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宁
FANG ZHENNING
独立国际策展人、学者、艺术批评家、艺术家、建筑师。2012 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2017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 2017)的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和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1982年他毕业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设计学院和造型学院。
库艺术=库: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积累,也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家,但更多还是在风格、技法、材质、效果方面的考量,很少能见到形成完整的个人方法论的艺术家。这是为什么?
方振宁=方:考察一个艺术家的方法论要贯穿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过程,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为什么变?这很重要。比如抽象艺术的代表画家蒙德里安,看他的年表就知道他大概是在1911年开始“变法”,这是因为他到了法国之后。巴黎是当时世界艺术的中心,立体派兴起,蒙德里安不可能不受影响。他最重要的还是受到塞尚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画的一棵《在艾斯克附近的大松树》的启发,这幅作品现在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蒙德里安是怎样将这棵树予以分解,有弯曲的线,有直线,慢慢逐渐就只剩下直线,弯曲的线没有了,有一个完整的演变过程。
蒙德里安作品 开花的苹果树 1912
跟毕加索、勃拉克、莱热等人不同的是,蒙德里安后来一生的作品都是横平竖直的结构,都是九十度的穿插交替,这跟他的信仰有关。蒙德里安是共济会成员,共济会支撑了欧洲文明几千年的发展进程直到今天,蒙德里安作品中的神秘主义倾向与此有关,这是我在25年前开始研究蒙德里安时发现的。所以塞尚有那么多作品,为什么蒙德里安对这颗树情有独钟?那就是和蒙德里安的个人信仰有关,他是共济会的成员,他喜欢凝视位于中间左右对称的物体。比如他画的“金蔷薇”,三条并列,两边对称,人是往上看的,充满宗教的神秘意味。
蒙德里安有一个过渡时期的作品是小的正方形色块和短线组成的画面,这是受到塞尚晚期作品的影响。塞尚画风景早期的笔触是斜的,比如1888-1890年时期画的《桥与塘》这幅作品的笔触是X型结构,也就是汉字中的左撇右捺。而他晚年作品的笔触都是横竖交替使用的,蒙德里安将这个元素抽离出来,变成了他作品中的横竖短线加上小色块。当然塞尚的这幅作品影响了其他画家,比如美国的琼斯的笔触,就是发展出来的画风。
蒙德里安工作室
蒙德里安后来定居纽约,作品又发生了变化。他以前作品中的黑线基本上没有前后的深度空间关系,但后来作品中的线有了前后的编织关系。有一本书就是专门分析他的一幅画,研究作品中的空间、线条、色块,并对作品的具体创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晚年的蒙德里安对“构造”发生兴趣,我们看他晚年在纽约工作室的照片,在墙上贴了一些色块,这些色块不是随便贴的,位置都很讲究。工作室里有一些非常微妙的构造细节,比如桌子有三条腿是着地的,有一条腿不着地,而是落在一块木条上,这都是他出于对结构前后搭建关系的一种考虑。我猜测蒙德里安晚年可能使用了一种反光材料,因为我发现他在纽约的工作室内的照片上,有一块材料反射出了另外一面墙。我相信前一段时间拍出天价的画“白色绘画”的罗伯特·瑞曼(Robert Ryman,1930-)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因为他晚年的作品就采用了类似反光的材料。
单单一个蒙德里安就可以说很多,从一个艺术家身上就能分析、延展出这么多的信息。所以你要很深入仔细的去研究艺术史,研究艺术家个案,才能了解一个艺术家方法论形成的过程,才会有自己独到的心得。
罗伯特·莱曼作品
库:如何将信息真正转换为自身创造的能量?
