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事物的演化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残化过程。大到宇宙从奇点的大爆炸开始,科学家所发现的红移现象,小到一块裸露在外的石块,从风化到腐蚀再到成为沙粒等等,都是不断地演化、残化过程。这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现象,很多文化现象也是如此,如消失了的文化遗产、正在被保护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基本遵循这样的规律。作为中国独特的汉字审美现象——书法,也概莫能外。
中国书法的演化过程,其实质也是不断地残化、弱化的过程,最终走向解体。那么,为什么具有三四千年历史的书法,我们非但没有感受到它的残化、弱化,更没有解体,反而演化成具有强劲的现代生命力的一种艺术。其中原委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一是实用,二是崇古。实用,使汉字不断地便于使用而规范,保证了书法形的相对稳定;崇古,是往回走的倾向,这种看似保守甚至倒退的审美现象,恰恰维护、拯救了汉字成为东方独特的一种艺术,也起到了稳定书法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重要作用。当然,书法的审美还有其它的因素,如汉字的结构美、笔画的丰富性、独特的书写工具以及产生汉字的相关文化现象等等,但这些大多是围绕实用和崇古,这两种文化活动所衍生的,它们并不是书法的核心内容。
下面就来证明这个观点。
我们说书法的演化过程就是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开始,到后来所演变出的各种书体,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地残化过程。残化有两条线,一条是外在形式的残化,即从大篆到大草(又称狂草);一条是内在审美的残化,即原始古意的一路衰减。
首先我们来谈谈外在形式上的残化。这一残化的结果是出现了篆、草、隶、行、楷各种书体,便捷、快速等实用导致了书法形式的演变,书体的演变其实质是草化。如果我们将书法分成篆书系统、楷书系统和草书系统,你会发现每个系统内的演化都是残化的过程。大篆系统:如果将甲骨文也算入大篆系统的话,随着书写工具和文字载体的改变,甲骨文的方直笔画转化为金文的圆转笔画,商周时期的金文由规整,演化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草篆是对甲金文字的草化,残化;楷书系统:是带有篆隶用笔和结体的魏晋小楷,向南北朝魏碑、隋唐楷书的演化,直至今天的简化字、印刷体(日本的假名,也可以算作这种残化的结果),曾经还有人呼吁汉字的“拉丁化”;草书系统,是带有先秦草篆、隶书的章草向今草以及大草的演化等等,这些外在形式的演变过程,其基本规律和方向是具象向抽象演化,正体向草体演化,整体向碎片演化,封闭向开放演化,规范向凌乱演化。总之,其方向是不断地简化,而实质就是一种残化。
再来谈谈精神审美上的残化。这种残化的具体表现是汉字中所蕴含的宗教神性和原始古意,在不断地淡化和弱化。作为汉字源头的甲骨文、金文书体中的宗教属性、悠远的原始性,我们统称为“古意”。随着文字的使用和演化,也就是残化,我们发现这种“古意”在逐渐的淡化和消失,而书史中向篆隶回归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崇古现象”。我们知道,甲骨文、金文是祀神的工具,虽然,汉字从刻画符号逐渐演变为成熟的文字,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它的形成过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早期的甲骨文、金文不管是掌握文字的人还是使用的过程、目的,都和神灵、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汉字中不管是文字本身,还是围绕文字的文化活动,都具有浓厚的神性和神秘的远古之意。随着汉字的演化,文字从“神”走向“人”,蕴含在文字中的远古的神秘之意逐渐衰落、淡化,甚至消失。如甲骨文到金文,金文到小篆,小篆到隶书,隶书到楷书,这是正书系列;大篆到先秦六国文字的草篆,草篆到汉简,汉简到章草,章草到今草,今草再到大草,这是草书系列。以上的演化过程其文字本身和文字所赋予的神性、古意逐渐淡化,逐渐向纯文字符号发展、演化,实质就是残化。
甲骨文、金文中所具有的神性、远古之意属于审美感受,很难用语言具体表达。正如宗白华所言:“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里所表现章法的美,今人相信仓颉四目窥见了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神妙的形式的秘密”,但是,它也一定是通过外在的形式来表现的。如古文字中的象形性,增强了符号的形象化,异体字较多表现出文字形体的不确定性、装饰性浓郁具有文字的神秘感,特别是金文中的“族徽”更有远古图腾的意味。加上龟甲、青铜器皿的特殊材料,以及占卜、筮神所包含的神秘文化活动,使这个时期的文字具有了某种不可言说的,超越人为、无我的精神内涵和神秘的美学特色。
如果以甲骨和金文作为书法文字的开端,至今也有33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残化、中断,甚至解体?其主要原因是实用的社会性和崇古的审美性带来的。
