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美 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眼睛也会骗人?
你相信你所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样子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容易被视觉系统所欺骗
比如视错觉就是一种奇妙的现象
它常常使我们陷入真与假的思索中
一边想抓住答案,同时又陷入两难
那么,视错觉是如何骗过大脑的呢?
这其中的奥秘又是什么?
咱们来一起看看吧
这些图明明就动了呀!
相信很多人和小印一样
常常看到一些动态的图像
但却是静止的
心里还一边喃喃自语
“明明动了呀!”
明明其实没动!真没动!
我们都被自己的视觉机制给欺骗了
这不过是图案组合形成的假象
并对我们视觉产生了错觉,才动了起来
不信你们再好好看看
来数数有多少个黑点吧
好嗨哟,感觉星星在闪耀
不行了,小印先晕一会儿,你们继续
自带“gif”效果的图像
根本就停不下来,圆圈不停在旋转,放大
其实它根本就没动
这种视错觉也被称之为 “蛇形效应”
试试移动屏幕
是不是觉得中间的小矩形都快抖出来了
看这张图的时候,试试晃动脑袋
仿佛也在抖动
可他就是一张静态的图片呀
而这正是视错觉带来的魔力
视错觉是对外界不正确的感觉和感知
是人体生理特征和心理感官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当我们的眼神随着图案游走时
便会由于视觉聚焦的变化(称为扫视运动)
激发大脑的运动程序
使图片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不是很神奇呢
这到底是个啥?
看完这些动态的静止图,是不是感觉头脑眩晕、眼花缭乱
接下来这些图可能会让你怀疑人生
很多inker应该都做过这一类的心理测试
著名的鸭兔图,想必都不陌生吧
从左边看是鸭,从右边看是兔
也有人只看出了其中一种动物
可是很难同时看到两种动物
这是由于视觉上的“认知判断”导致的
人体知觉对感性材料的特殊处理
形成了对此画不同的解读
再来看看下面这张 ▽
到底是两张人脸?还是花瓶?
这是一种 背景错觉
当我们以黑色为背景就可以看到花瓶
以白色为背景就看到两个相对的人头
这表明大脑在接收到视觉信号时
会对此作出相应的抉择
正面or侧面?
傻傻分不清楚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被图像给骗了
都分不清哪些才是真实的,比如下面这张
这只大象到底有几条腿?
不是四条吗?咋多出了四条腿呢?
原来脚和腿并没有对上号
一时间很难分清
图中有几根长棍
左边看是4根,右边看3根
其实都是对的
在绘画或者图片上故意制造歧义
给人形成视觉上的错觉
就是不一样!
人类的视觉系统其实很“懒”
它在经历一连串的信号接收、大脑运作等复杂过程后
往往会反映当下最真实的状态
容易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不信你看看下面这张图中带箭头的两个线段
猜猜哪个更长?
打眼一瞧,肯定是上面的线段长一些
然而,它们是一样长的
这就是著名的 “缪勒莱耶错觉”理论
仔细看就会发现,线段是完全一样长的
但是箭头的方向会给整体长度造成变化
所以会感觉线段是不一致的
再来看看下图中的两个橙色圆圈
实不相瞒,它们一样大
是不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同其他圆圈对比后,小的更小,而大的更大
形成了一种大小扭曲的错觉(艾宾浩斯错觉)
咦,这些个线条怎么歪七扭八的
你再仔细看看,它们其实都是平行滴
称之为“黑林错觉”
千万别被这些黑色小方块给整懵圈了
不过,下面这张图中两个块面
是真真真的不一样
试试用手指盖住中间白色的“高光”部分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你会发现,这两个块面“灰”的一模一样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吧
为了让你心服口服,来揭秘一下是什么原理
原来灰色在不同的颜色背景和光线对比下
会有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不难发现,图像使单纯的视觉元素变复杂了
给我们传送视觉符号时,也让我们的大脑“松懈”
以至于视觉上产生错觉,相同的元素却变化悬殊
真的or假的?
当然,不只是眼睛会骗人
那些你以为真实存在的东西
其实也“都是假的”
或者说是一种假象,就例如冷军的超写实绘画
它用逼真的绘画技法营造真实感
而二维绘画打造3d的视觉效果简直让人惊叹
分分钟骗你没商量
两份热狗?看的我食欲都来了
其实只有一份
哪一份是真的薯条?
咱们来找茬
这是个什么神仙画手,简直太厉害了
画出如此逼真的效果,完全分不清真假
画家将透视原理和光影运用在画面中
加上写实的表现手法
呈现出以假乱真的3d立体效果
下面这张,请慎重!再慎重!
画家stefan pabst画了一个蜘蛛想逗逗自己的女儿
结果,女儿以为是真的蜘蛛
正准备下脚踩呢
这坑女儿的技术相当一流呀
不过也太像了吧
下面请不要眨眼哟
这辆车如此惊险的闯过,还好是假的~
它正是运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和阴影的效果
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 ↓ ↓
如果走在路上突然陷入万丈深渊你会怎么办
3D地画就可以带来这样的极致体验
what?这还是以前平坦的小路吗?