方: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希特勒的私人藏书-那些影响他一生的图书》,希特勒有非常多的藏书。他喜欢莎士比亚,钟爱《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正如毛泽东所说:不破不立,毛泽东也是嗜书如命。再比如像马克思、恩格斯,这些政治家、思想者、哲学家都受到书的巨大影响,艺术家是否也受到书的巨大影响呢?现代主义中很多很有名的艺术家本身就是评论家和编辑,他们把自己的观念阐述得非常明确。卓纳画廊现在出版了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1928-1994)的文集和采访录,他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看这两本书你就知道贾德生前写了多少评论,读了多少书。
唐纳德·贾德作品 无题 混凝土 1984
要知道什么是好书。我最近在看文杜里的《走向现代艺术的四步》,很薄的一本书,中国八十年代出版了中译本,但写的很精彩,眼光独到,有自己的风格,看了很解渴。比如其中写道:“本世纪(二十世纪)在艺术趣味上第一个进行变革的是野兽派,而非立体派。但野兽派并未持续多久即被立体派所取代。其他的运动,比如表现派、未来派即使比立体派更为流行,我们今天却感觉它已经过时了,而立体派正相反,即使它现在已与四十年前的立体派迥然相异,但依然存在着……一切现代建筑与装潢艺术都起源于立体派,这就是立体派的存在。比如包豪斯、柯布西耶、结构主义……如果没有立体派就没有这一切,立体派可以说是十九世纪曾经一度失去的建筑艺术的复苏。”
就这样两段话,说得非常清楚,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讨论了。现在很少有评论家可以写的这么清晰。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国的学者没有很清晰的文章、评论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没有像样的专著,而热衷于艺术市场的信息,这直接导致很多年轻画家没有方向感。我也跟很多年轻人讨论过问题,发现他们的知识结构是断裂的,不能连贯起来。
莱热作品
库:我们如何挖掘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文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方:我记不清楚在哪里看到一段希特勒的话,他说世界上读书的人一本书通常读不到百分之十就不读了,他这句话说的很准。很少有人把所有藏书都完整读完的,关键是一本书中的哪些话让你有所体会,对你造成了影响。中国的“文脉”有哪些?八大山人的画就很抽象。他是“简笔”,一幅画用多少笔都能数得出来。一条鱼在画面中,其余什么也没有,像在空中也像在水里,计白当黑,计白当物。他画中的荷花杆、石头定位的都是实体空间,但周围都是虚的空间。八大就是很好地研读了宋代绘画,作品中鸟的眼神,动作,荷花杆的方向都在暗示一种运动的方向,一种力的动向,这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
八大山人作品 鱼 清代
前面说到很多西方现代艺术家自己就是评论家,这一点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比如像清代的包世臣,就著有《艺舟双楫》,其中后两卷讲的是书法理论。马列维奇有一幅画就画了一个点,这个点是下坠的,上面空间大,下面空间小。我在美院讲到这幅画时就引用了包世臣的一句话:“一点,如高山坠石”。如果你在写这个点时能够想象这样一种情景,那这个点写出来一定是很有力度的,这就是中国的美学。另一句是:“一横,如千里震云”,中国书法书写时胸中是这样一种气场和视觉感,那书法作为一种视觉形象,才会有力量。
元代倪云林的作品中没有人,不像传统山水画那样亭子里有个人或是有个渔夫,所以感觉他的画面很萧瑟。他画中的石头都是方形,自然中没有那样几何形的石头,我觉得倪云林就像是塞尚,这种抽象语言和意境,是否可以在当代艺术中体现出来呢?龚贤的绘画我也很喜欢,他的绘画中有现代感。看他作品的局部,那种迷濛的厚度感和光感,一定是从自然中提炼出来的。如果现在有人能够将龚贤作品中的凝重感和光感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那一定会非常精彩。重要的是你对这些东西有没有真正的体验。
马列维奇作品 黑色的圆 1915
莫兰迪对瓶瓶罐罐的摆放非常讲究,我称他为“意大利的牧溪”。牧溪是中国南宋的画家,他创作的禅画当时不为国人所重,很多流传到了日本,最有名的就是《六柿图》。莫兰迪没来过中国,很可能通过日本的杂志了解到了中国的禅画。莫兰迪画过一批“花”的静物,只有一枝花或一瓶画,在画面居中,画面呈椭圆形,颜色没有铺满,画布裸露在外面,这在西方绘画中以前是没有的。
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个画家叫仙厓。他最有名的一张画就是画了一个三角形,一个方形,一个圆形。他画圆就像是随笔一勾,不知是太阳还是月亮,有时还画不圆。这种风格就被后来的“具体派”所吸收,其中吉原治良就是一直画“圆”,现在价位也很高。日本的现代画家就能从传统中汲取到这种元素,中国的艺术家也可以进行这样的转译。
莫兰迪作品
库:对于艺术家个体来说,超越这一困境的难度是否太大了?
方:我觉得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做研究。我手里这本书的德国电影和实验动画导演叫汉斯·里希特(Hans Richter,1888–1976),我注意到他很久,但最近才看到一本新书研究他,他不是一般的电影出身,他是以立体主义画家的身份进入电影界的,他是苏黎世达达主义小组的成员,他由于对静止的绘画感到厌倦,并发自肺腑地渴望创造一种全新的绘画艺术,一种像音乐一样富有节奏的美术形式,所以和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相遇。这个人为什么重要?他差不多是抽象实验电影的鼻祖,试图将马列维奇的语言转换为电影的元素,其实是一种动的绘画。也就是说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有自己的一套语言逻辑,有自己的语汇,掌握了他可以自由的编辑和创造全新的艺术。这样的电影没有什么票房的,只是一个实验,但汉斯·里希特在电影史上很有名。像这样的人我们有吗?可以说中国就没有真正的实验电影,有很多领域我们还是空白,和世界先锋电影的距离有一百年。
