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256期美术新闻
“艺术”还是“艺术学”?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中却隐藏了关于艺术学科建设的认知与定位。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调整的《博士、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一经现身,业内顿时议论纷纷。庆贺书法升级者有之,叹息设计途穷者有之,更有为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的命名争论不休。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学科门类名称的变更。
众所周知,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将“艺术学”升格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决议,从而将艺术学与文学划分开来,使艺术学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此次新调整的目录中,刚独立才10年的“艺术学”门类消失不见,而以“艺术”取而代之。
艺术作为一门学科,以“艺术学”命名是毫无疑问的。而“艺术学”变更为“艺术”的背后逻辑,似乎是想强调艺术作为一种技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并为专硕专博的人才培养开通道路。
我们知道,关于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从艺术专业本身的角度来看,由于其较强的技艺性,使得投身艺术创作实践的学生无暇顾及形而上的纯粹理论研究,且社会上无论是美术学院的教学人员还是画院、美术馆的工作、研究人员,均是艺术创作实践出身为主。同时,跨学科研究带来的尴尬也屡见不鲜。或许是由于艺术学科的兼容性,近年来,其他社会学科的学者多以跨学科的姿态加入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研究,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研究方式,为年轻的艺术学科提供了新鲜的方法论,丰富了艺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不过,由于缺乏创作实践的体会,对艺术本体的研究则显得捉襟见肘,逐渐形成从形而上到形而上的状态。而以此种研究作为艺术类的学术硕博培养,对于整个艺术专业的发展显然是不正常的,对以创作实践为业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学术资源的设限、研究方式的矛盾,均在某种程度上使艺术创作实践者对专硕专博培养的诉求愈加强烈,这应该也是此次目录设置变化的因素之一,源于学位委员会对艺术专业发展的深度思考。对此,我们可以理解并希望通过目录设置的调整转变整个社会对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知。
然而,我认为,作为学科门类的“艺术学”不宜更改为“艺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既是学科,必以“学”名,名正则言顺。纵观目录中全部13个学科门类,前12个均以“学”为后缀,无一例外,这彰显了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正名规范,艺术专业即便强调其创作实践的一面,对于正名问题同样不能例外。其次,作为学科人才培养,自然需要一套系统的方式方法。无论何种艺术专业,都需要系统的实践与理论学习,换句话说,艺术创作实践同样也是一种研究或者学问,从学科设置来看,“艺术学”包含艺术的创作实践和艺术的理论研究,“艺术”只是针对艺术的创作实践,而与理论研究无关。再次,以“艺术学”命名学科门类,与艺术类的专硕专博培养并不冲突。与其他学科门类一样,“艺术学”门类下设史论研究的一级学科,以及各艺术专业的专业学位(当然,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的配置划分也是争议颇多),并行不悖,互不影响,对学术硕博与专业硕博的人才培养都能兼顾。最后,从一般的社会认知来看,如果将“艺术学”变为“艺术”,则未免有自降身价之嫌,而若想通过学科升级与名称更换来提高艺术的社会地位,显然是与实际背道而驰的。
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艺术,艺术学也不只是研究者的艺术学,一门学科的发展是靠所有从事这门学科的创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努力推进的。因此,为了有助于中国艺术学科的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议将目录中第13个学科门类的名称“艺术”还原为“艺术学”。■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编辑| 李振伟
制作|冯雅颖
校对| 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