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成都双年展
近日,“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在成都市天府艺术公园内的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B区(成都市当代艺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我们在开展前夕专访了本次双年展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聊一聊这次成都双年展的台前与幕后。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专访报道。
生发于成都本土,放眼国际和未来,这或许是2021成都双年展最重要的两个面向。尤其在这样的后疫情时代中,这样一场重要展览尤其意义深远。
本次展览由“多态共生”“家园共栖”“智能共振”“时潮共燃”“生态共度”“意匠共鸣”“民族共情”“美育共线” 8 个主题展版块和17个平行展版块组成。共有海内外的272位艺术家参展,覆盖了全球的35个国家与地区,这也是当下全球城市双年展中参展人数最多的一届。其参展作品数量达506件,作品类型涵盖了架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数字媒体等众多品类,展陈面积更是超过2.4万平米。
“我希望这个双年展能成为人民群众喜欢的视觉文化家园。观众能在展览中看到全球艺术相融合的发展趋势,欣赏一批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不同形态、材料和方法所形成的艺术创作,获得审美的多样感受,同时理解艺术创新对于促进社会创新的价值。”在此前针对“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的采访中,2021成都双年展的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曾如此期许。
那么,在2021成都双年展终于迎来了对外开放的节点上,范迪安又有着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以下是专访实录。
Q
2021成都双年展于今日拉开帷幕,虽然因为疫情防控不能举行开幕式,但展览已面向公众开放。作为本届双年展的总策展人,请您首先谈谈您的感受。
范迪安:2021成都双年展如期向公众开放,这是让人欣慰和振奋的成功!在全球仍然面对新冠疫情影响和挑战的情势下,许多大型展览项目都受到阻碍,成都双年展能克服重重困难得以举办,并随着成都市天府美术馆和成都市当代美术馆两座新馆的落成拉开帷幕,使成都天府艺术公园成为成都新的文化绿洲,实现了双年展作为“公园城市·艺术盛典”的举办立意,从组织者到全体参与者都会感慨这个成果来之不易。
▲2021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
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项目,依我们所知,这是地方政府支持当代视觉艺术活动投入最大的一个;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旅局领导亲自推动和协调,使场馆建设、周边环境与展览落地同步进行;展览团队从策划到展示设计到现场布展,都付出巨大心力。吕澎先生在布展期间“盯”在现场调度指挥,与管理团队、布展工作人员一起解决了新馆+大展面临的许多问题。正是各方面的合力,才有了这届双年展从梦想变成的现实。我也特别感谢《凤凰艺术》的记者在现场提前报道,为展览作了宣传预热。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成都双年展为人所盼,应运而生,及时面世,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战略性成果的标志,是让世界注目的一次艺术盛会。
▲2021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范迪安率领策展团队进行场地考察
Q
如何理解2021成都双年展的策展理念?
范迪安:展览的主题是展览的灵魂,也是展览策划的起点。作为大型展览的双年展,其主题及落实在展览名称的词语既要有特定的理念,也要有视读感,在主题内涵上既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表述,还要有对文化认知的提示意义。在我看来,策展的构思无非是在几个方面找到交汇点:一是当代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二是当今社会文化关切的共同主题,三是展览举办地的文化特征。
▲2021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
“融”是成都双年展的核心理念。毫无疑问,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中国艺术创造提供了新的机遇,各种艺术创新充满活力,这些年的突出特征就是一个“融”字。在艺术观念、形态、媒介、方式上的融合探索使创新思维有了新的土壤。“融”意味着打破界隔、跨越边界,在融合、融汇、融化中打开新的天地。依我所见,中国艺术是这样,国际艺术也是这样,这次双年展就是要体现这种趋势。与此同时,文明的互鉴、文化的交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在“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泛起的情势下,我们要提倡文化“和而不同”的相处互鉴,促进全球艺术交流对话。作为国际性的双年展,应该体现这种宽阔的文化视野和胸怀。此外,我们也都能看到,“融”更是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特征。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会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艺术创作通往社会接受的距离越来越短了,人们需要艺术,需要审美活动,城市乃至乡村需要艺术,需要美的营造。因此,“融”是一种当代文化表征,以成都双年展展现“融”的理念和“融”的形态,正逢其时,在成都这个城市,也有条件使艺术与城市更加密切地融合并茂。
▲2021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
Q
本届成都双年展由8个版块组成,我们在展场看到,每个版块都有作为一个独立展览的意味,但又有整个展览的整体性,这样的展览构架是基于怎样的学术逻辑设置的?
