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品服务 >

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古人笔下的“牛”

2022-07-26 10:23:02

最著名的“牛”画非《五牛图》莫属,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本作品

子时钟声敲过,我们就告别了庚子年,迈入了辛丑年。在古代,牛可以作为祭祀品,也可以作为耕种与交通工具,可以说,牛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或许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从古人流传下的艺术作品中看看牛到底是什么样子。

回溯历史,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居民就已饲养了水牛。商周时期,牛作为祭祀品用以祭神,在青铜礼器中有不少牛尊。至汉代,牛已成为辅助人们耕种的动物,许多汉画像石、画像砖都对牛耕现象有所表现。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也出现了很多牛的身影,如“白牛”“野牛”“耕牛”“二牛抬杠”。唐宋时期,牛作为一种物象被画家群体描摹下来,展现出田园牧歌式的艺术风貌,牛的形象更加丰富起来。

写生

唐 韩滉 五牛图纸本设色20.8×540cm

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打开手卷的方式徐徐展开,五头形色不一、神态各异的牛展现于眼前,以中间正对观者的牛为界,两旁的四只牛或低头食草、或昂首前行、或回首相望,每头牛目光炯炯,构成了既独立又整体的五头图。宋元书画家赵孟頫评价该画:“五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

唐 戴嵩 斗牛图水墨绢本 44×40.8cm

韩滉的弟子戴嵩也擅画牛,对牛的观察细致入微,造就了其写生作品的魅力,后人谓之得“野性筋骨之妙”。《斗牛图》绘两头壮硕的牛相斗的场面,一牛掉头前逃,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

明张宏画牛图卷(局部)纸本 27.3×441.3cm

耕作

南宋陈旉所著的《农书》中指出:“农者,天下之大本,衣食财用之所从出,非牛无以成其事”,由此可知牛在古代农业生产中的重大作用,因此牧牛风俗盛行,以牛入画的传世作品也甚多,宋代、明代、清代都有类似的画作,但牛在一年四季或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有些不同。

明 戴进 春耕图 绢本浅设色 61×37cm

古人的农作活动遵循着自然法则。春耕时节,农夫挥锄劳作、放水灌田。田地里,老农赶着耕牛拉犁翻地;河岸另一面的柳树下,一老农正系草鞋带,一头牛卧地休息。春日下,农夫与牛配合得恰到好处。

南宋 李嵩 龙骨车图(笔耕园) 绢本 25.6×26cm

翻车是一种用于排水灌溉的机械,因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牛作为辅助人们农业生产的家畜,人们往往利用牛拉使翻车齿轮转动。李嵩的《龙骨车图》画一孩童骑在牛背上挥鞭赶牛,让它带着圆盘绕圈,使水车转动。远处的小牛则悠闲地低头吃草。这张画细致地展现了宋代农业灌溉技术,也让人体味到人与牛的相处是如此融洽和谐。

牧牛

俗话说:“青草旺,牛马壮”。要让牛干活,就得让它吃饱。《东观汉记·光武纪》记载:“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山清水秀、野草丰茂之时,人们便将牛牵到野外放牧,让牛吃草、活动。过去,一些大户人家,专雇一个大孩子放牛或马,故有“放牛娃”、“放马倌”之称,因此牧童与牛的组合见于大部分牧牛题材的作品中。

南宋李唐牧牛图页绢本水墨25×25cm

南宋李唐(传)乳牛图 绢本浅设色 46.4×62.5cm

南宋画家李唐尤工画牛,在《牧牛图》中,一个小童子骑在健硕的大牛角上,似与不听话的壮牛一决高下,惹人捧腹。在另一幅《乳牛图》中,可见母牛驮着一个牧童奔跑,仔牛昂首紧跟其后。身后山石散落、松针点翠,亦是一幅恬静又充满童趣的图景。

明 佚名 牛背横笛图页 绢本 33×40cm

“牧童牛背柳风斜,短笛吹红几树花。”老舍的这句诗正可以用来形容这张《牛背横笛图》,在厚重拙朴的老牛身上,跨坐着一个吹着横笛的小少年,牛的双眸极为有神,少年纯真悠闲,两者的形与神都表现了出来,宛如一曲田园牧歌。

归牧

南宋 李迪 风雨归牧图 绢本浅设色 120.7×102.8cm

放牧归来,又是一番风趣图景。南宋画家李迪的《风雨归牧图》描绘的是两个身披草衣的牧童在风雨之时赶牛归家的场景。天空迷濛、柳丝翻飞、芦苇倾倒,一个牧童匍匐在牛背上,右手扯住斗笠;另一个似去追赶被风吹落的帽子。作者将风雨牧归描绘得活灵活现。

