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图片
今日嘉宾介绍
阮 竣
顾村言
澎湃新闻艺术主编,上海书画院兼职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南溟
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2018年创办社区枢纽站,研讨和实践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嘉宾介绍画作(从左至右依次为顾村言、王南溟、阮竣)
专家点评
文徵明 《五瑞图》 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画心:长,189.1厘米;宽,94厘米
顾村言:“我也是今天第一次看明代文徵明的《五瑞图》,这个作品在这个时候看特别有意义。一个背景是新冠疫情,新冠疫情在古代可以说是一种瘟疫,也就是一种毒疫,古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的正气,祥瑞之气来压住各种瘴疠邪气。而再过一段时间又是端午节,端午节正是要辟邪,祛五毒。在这特殊时期,《五瑞图》代表着疫情基本被战胜了,这是一种祥瑞之气,刘海粟美术馆管理层、策展方对这样一个展览的用心特别值得人尊重、赞赏。”点击二维码收看回放
图为嘉宾顾村言为观众解答疑问
Q这幅画中的“五瑞”有哪些,现在的“五瑞”又有哪些?顾村言:这幅画中,个人比较倾向于树、草、芝、云、石。五瑞在元明清时期较为普遍,但进入近现代后,逐渐删减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岁寒三友”。其实包括齐白石、吴昌硕,他们所画的清供图、大年初一挂在家里面的岁贡,有花花草草,瓶罐、扶手、天竺、橘子,这些都是代表祥瑞,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瑞的历史梳理,从最早的玉器五瑞,到明代的树、草、石,到后来清供,慢慢是一个过程,就像吉祥物一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经过这次疫情后,我觉得重提五瑞,驱邪去毒,还是很有意义的。 王南溟:这属于民俗学的考证范畴,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专门要由专家,做研究的人才能讲得清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正如顾老师所讲,“五瑞”根据不同的时期会发生改变,我们认为某一个民俗中的图像是有自身演变过程的,就如同画作的题材,也会随着年代的改变而会发生改变。
图为嘉宾阮竣馆长为观众解答疑问
Q未来刘海粟美术馆是否会举办一些关于明四家的特展,为市民朋友们提供福利,让更多人了解他们?阮竣:我们一直对古代绘画的深入研究抱有谨慎的态度,目前对它们的分析非常少,且我们收藏的作品还未构成系列性,所以暂时我们贸然将这些国宝级作品通过宽泛的主题将其展出。但未来我们在进行深入了解后一定会以小规模研究性的展览方式进行展出,让更多人了解他们。在今年我们也已有计划将明四家的代表作品做类似“雅集活动”,请大家敬请期待。存天雅集
“存天雅集”以刘海粟先生“存天阁”为名,广邀艺文界好友聚于堂间或寄情山水,叙艺论道,谈当今事。望籍此续海老之风骨,并以“心存天下”之胸襟,关怀当今艺坛。明晚19:00将从艺术史角度
为大家赏析文徵明的《五瑞图》
请大家持续关注线上直播
期待与各位的线上相约
观展小贴士
/ 开放时间 /
9:00AM-17:00PM
(每周二至周日,16:00PM开始停止入场)※ 实行限流措施。馆内瞬时接待量不超过100人
请观众们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避免集中入馆。
/ 目前开放展览/
游艺·开荒——刘海粟欧游九十周年纪念展
(本馆1、2号展厅)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