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艺术界20世纪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也是波普艺术的先行者与倡导者。纵观波普艺术的发展过程,安迪·沃霍尔毫无疑问是其中的翘楚与功臣。
除了在波普艺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外,他还是一位相当杰出的电影制片人、摇滚乐作曲家、作家、出版商,可谓是博览群书、涉猎众多,更是美国纽约艺术界、社交界大红大紫、人尽皆知的“明星式艺术家”。
但是,尽管这位波普大师早已人尽皆知,但关于安迪·沃霍尔的各类话题时至如今仍在不断发酵中。他的形象与创作时常出现在各式各样的时尚杂志与教科书上,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有他的大作展出、收藏,然而,并没有人敢说自己真正能够读懂这位伟大的天才。
有人说,他的艺术作品,本质是对艺术的讽刺。这种讽刺不但震动了艺术界,更使整个文化领域连连震撼。
早在安迪·沃霍尔20岁出头的年纪,即20世纪50年代左右,他就步入了艺术领域,成为了一名初出茅庐的广告插画家。他先后给女鞋、蛋糕甜点、香水设计过精美插画,这段职业生活给他的艺术风格带来巨大影响,也奠定了他的艺术基础。很快,随着时机到来,沃霍尔进入了纯粹艺术的领域。
波普艺术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的美国。在那时,美国盛行的抽象表现主义被一些艺术家认为过于“高冷”,脱离群众,他们所大力宣扬的艺术观念与普通人民的生活过于疏远,仿佛艺术成为了小部分精英才有资格接触的玩物。因此,波普艺术在这群艺术家手中应运而生。
波普(pop),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流行”的意思。因此,波普艺术立足于消费主义观念与流行文化的基础,为普罗大众带来更加平易近人的艺术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看,波普艺术从一方面是艺术家对美国盛行的抽象表达主义的反抗,也是普罗大众对精英主义的反抗。
安迪·沃霍尔在这个过程中无疑身处波普文化中的翘楚,他明白市场中人民的喜爱,也懂得如何更好的包装自己,将早年在艺术行业摸爬滚打的广告经验融入艺术生命,将重复出现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对比、奢侈品、明星等元素罗列堆砌,营造大批量生产、大笔消费的感觉,与抽象表达主义所表达的意向完全背道而驰——艺术品从此不再独一无二,它像画面所表现的那样,成为了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产品。
从全局看,安迪·沃霍尔分别从执行和内容的角度,模糊了艺术的高雅性与商品的“俗气”,这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被慢慢抹消。油画布上被他复制了各式各样代表商品与消费的画面,譬如可口可乐瓶和金宝汤罐头。他令公众人物、电视中的明星、橱窗中的商品成为了画面上重复出现的图像,就好像这些明星与公众人物也像工业时代的产物一样,可以被复制,可以被量产。
他嘲笑艺术所谓的高雅和遗世而独立,特别是被美国一些贵族追捧的、服务于金钱与地位的艺术,即使安迪·沃霍尔身为艺术家,精心地制作了一些艺术品,但他从未鼓励所谓的“充满荣誉的艺术家之手”,而是自始至终在反复强调艺术家美丽的心灵和灵敏的头脑。
生长在机械运作、批量生产的时代,在商品化市场和大众媒介传播时代中长大、生活的沃霍尔,内心深深地明白艺术存在的现代性,也明白它存在的状态和危机。于是,在此基础上,沃霍尔分离了艺术的概念与艺术的执行力,致力于证明最重要的东西是艺术家的心灵,最宝贵的食物是艺术中的想法。正如最令沃霍尔斐然出色的作品之一:《金宝汤罐头》,它被陈列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为顾客的必看作品之一。这幅大作品里有32个小型画布,每个小型画布里都有一盒金宝汤罐头,每个罐头都是不同的口味:经典浓郁番茄汤,传统小豆汤,鸡茸蘑菇汤,等等。当时,这个著名的食品公司一共在市场上推行了32个口味的罐头,它们都被沃霍尔悉数搬上了画布。
但是,这些罐头的绘制过程仍然与普通的绘画作品有区别。他用投影仪将每个罐头投影到画布上,描摹轮廓,加以涂色,模仿一种有着机械复制效果的绘画。
沃霍尔的作品有意无意地避免了古典艺术作品所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已经被现代艺术所同化的艺术家。此外,他不得不将每一个笔画都用心描绘,塑造出一种“复制粘贴”的效果。并且,他的画布也经过精心的排列和展示,令所有画作看起来统一至极,并且毫无个性成分,没有自己的思想,构造工厂批量生产的感觉。
这是一种相当讽刺的艺术形式。为了蓄意营造一种模仿工业批量生产的外貌,沃霍尔只好选择在作画中剔除掉他的个性化成分;然而他绘画中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下工作。甚至在很多公开场合,安迪·沃霍尔都会选择公开对外宣称,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艺术品的制造过程中。
后来,安迪·沃霍尔在后期的绘画中又绘制了关于金宝汤罐头的新作品,甚至其中还包括损坏的金宝汤罐头,这又是对于艺术新一个层面的反讽。在很多人眼中,损坏的罐头是不值一提的,甚至是廉价的、应当被抛弃的。但在画家看来,这些破损却能够表现出事物的个性,而不是他们经过机械生产的共性;因此,在沃霍尔的眼里,机械大生产时代的这些罐头却有着更加高贵的审美价值。
所以,安迪·沃霍尔不仅将明星、日常用品、公众人物、消费品等等形象升华到了艺术的层面,并且用他独到的眼光衡量了一些在常人看来“没有价值”的物件,形成了对传统艺术的讽刺。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