南宋 李迪 雪中归牧图 绢本设色 23.8×24.2cm

冬雪萧瑟时,牧牛人又不得不赶牛归家。《雪中归牧图》中,一头壮硕的牛驮着牧牛人迎风前行,牧牛人手持猎物蜷缩着身子抵抗着寒冷。

南宋夏圭雪溪放牧图 绢本水墨 25.7×26.3cm

又是一个雪天,可是这张画里的牛却是一头“犟牛”。只见一戴笠牧童背对着水牛,弓身用力扯着身后的缰绳,想要上岸前行,牛却后腿前蹬不愿前去,生动地表现出牛的顽固。

交通

明 唐寅 葑田行犊图 纸本水墨 74.7×42.7cm

清 黄慎(传) 牛角挂书图 绢本设色 184.8×99.4cm

国画大师李可染形容牛力大无穷,可以载着人们出行,古时有许多名人骑牛的故事。《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车,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就是说,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的李密骑着牛前往缑山拜访名士包恺,便将一卷《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吴门四家”之一的唐寅的《葑田行犊图》就是描绘的这个故事,虽未画出“牛角挂书”这一情节,但画中题诗为“骑犊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展现出人物骑牛边观景边前行时的悠闲。传为清代“扬州画派”之一的黄慎所绘的《牛角挂书图》描绘的应当也是同一个故事。

明 张路老子骑牛 纸本 101.5×55.3cm

刘向《列仙传》记:“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老子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他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乘着青牛离开故土,西出函谷关。《老子骑牛》绘骑于牛背上,他左手牵引缰绳,右手持一书卷,昂首紧盯空中飞蝠。他身穿宽袍,白发飘飘,一副仙风道骨。所骑之牛体型壮硕,眼神有力。

南宋 江参(传) 盘车图 绢本设色 30×24cm

牛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常用交通工具,最初是为运输重物、柴草谷物,后来也有专门用于乘人的牛车。“盘车图”是一种传统绘画题材,主要描绘人力、畜力车行进出盘曲山路间的场景。传为江参的《盘车图》绘有三牛拉一车,车中人提着鞭绳赶车。另一张《盘车图》中,山路崎岖陡峭,两个壮汉一前一后推着装满货物的牛车,牛也奋力爬坡。在这两张图中,牛起到了运输与交通的作用。

南宋佚名 盘车图(局部)绢本设色 109×49.5cm

牛的千姿百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会驮运货物、会载着人们一路走走看看、会帮助农家耕作,又会在耕作之余,童子牵着它们活动于柳荫、河岸、山林间,这些美妙的乡村图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力证。

今天,牛在我们生活中似乎并不常见了,只有前往乡村,或许才能一窥其真容,但古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也使得这些画面流传于今,使观者共同徜徉于农家乐情怀之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 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古人笔下的“牛”
    最著名的“牛”画非《五牛图》莫属,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本作品子时钟声敲过,我们就告别了庚子年,迈入了辛丑年。在古代,牛可以作为祭祀品,也可以作为耕种与交通工具,
    2022-07-26
  • 【大国外交·国之重器】——中华最美艺术家王起富
    王起富,1947年生于山西省平顺县,68年中专毕业后,在大同市国营东华机械厂工作,从85年以后偶尔拿起笔来练练,退休后开始坐下来从欧颜、二王等历代现代众多书家入
    2022-07-26
  • 从封闭走向开放——围屋之下该如何共生?
    从封闭走向开放——围屋之下该如何共生?——“围屋之变”2021年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前展里的中国方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
    2022-07-26
  • 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
    展览名称: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展览时间:2021 05 01~2021 06 27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静安区西藏北路88号18层-(UCCA E
    2022-07-26
  • 【新春活动】正月初五 | 拼色剪纸:财神到!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文化艺术体验基地刘海粟美术馆体验站点刘海粟美术馆新春活动如约上线,我们将陆续推出展览、美育、艺术社区杂烩而成的“线上+线下”超值大餐,与您一起喜
    2022-07-26
  • 关山月作品精赏,越看越喜欢
    关山月(1912-2000),原名泽霈,广东阳江人。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后任小学教师,其绘画才能被高剑父发现,遂入春睡画院学习。1939年起,从广东出发
    2022-07-26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