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 Dolina保留了更新世人类种群的记录(版权Prof. José María Bermúdez de Castro)。 《自然》供图
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在赞比亚布罗肯山(现称卡布韦)一处未定年的洞穴沉积物中,发现一种关键的非洲古人类的头骨化石,其年代备受学界关注。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近百年前便首次对该化石进行了描述,其最新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说,现在最新的测年结果显示,该化石有29.9万年的历史,此次测年结果有助于确定这块布罗肯山头骨在古人类演化图谱上的位置。
据《自然》提供媒体新闻稿介绍,布罗肯山头骨是1921年的一次金属矿挖掘中,在一处洞穴沉积物中发现。它原本被认定为一种新物种——罗德西亚人,但是近来被划归为海德堡人——一种来自欧洲和非洲的中更新世人种。测定布罗肯山头骨的年代,一直是一项挑战:因为当初它所在环境的沉积物已不复存在;化石样本本身包含高浓度重金属,导致极难使用放射性测年法。因此,该头骨年代此前也一直存有争议,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它有50万年历史。
研究论文通讯作者、澳大利亚昆士兰格里菲斯大学雷纳·格伦(Rainer Grün)和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克里斯·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等通过分析布罗肯山头骨被发现第二天在相同地区发现的其他人类遗骸化石(包括胫骨和股骨碎片),以及分析近期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发现的、研究人员在上世纪20年代从头骨上直接刮下来的物质,他们得出研究结论指,布罗肯山头骨约有29.9万年的历史。
研究人员称,布罗肯山头骨的最新成果表明,与欧洲和亚洲相似,中更新世的非洲同时期可能存在多个古人类谱系,海德堡人/罗德西亚人或许不能可信地代表人类自身物种的最后共同祖先。
一颗先驱人的牙齿经过了古蛋白分析(版权 Prof. José María Bermúdez de Castro)。 《自然》供图
《自然》同期还发表“从牙齿看人类面部的演化”研究成果论文称,早更新世(约250万-77万年前)古人类物种(如先驱人)和之后古人类之间的关系,一直存有争议。对此,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弗里多·韦尔克(Frido Welker)和恩里科·卡佩里(Enrico Cappellini)等,从来自西班牙阿塔普埃尔卡的先驱人(94.9万-77.2万年前)和格鲁吉亚德马尼西的直立人(约177万年前)的臼齿牙釉质中获得一些蛋白质进行研究。
他们对来自先驱人的古蛋白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先驱人是后来中晚更新世古人类(如现代人类)一个关系紧密的姐妹谱系,认为尼安德特人头骨的形状代表一种衍生型而非原始型。这一研究结果,为认识先驱人和其他古人类的演化关系提供了新见解。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