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艺术院,几代艺术家已经复制了2000多幅壁画和50多个洞窟内的莫高雕塑。这些艺术家在复刻的艺术中,进入古人的内心世界,不仅需要重建零落的艺术品,更要重现当初的创作过程。
今年早些时候在盖蒂中心展出的敦煌大展,想必你对三个真实比例复制窟一定印象深刻,它们就来自于敦煌艺术家们的精心复刻。展览虽然已经结束,但敦煌艺术的复制工作仍在继续,让我们跟着盖盖一起看看敦煌艺术家Lou Jie眼中的洞窟复刻艺术。
最近,一个在4世纪洞窟里工作的同事偶然发现了墙上的一副指纹。很显然,那是一个画家在壁画完全干燥之前无意地触摸了墙壁,然后指纹被颜料覆盖。即使通过该颜料,指纹仍然清晰可见。根据洞窟的年代和它的绘画风格,我们推测这副指纹的主人可能来自于西域或是更远的区域。
在那一刻,洞穴好像忽然之间充满了这位艺术家的呼吸,我能感受到一种不可言语的温暖和感人的气息。黑暗的洞窟内,我的脸与沉默的壁画相对,线条与色彩碰撞,三十年来的壁画复刻生涯中,我经常觉得我正在与古代大师直接对话,一年又一年,复制壁画的经验逐渐增长,我也终于完全淹没在原作品的艺术精神中,从自我到忘我,仿佛是穿越到了一千年前的世界。
当你用信念,加上天赋,以及绝对的虔诚下笔绘画时,笔下的佛与菩萨是具有生命力的。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突然就理解了敦煌壁画的风格和带给人的感觉是从何而来,这也成为了我在工作中的精神指导。
在敦煌艺术院工作的艺术家大都毕业于中国主要的美术学院。最初,大多数到达这里的人心中抱着朝圣一般的想法,决心来到这里成为艺术家。但我们很快就发现,莫高窟的画作和雕像,这些古时文化的遗迹,其实是我们的同伴。在研究和复制壁画和雕像的最初几年中,我们中的不少人花了几年时间,才能够从被动的状态中摆脱。
当然,正在为敦煌工作的复刻艺术家都接受过严格的建模和着色培训。从绘画技巧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来生产复制品。然而,捕捉原作中的精神是另一回事,这并不容易实现。
50年代,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段文杰工作中
Image courtesy of the Dunhuang Academy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常年沉浸在在莫高窟的的氛围中,让我逐渐拥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向和对生活的态度,莫高窟的壁画甚至成为了一个灵感的来源,使我们能够从复制工作中收集经验,反映到我的原创作品中。就这样,复制工作成为了一个探索和发现快乐的任务。
艺术家在上色之前仔细勾勒壁画轮廓
Image courtesy of the Dunhuang Academy
在艺术世界中,复制经常被认为是非原创的模仿。然而,正是由于复制,敦煌这个被遗忘的佛教艺术财宝,能够为世界所知。它的辉煌通过复制品再次显现,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来源:鹏腾油画网)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