有老同学介绍了一件挺令人赞叹的事,是说福建省霞浦县当地政府在两个村子实践一个颇有特色的文化扶贫计划,创办了一个美术培训班,已坚持了两年时间,意在建立起一支农民画创作队伍,用以描画生活,丰富生活,完成的作品还可用以流通,改善生活,并借此提升审美眼光、文化素养,这无疑是一个颇有远见利国利民的举措。随后,我又看到村民们亲手画的大量艳丽多彩的画作,一派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令人赞叹,我注意到,他们画的最多的,都是他们最熟悉的身边所见、所感的东西,从中也展露出了他们所具有的最原始本色的绘画天赋,格外有一种魅力和美感。
在此简议几件作品,用以了解它们的主要特色并从中看到进一步开发的可能:
先看一下《图一》至《图四》这几件作品,主要画出了他们的所见。《图一》直接画的就是自己家的墙头花草,亲切自然,摇曳的鲜花上边还落着小鸟,连石头都是彩色的,满满的情感;《图二》画的是习常所见的家具,家具上的装饰也被描画得有情有致,尤感温暖亲切;看《图三》与《图四》画画的人有那么精细的观察力,十分难得,他们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刻画能力,值得称赞!
再看《图五》到《图九》,这几幅画是更多一些表达出了对于自己所见的感受,所以画面显得更为大胆和富有表现力:《图五》这几把大茶壶画得大胆泼辣,很有点儿“写意”的味道,色彩又浓丽饱满,应该是位个性爽快的村民画的;《图六》敢于把天空整个涂成红色,色彩的冷暖对比也很强烈,使得画面格外鲜活;《图七》画得很主动,转换了观察视角,画出了仰视的空间感,很不简单;《图八》画出了一个“点彩”效果,色彩斑斑点点,互相叠压映衬,使得画面很有跃动感;《图九》更是大胆,直接从景物中抽离出了色彩,斑斓而又有序,说明这位村民有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对色彩也有一种本能的敏感,令人赞叹!
由上所见,这些村民们的感受力和表现欲望,都是十分鲜活、强烈的,如能有效引导、启发,会是很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想到国内当年也曾有见地方农民画报道,但不知是组织的问题还是只求短期效应,缺少规划或其它什么缘故,原本一个有声有色的文化项目,却均未长久,很快也就销声匿迹了。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颇感霞浦县这个村民美术培训班很有发展前景并深具意义,所以在此向有关组织者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
| 关 于 教 学 |
要有个较为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把握好方向。
首先,需要有眼光、有修养的优质专业教师主导教学,设定一个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案,确立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方向。要气度大一点,目标放远一点,不要把眼光只盯在短期效益上,这样才能既保护学员本身个性特点,使他们各展所长,又能启发他们最本色的、未受任何“污染”的艺术潜在能量,或有可能开发出几个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画家也是未可知的。其实近些年来国内外多有报道某些老太太、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绘画而画出了令世人惊叹的作品。
教学中也会有一些绘画常识和技术环节需要有效地传导给他们,譬如多视角观察、多手段表现;譬如传授比较有效的色彩搭配常识、如何使得画面结构更新奇有意思、如何利用对比、比较等方法调整画面,使作品更有艺术感染力。而对于那些不是太善于具象客观描画或说具有抽离景物表象来描画、来表现的村民(如《图九》),更要着力爱护他们的这种潜能和特质,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和特别一些的关照,这样才能使得培训班上的每个人都能在保留自己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获得有益的指点、帮助,从而不断提升审美眼光、艺术修养,同时也要循序渐进地开发和锻炼他们的艺术敏感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以确保作品的格调和品质的高度,从而避免作品后续乏力,流于偏狭、单调以致失去活力,如此,这个班才能长久、健康发展,越来越有生命力。
二
| 关 于 内 容 |
