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馆
从博物馆到美术馆,我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文化消费日益向普罗大众倾斜。免费开放后,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服务水平会不会降低?运行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记者走进上海美术馆一探究竟。
人数激增的同时,观众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3月23日,上海美术馆已免费开放了10多天,可门前仍有人在排队。“观众的热情真出乎我的意料。”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说。
3月5日,免费的第一天,上海美术馆诞生了开馆以来的最大客流量——单日入馆观众超过1.2万人次。
“零门槛”、“无障碍”,免费开放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提高了参观美术馆的热情,有人坐当天最后一班车赶来、有人是首次踏进美术馆的大门。“这是国家买了一张艺术门票送给所有的老百姓。”李磊感慨,而上海美术馆的责任,是确保这份免费艺术大餐的品质。
为了保证品质,变化已悄然开始。
财政支撑,艺术殿堂更加纯粹。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文庆介绍,免费开放首先意味着运营方式的转变,即从原来的差额拨款转为全额拨款。也因此,今后上海美术馆在无自筹资金压力的前提下,自主策划的展览将更多,对作品的门槛要求更高,一些大型特展将会考虑观众的需求而适当延长展期。
当然,美术馆的观众构成,也必然发生变化。“以往买票进入美术馆观展的人们大多有着一定的美术感觉,看的是门道,而今后美术馆将面对大量增加的普通观众,他们可能没有什么艺术教育背景,看的仅仅是热闹。”张文庆说。
台湾超人气绘本作家弯弯弯弯作品《弯家有娘初长成》《可不可以天天出去玩》、《可不可以不要铁饭碗》、《可不可以不上班》……没错,这些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