以后走在路上也得留个心眼了
一不小心就成了“失足少年”
只要画工强,斑马线都能给整的飞起来
仿佛人悬空站在斑马线上
做个简单的选择题吧
猜猜上面瓶罐哪一个是假的?
答案是 C
你选对了吗?
幻象魔术不过是动了点小手脚
每年都会举办一场世界级的最佳幻想(幻觉)大赛
并评选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幻象作品
一位来自日本的数学家 杉原厚吉(Kokichi Sugihara)
在这场比赛中突出重围,获得了好几届的冠军
不过看完他的作品,小印满屏的问号
他确定不是魔术师?
四个三角形转了个180°,怎么变成了四个圆形?
发生了什么?
还有这个“鬼畜”箭头
怎么转都是指向右边
这是什么“黑魔法”?
拿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原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箭头
是由多个块面组成的不规则形体
从这一视角看过去是永恒的“右键”定律
他充分发挥数学题中以“面”来猜测整体的作用
营造了一种视觉假象
当我们从镜子里发现另外一面的形态时
就会明白这是固定视角下的“刻意状态”
比如圆球怎么都往高处走
这个斜坡是关键点
不过它斜的有一点“过分”
我们看看它到底是个啥样
原来这些柱面也是倾斜的
在固定角度我们会看不出来
实际上是中间低四边高的状态
所以球都滚向中心点
当然了,这种“小心机”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出现
以某一种视觉角度营造幻象
仿佛是一种反革命的科学力量
你以为的凸面尖屋顶
其实是凹面
一面是圆形,一面是四边形
当我们把单个物体放出来
你会发现,竟然是呈“S”形截面的弧面形体
在观看这类不规则形体时
不同角度可能会形成不一样的形态
大脑也会根据当前画面来建立三维的视觉效果
数学“魔术师”为了营造视觉假象,通过计算机进行透视分析
在二维立面的基础上给人营造3d的视错觉
当我们换个角度后,会发现这并非是一个规整的形体
要说到绘画上的魔术大师
荷兰艺术家埃舍尔
当之无愧
他的作品融入了理性和魔幻的元素
擅长在空间中打造多重视角
用透视和黑白语言玩转你的想象
在一个空间里
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得到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给人意想不到的梦幻空间
到底哪个才是打开这幅画的最佳视角?
盗梦空间中永远走不尽的“闭合阶梯”(彭罗斯阶梯)
只是拍摄角度的不同,给人造成的幻象
其实最高点处于悬空状态
而从俯视看最高点和底处却是连在一起的
形成一种“闭合楼梯”
往往探知真相,就在于换个视角去看问题
影像错觉
光影在塑造形体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光源,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貌
由于阴影和高光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脸部
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
然而,她还是那个她,变的其实是影子
可不要小看影子,它还会呈现动态效果呢
转筒里的飞鸟,看上去的确是这样
但中间的圆筒竟然是空的,鸟被安放在圆筒周围
通过圆筒表面缝隙的光源将鸟的投影导在圆筒上
并通过转动圆筒
使我们在缝隙看到的画面连接在一起
形成了小鸟在飞的错觉
是不是很有趣呢
再看看传统的西洋镜影像动画吧
将静态的画面制作成动画影像已有很久的历史
最初看动画的方式就是一个这样的容器
然后通过旋转转盘形成一个动感的模式
一百多年的动画原来如此魔幻呀
使静态图片转为动态的幻象
演变成了如今的动画和电影
提及电影,很多小伙伴肯定和我存有一样的疑惑
过去电影没有特效,危险的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
比如这个场景,太吓人了
感觉一不留神就要掉下去了
实际上,这是镜头带来的错觉
通过借景拍摄,加上视角的变化
卓别林先生并没有站在钟楼的外侧
而是制造了一个假的钟楼
妥妥的不会掉到楼下去,相当机智呢
虽然视错觉使我们常常被视觉表象所蒙蔽
却给当代科学、建筑设计、动画电影制作等领域
带来了诸多新的发现
推动谜底揭开的同时,又带我们一丝奇幻的视觉感受
在文章的最后咱们来做个小测试吧
盯着“漩涡”图片的中心点30秒,再看梵高的绘画作品《星空》
会有什么感觉呢 ?
怎么画面有点飘,星空仿佛在环绕,转动...
这就是 视觉后效的魅力
经过动态漩涡的视觉刺激后
咱们再看静态的星空图就会感觉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了
小印温馨提醒:视错觉的确有趣,可不要贪玩哟!
参考资料:
超逼真写实3D画,你被骗了吗?—壹号收藏
日本数学鬼才的幻象魔术,千万人已看瞎—狂丸科学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