从已经所见作品可以看得出,现在学员所画虽说非常本色、生动,但基本还是停留在“可见”、“可感”上,可以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画出更多一些“所想”、“所愿”,将他们内心深处的愿望画出来,在这方面,还有不少拓展、延伸的余地。与之同时,也要适当注意“应时性”,也就是对应某些时段的作品。
1、具体内容上,除去前面那些身边生活场景作为最主要、也最容易看到、感到的表现题材,可关注、增加一些针对季节需要或是配合某些庆典活动需要的作品,譬如逢年过节或某些集会,可根据情况针对性画一些让人愿意购置到家中张贴的喜庆内容或留作纪念有意义的画面,老百姓的需要、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另外,可以多尝试一些当地文化特色的题材内容,譬如神话传说、人文故事,风土人情等,这样会增加对于外来宾客的吸引力和关注力,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新闻、小说编一些有情节的小故事等,总之特色和趣味,要多用心。
3、最为重要也是比较难的一点,是要打开他们想象、联想、和幻象能力,画同一件物品既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画法,也可以和其它物品联想在一起画,譬如画鱼,可以长上翅膀,画花也可以转换成蝴蝶。当然,这个需要量力而行,逐步引导,不可强求,以免使他们感到太多压力失去信心而事与愿违。另外还会有很多内容可以开发,譬如也可以画自己做过的梦,自己曾经的心愿,生活的梦想;也可以描绘一下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美好生活,憧憬一下家乡未来的样子甚或是人类未来的样子、未来世界的模样、宇宙星空的模样……
三
| 关 于 环 境 |
要建成名副其实的文化创意村或说艺术村,那就应该再彻底一点,真正把艺术气氛造起来,让它成为这个县的一个文化标识,那就是可以考虑将整个村子将可利用的墙面、板面都画有计划,有设计地画上画,或是以艺术的其它形式处理一下,所画内容可以直接从村民有意思的画中来选,也可以根据场地需要因地制宜来个“集体创作”,当然这要由老师好好规划设计,将整个村子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然会很容易散乱无序。如果整个村子都被装点得有声有色又有特点,定会吸引各方人士前来观光、报道、采风,参观,这就需要当地政府未雨绸缪,因势利导,事先有所准备,趁势发展和研制艺术衍生品以及各类配套副业、文创产业,在此不可避免的,也会要有与旅游经济相配套的设施准备。
四
| 关 于 展 览 |
这一条是特别需要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大力扶持、支持的,那就是提供一定空间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活动,譬如举办联展、个展,甚或举办有一定规模的稍大型作品展览,每年举办一次,评出优秀作品并给予一定奖励,有代表性的作品由政府相关文化部门收藏,或联系企业或相关社团有价收存,用以进一步推进这项活动的健康开展。
借此补充一句:虽说国家有相应的农民画展览一类活动,但周期比较长,同时由于评选的角度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等环节影响,把参加这类展览作为目标会比较被动,应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可控并可操作的方式上来。同时,也可以择时与兄弟省市做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甚至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时候对外做一些国际性的交流活动。
还有一点也应注意,那就是如果出现非常有特色和培养潜质的村民画家,可以额外对其进行辅导、扶持。
五
| 关 于 研 究 整 理 |
文化扶贫,是颇具特色的长远之计,这种培训班的出现,对于本地、本省甚是国家来说,都会具有它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说,有效地记录和整理这个文化扶贫活动的发展过程所经历的事件,总结教训、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件事,也不能忽略,需要有人去做。
六
| 关 于 传 播 |
这属于当地政府从什么角度来打造地域文化名片的问题了,以什么样的规模和力度来实施,当由相关部门来协商议定。
当下,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全方位大发展的时期,以文化扶贫助困,无疑是一个颇具远见的战略举措,它不仅会拉动经济改善生活,更会是民族振兴、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前景广阔。
用美,点亮未来,点亮生活!