实用,保证了书法在形式上的稳定。上面我们说过,从形式上来看,书法的残化过程就是从规整到松散,从封闭到解构、从约束到自由,从独立到连属等过程,这是几千年书法发展史的基本规律。书法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现象,在传统社会中书法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实用一方面促进了残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实用的规范性,使书法在残化中又能放慢演化和残化的速度。因为实用在快捷、简便的演化中又必须从不规范到规范,从草率到严格,从碎片到整体的逆向进程,所以,书法的实用性减缓了文字残化的速度,是制止其滑向解体的外部力量,也是书法作为文字的实用和艺术审美丰富的形式因素。所以,在汉字的发展历史上“隶定”是一件重大的文化现象,这不仅标志着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过渡,更是对汉字残化中保证文字的规范使用。
崇古,是书法作为审美现象的内在精神。如果说,各种书体的演变其实用是阻止书法走向解体的外在因素的话,那么,中国书法中崇古现象就是阻止书法不断残化、弱化,走向解体的内在精神力量。我们知道在中国书法的审美范畴中,虽然有很多美学因素,如汉字结体之美、墨色变化之美、书写笔法之美、线条简练之美等等,都属于外在的美学范畴,而崇古是最重要、最核心、最底层的美学思想来源,也就是往回走,找回最初汉字所具有的原始宗教文化精神。篆书高古而神秘,隶书要有篆籀之气,楷书贵有隶意,行书、草书均复如是,而不是相反。所以,在书法史中常常有复古思潮,这看似书家个人的审美取向,却恰恰是阻止书法演化、残化,而走向解体的内在需求。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王铎,不仅书法创作具有强烈地崇古现象,而且还有深刻、丰富的崇古理论思想。特别是到了清代受到“乾嘉学派”的影响,书法的复古倾向不再是明清之前几个书家的个人偏好,而成为了一种学术思潮,被称之为碑学,碑学的核心就是崇古即往回走的思想,不仅挽救了明代书法的式微,也成就了清代碑学书法新的高峰。之后在碑学思想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碑帖结合”的新路,影响至今,造就了一批碑帖结合的书法大家。
更具有学术价值的是,在“崇古”美学思想的影响下,清代“乾嘉学派”的学者们发现了“残缺之美”,与书法一路演变、弱化即残化有相同和相异之处,这种残缺之美与滥觞于宋代的金石之学相结合,将残缺赋予了一种美感,摆脱了书法演变的实用因素,将残化的内涵扩大到金石学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残缺之美,将古意的审美元素扩大,由原来原始的文化、悠久的时间所赋予文字的远古之意、神秘之感,加上了自然造化所赋予的残破、残缺、不完美之美的“金石之气”,大大丰富了书法的审美内涵,也客观上延缓、丰富了书法由于演化而走向残化、美化(美术化),人工化的倾向,阻止其弱化、残化,滑向解体的进程。在书法形式、崇古之意等之外增加了一种自然之趣、古雅之美,与神性、古意接续而贯通,大大丰富了书法的审美范畴。
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重申,书法的演化过程就是不断地残化过程,这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演化规律之一。阻止书法残化、弱化并走向解体的重要力量主要有两个即实用和崇古,在这两种力量牵引的同时,中国书法又生发出太深、太厚、太悠久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不断走向丰富而深邃。崇古,其实质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之一,书法的崇古思想是顺应了中国文化的崇古思想。可以说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唯有中华文化没有中断,和其“崇古”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只要汉字存在、中华文化存在,中国书法就能存在,甚至还能创造书法的新高峰。
(衡正安,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委宣传部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现工作于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一级美术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言恭达文化基金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文艺评论、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50余篇。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九届中国文艺评论奖,第二届江苏文艺评论奖,首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