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在博物馆界已经广泛应用 图片:APKPure.com
科技进步带来了社会的急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人工智能前进的脚步声也越来越响。2016年被人们称为“人工智能元年”。人工智能将深刻地影响并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一些中外人工智能专家预计,未来20年左右,全球将面临着一次严重的失业危机,很多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因此,现在和未来的教育必须要面对严酷的事实:改变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其中就包括美术教育。
在美术教育中,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究竟给我们带来的是祸还是福?这还有待观察和思考。
在我看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给美术教育带来的是福而不是祸。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人工智能所擅长的是程序化和标准化的行为,能够代替属于智商范畴的工作,却不能够代替需要发挥情商的工作。智商的长处是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情商擅长的则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美术教育不仅需要高智商,更需要高情商。
其次,即便人工智能能创造出一些高质量的美术作品,但依然不能代替人工创造出的作品。因为人工的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19世纪,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之后,美术界一片哀鸣,“从此绘画死亡了”。后来的事实却证明,摄影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绘画创作的方向和风格,但终究未能取代绘画。工业革命以后,机械化大生产的推进,使得产品更加标准化,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但也没有完全取代手工艺品的价值,而且在注重个性化的今天,手工艺品的价值更是为社会所重视。所以,人工智能虽然能够创造美术作品,但是依然不能取代人类用手完成的美术作品。
第三,从教育的意义上看,动手体验和实践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方式。“用手思考”是与“用脑思考”的另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法国启蒙学者卢梭提出了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让儿童的手脚和眼睛当第一位老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用手思考”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日本设计大师柳宗理在设计时,常常不画设计图,而是直接动手制作石膏模型,通过拿捏、抚摸,不断思考和改进自己的设计。人类的很多创意都是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的,因为手的各种动作会刺激大脑的思考。因而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创作,并不能代替孩子动手操作实践所产生的教育效果。
从另一个方面说,我们也不能从态度上排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而是要借助其优势,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和教育效果。
一段时间以来,美术家们一直在借鉴信息技术,来辅助自己的创作。如通过互联网搜集图片,观看观众和批评家对作品的反应,了解与创作有关的背景资料,借助互联网推介和宣传自己的作品。也有美术家应用相关软件,探索作品的未来效果,制作草图,等等。我也见过有些青年美术家借助于绘画和图形处理软件,直接完成作品,效果直逼手工创作的作品。
当然,这还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创作。事实上,人们也在尝试用人工智能创作美术作品,譬如模仿梵高和马蒂斯的风格进行创作,其效果甚至能蒙骗“眼毒”的批评家。
因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美术创作、设计以及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并不明朗,但对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未来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不应该怀疑和拒绝。我们要做的是,追随相关技术的发展,大胆地将其运用于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
鉴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依据的是程序和算法,善于从事的标准化和程序化的工作,并不能直接威胁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所以对其正向的选择和运用,应该是我们明智的态度。对美术教育而言,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法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高情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调整的能力,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不会对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我们大可不必恐惧和惊慌,我们只需充分发挥其正面的价值,帮助我们将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推至更高的层面。
(文章重点参照了王作冰所著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