刘斌
2020年8月5日于京
眼所见 心所想 情所愿
二
谈
< 农 民 画 · 感 触 >
过有眼光的生活
邹光平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天是透明的蓝,大朵大朵白云纯净温柔地流动着,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醉了似的蹒跚,去往山路深处的村子,叫下村。无数次烈日下,无数次风雨中,早已记不清进村的次数,但每每惊喜连连。今天,心情依然难以平静,期待着下村的农民画新作,会带给我又一次惊喜。
艺术气息浓郁的农民画村
霞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依山傍海,四季的阳光交织绚烂的色泽,一片恬静。县城的松港街道所辖的两个村,一个靠海,紧邻县城,是长沙村。一个靠山,远离县城,深藏在大山中,是下村村。2018年8月,在当地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和鼓励下,长沙村与下村村携手举办农民油画创作培训班,开启文化扶贫的新历程。历时两年多开办数十期培训班,逐步建立起一支农民画创作队伍。长沙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创村,而在下村村,几乎家家作画,户户画作布满堂。昔日孤寂的山村堆陈无章,生计窘迫生活落寞,如今村民用自己的画作装扮家园,山村变得清旷韵致,温暖恬静,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画村。
村民认真创作中
农民画画不可思议,超乎了常规的定义。然而,这实质是一种艺术姿态和文化局限性的定位。农民拿起画笔面对画布时,那山影连绵、绿荫飘摇,老宅角落里的坛坛罐罐,门外矮墙上栽养的大大小小鲜艳的粉花、黄花、白花,房檐下挂着大的小的通红的灯笼……蓄满深沉岁月的生活印记成为画布上挥洒情感与宣泄的媒介。用最朴实的自信践行艺术美感的觉醒,满足自己的喜欢,也欢畅了他人。这种真实面对生存环境体验及感受,是农民画艺术诉求及文化品位的重要态度。这个态度超出常规的“画画”概念,没摸过画笔的农民能不能学会画画?会不会其实无关紧要,重要是文化态度支撑起的精神内涵。精神改变人性,引导他们重新认识生存环境和生存感受,能主动地追求生存所应有的精神面貌。农民画家具备体验生存感受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保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崇尚地域民俗文化,没有各种外在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束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与众不同鲜活的、有着强烈地域特征的艺术状态。
为什么农民画不是我们所看到客观真实的景物?农民画家强调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视而不见、视而另见的选择画面,非懂心者不能辩之,心无觉醒,达不到自由状态。农民画家以朴实的情感建立起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尽管这个价值观与判断对他们来说时常也是模糊不清,但至少他们的画作就在那里诉说着,使我们能够通过画作触摸农民画家内心那道风景线。
长沙村2020年春季
油画写生采风活动开幕式
农民画是美育的延伸,这里没有急功近利,没有要求达到如何高的文化层次与境界,而是润物细无声地点点滴滴的渗透、积累、发酵。用美的耳濡目染时刻陪伴他们左右,使美的创造力在不经意间,从他们的作品中欢快地流淌出来。他们学会了用审美的眼光看山,看月亮,看那条弯弯的回家的石阶小路……家园不再是劳作的艰辛和压力,美的心灵和眼光使熟悉的家园和以往不再一样,他们不断地感受到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更容易在细微之处获得幸福感。当农民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他们的内心情感得到了文化的润泽,在文化面前,没有富贵贫贱,卑微自怜。人都是不完美的普通人,生活都是有缺憾的普通生活,画画使他们摆正心态并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这才是决定他们是否快乐的根本。
村民在创作中
长沙村和下村村的农民画如同一曲甜美的山歌,洋溢着自然、真诚、纯洁、自由。海还是那片海,山还是那座山,唱歌的人变了,歌声也就变了。这自信欢快的歌声在霞浦的滩涂,在罗汉溪的山谷中轻唱荡漾,透过歌声,我看到了一个个充满自信和欢快的眼光。
邹光平
7/29/2020于济南南山画室
——学术支持——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山东壁画艺术研究院]
[山东师范大学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研究所 ]
[霞浦县三耳文化有限公司]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