范迪安:两个新馆加上周边环境,使这次双年展在策划之初就要承受一个“大”的挑战。“超融体”要展现可视的融合之“体”,而融的形态又是多维的,因此,必须通过展览结构去体现,需要在结构上搭起骨架,才能撑的起来,也有选择和邀请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标尺。“融”也是“共”,8个展览版块名称都有一个“共”字,展开了对“融”这个趋势的多维表达。例如“多态共生”展现的是“态”的多样并存;“家园共栖”谈的是建筑营造和居住理想的关系;科技和艺术的关联时下风头正健,体现在“智能共振”上;艺术与时尚的关系在今天已是热潮,于是有了“时潮共燃”;“非遗”理念和造物传统的当代转换业已成为一种艺术新语法,“意匠共鸣”要讨论的就是传统与当下的关系,如此等等。8个展览模块加上“未然共思”国际美术馆馆长峰会。9个“共”字形成“融”这个主题的分部,也达到了大型展览的体量。在某种程度上,成都这个城市的生活传统和生活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特别的可能,那就是艺术与城市形成一个“艺术融体”。
▲2021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
Q
近年来,由地方政府主办、按照专业模式打造的国际化双年展越来越多,例如您于2020年策划的“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等。此次双年展与您去年策划的济南双年展相比,在组织模式、策展手法、展览形式、学术构架等诸多方面有何不同?
范迪安:就全国而言,公立和民营美术馆建设方兴未艾,美术馆关注艺术新发展新特征的学术意识也在增强,不可以想象一个美术馆对艺术新趋势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政府本着推动艺术繁荣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文化生活需求的使命责任,遵循艺术规律并按专业模式举办艺术活动,这是积极的创新实践。成都建设公园城市,让绿水青山与人文内涵、城市生活与艺术生态交织交融,为成都双年展提供了保障。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成都市美术馆B区(成都市当代艺术馆)
这个展览的重要特色是邀请了众多著名策展人和部分青年策展人组成一个超大的策展团队,分别担纲不同版块的策划。各位策展人都有丰富的策展经验,在策划中既注重共同主题,也聚焦特定主题,尤其是调用了许多积累的艺术家资源,尽可能言之有理,展之有物。许多艺术机构和藏家也给予大力支持。最让我感动的是,应邀参展的国内外艺术家都十分看重这个展览,除了慷慨拿出作品,许多艺术家为展览量身定做,专门创作,使双年展整体上拥有了厚重的“当代”分量。此外还要特别提及的是,这次展览的展示水平是对得起作品也对得起观众的,从展场的色彩调性、观览流线到灯光效果都精心打造,使双年展拥有很高的展览品质。
▲2021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
Q
据了解,这届双年展的展期将比较长,展览期间还有其他活动吗?
范迪安:展期安排较长,是为了最大限度提供公众走进双年展的机会。展览期间也将举办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学术论坛,由策展团队及参展艺术家更宽阔地阐述艺术创作和不同命题,既与观众互动交流,也推进学术上的分析研判。实际上,已经筹备充分的“未然共思——国际美术馆馆长峰会”因防疫原因未在展览开幕之际举办,但将在展览期间择时安排,使成都双年展在国际连线中展现出向世界辐射的文化意义。
▲2021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
预约通道及需知
2021成都双年展从11月7日起对公众开放观展,实行网上实名预约,免费观展。即日起主办单位成都市美术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已开放实名预约。如预约,请关注成都市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并请仔细阅读预约观展须知。
请于“成都市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观展
展览信息
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
展览地点:成都天府艺术公园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B区(成都市当代艺术馆)
总策展人:范迪安
学术委员会主任:吕 澎
展览学术委员会(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明贤、王春辰、王绍强、王璜生、吕品晶、刘家琨、李青稞、张子康、苏新平、吴洪亮、何桂彦、宋协伟、杨卫、范迪安、周春芽、邱志杰、冀少峰
专题策展人:
多态共生:范迪安、吕澎、张子康、邱志杰、杨卫、冀少峰
家园共栖:方振宁、韩涛
智能共振:邱志杰、邵志飞(Jeffery Shaw)
时潮共燃:纪玉洁、周博
生态共度:王绍强、贾蕴博
意匠共鸣:何桂彦、李珂珂
民族共情:吴洪亮、薛江
美育共线:吕澎、王春辰
国际美术馆馆长峰会:
未然共思:张子康、高高
(凤凰艺术 成都报道责编/dbk)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