我们现在要解决自己语汇的问题,比如说《芥子园画谱》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语汇,再比如像中国人发明的“七巧板”,由此延伸出“十五块板”“益智图”“匡几图”等等,从汉代到民国一直在不断丰富这一体系,也形成了一个语汇的系统。起初你可能以为只不过是玩具,或者说是一种设计,我觉得不是那么简单,他是中国人独特的美学,独特的思维,一种认知系统。最早的搜索引擎是雅虎的杨致远创建的,他就是借鉴了中国古代编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的搜索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这是现代一个最为成功的案例,也是借鉴了一种系统,要从这个角度去研究。
仙厓作品 □△○
库:中国艺术家或多或少还是强调“感觉”“天分”,具有相对理性的工作方法和自己的语言系统的中国艺术家相对还是很少。
方:我和几天在网上看了有关屠呦呦的纪录片,她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跟爱因斯坦相提并论。她的发明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而她的发明是从中国的中草药中得到的灵感。前期在用小白鼠做实验时,有的小白鼠完全痊愈,有的则死掉了,她就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最终实验成功。一种传统的元素能在现代发扬光大,这一定是一个理性的工作,而不仅是感性的冲动。我到宁波去看了她毕业的中学,就是在这么一座普通的中学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所以说,事业是个人能量的释放,她的境界超越生存的环境,所以,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艺术家也一样。
吉原治良作品 圆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药材的伟大著作,他怎么知道哪种药可以治哪种病?哪种药配在一起,比重多少,就可以治病?如果没有大量的研究实验是不可能准确的,这要依靠实验与实证而不是魔法。我觉得年轻人可以有自己崇拜的对象,但不能迷信一些不能实证的信条,要把功夫花在实证上。
中国的书法就是无穷无尽的感性和高度理性控制相结合的产物,八十年代我在现代的故宫出版社作编辑,我提议翻译出版当时还在美国的台湾学者傅申的著作《海外书迹研究》,我在工作时发现书中有一句外国人对中国书法的评价,他们认为中国书法是千锤百炼的艺术,这句话说的特别准确。中国文化讲求“始终如一”,你在写金刚经时,从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要保持是一样的专注和平衡,这种高度的境界就需要依靠“修行”来达到。正如瑞曼一辈子画“白”,在“白”之中寻找到无限的世界,在“一”与“无限”之间进行对话。
索尔·勒维特作品
库: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想的更多是如何融合、对话,对于真正的创造性和理论推进的热情与讨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方:现在的科技发展无疑是越来越智能化,但艺术永远是背对未来向前走。艺术要从传统中获取能量向前发展。塞尚说,我每次从普桑那里回来都有收获。普桑是古典艺术家,塞尚为什么要通过普桑找到创造之路?他说回来是说在天堂和普桑见面去了吧?前面讲到贾德,还有他同时代的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1928-2007)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艺术中有很多计算,与数学和几何学有关,在这一点上与维特根斯坦有相通之处。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言逻辑和他建筑中的数学关系都是一致的,而数学和几何学是思维的基础。
我们看达芬奇的手稿,他对于人体的研究,比例的分析,几何学的研究都与数学有关,也正是因为受到达芬奇的影响,索尔·勒维特晚年才去到意大利,对意大利的湿壁画进行研究,所以他的作品造型很夸张,很震撼,色彩却很传统,好像是拿吸管从庞贝壁画上吸出来的一样,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朝向未来的艺术和传统之间有着一种类比关系。
现在很多的新媒体艺术在艺术上没有太多价值,只是新鲜和悦人耳目,强调参与性,互动性,但忽略了对人的智力的提升和未知世界的拓展。艺术应该有助于人去思考,拓宽人的视野,具有启示与教育的功能。有时新的科技无法解决人的心灵的问题。我这样说并不是我对新媒体艺术有抵触,其实恰恰相反,我是中国最早介绍新媒体艺术的,1996年开始写新媒体艺术评论,那时国内还没有新媒体这个概念,我喜欢象池田亮司那样的数字艺术,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刘野作品
库:中国的艺术家,您比较认可哪些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方法论?
方:刘野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他的画既很现代,又有传统,包括东、西方的传统。我在威尼斯双年展的展览上看到他画的书,尺幅很小,旁边是尺幅巨大的作品,但并不显得没有力量。我是在十年前开始关注刘野,但那时研究的不深,我觉得中国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很少有值得研究的,几乎没有什么文脉关系,而刘野不一样,看上去他的画中蒙德里安德符号比较强,但其实他知道蒙德里安是从哪来的?所以他看懂了维米尔的绘画结构,特别是横平竖直的结构是对维米尔的抽取。有趣的是刘野的小女孩手持蒙德利安的画往前走,我们可以把她理解为,小女孩摘取了维米尔画中墙上的作品,这就是刘野画中的暗示。
做装置艺术的孙原和彭禹也很厉害,今年我在威尼斯看到他们的作品,很震撼,一个由巨大的机器控制的铲子在地上刮着类似血水的东西,很残酷,有战争和现实的感觉,同时也掺杂着无奈,有非常丰富的意味,在视觉语言的把握上比较狠。我觉得他们都是本土艺术家中很有爆发力,在未来可以留下名字的艺术家。我觉得中国艺术家比较难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式,就是属于自己的观念,独特的类型,我最受不了的有些艺术家看上去名气很大,但总是和国际大师的作品有些类似,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有着韩国式的工艺和装饰风,这样的作品高级不起来。我自己的美学倾向是“极限主义”艺术,我要特别说一句,中文翻译成“极少主义”艺术是不够准确的,“极少”是一个量的概念,“极限”是一种状态。艺术作品不能拿数量的多少来说事,而应该是状态。
孙原 彭禹作品 难自禁 2019
联系电话:010-84786155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