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起始于1930年罗马国际文物保护会议,起初主要针对博物馆,方法是通过控制其内部环境,以达到减轻或推迟馆藏文物劣化的目的。经过近90年的发展,这一概念已经不局限于馆藏文物,其手段也扩展为风险防范、管理决策、公众意识等众多方面。在文物保护未来的道路上,预防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也将不断发展和变化。
云冈石窟1、2窟老照片(1939年)
基于文物保存环境“洁净、稳定”和文物本体“安全、健康”及管理措施“灾备”的预防性保护理念日益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洁净、稳定”是针对文物保存环境而言,是指因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可能导致文物发生劣变或毁损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包括根据对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测(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理调控手段,努力实现“洁净、稳定”的文物保存环境需求。“安全、健康”是针对文物本体而言,指的是为保持文物安全健康采取的必要的干预措施,包括日常保养维护和必要的工程措施。灾备是针对管理措施而言的,是指在预设的水灾火灾地震等灾害条件下,文物的安全保障措施。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和平初年,其主体雕刻于侏罗系云冈组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夹粉砂质泥岩中。石窟历经1500余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大多数石刻风化严重、洞窟整体稳定性极差,部分洞窟坍塌严重,石窟面临极大的保存风险。20世纪以来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石窟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劣化速度明显加快。云冈石窟自1955年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来,一代又一代人做了大量保护管理工作,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是以预防性保护作为其理论指引,极大程度上减缓了石窟的劣化过程。
云冈石窟1、2窟维修之后(1965年维修,摄于2020年)
风险评估——洞窟病害调查
进入21世纪以来,云冈石窟组织石质文物保护专业工作人员依据洞窟病害严重程度逐年开展洞窟病害调查工作,旨在摸清石窟洞窟健康状况。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制定了“云冈石窟病害调查图示标准”,对云冈石窟的病害分类、病害测图、病害描述、病害分析、病害报告等进行规范约束,陆续开展了10余个洞窟的病害调查工作,这些第一手资料的积累,为石窟保护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环境控制——周边环境整治
历史上,云冈石窟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周边村民更是曾经在洞窟内烤火居住、蓄养牲畜。20世纪初才将村民迁出洞窟,然而数十年后石窟再次处于无人看管状态,人为破坏严重,直至新中国成立大同市政府组织干部群众清理积土、铲除杂草,使洞窟具备开放条件。云冈石窟周边大小煤矿众多,距石窟仅350米的109国道每天通过的煤车达16000余辆,煤尘和废气污染十分严重,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指标严重超标。在1992年起,政府投资2.6亿,在距洞窟1500米以外建设了一条运输新线,将原有公路开辟为云冈旅游专线,从根本上减轻了环境污染对石窟的危害。
进入21世纪以来,借助大同市政府古城改造的东风,将原窟前道路移至后山,使景区面积扩大近10倍,开展了大规模绿化工作。经过上述治理工作,云冈石窟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年二级以上天气达到300天以上。
这些环境整治工作未雨绸缪,虽不能像博物馆那样设置封闭环境进行控制,但也做到了对区域小环境的优化,在文物露天储存条件下达到预防性保护目的。
防护性设施——窟檐工程
云冈石窟在北魏雕刻时,壁面处于裸露状态,每日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此后可能是古人发现其短时间内风化严重,辽金时期新建了木构窟檐,可惜其不久毁于战火,清朝新建了5、6、7、8窟的窟檐,此后8窟窟檐损毁,7窟仅残余部分木构件。20世纪90年代依据其原形制,修复了7、8窟前保护建筑,并于2012年开始新建了五华洞窟檐。保护性建筑的修建,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对洞窟外壁面雕刻的直接冲刷,也能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引起的表面温度剧烈变化,又能缓解洞窟内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对石窟起到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以云冈石窟第9、10窟裂隙风化速度为例,其风化脱落速度降低了三分之二。
文物安全、稳定——洞窟加固工程
经历1500余年的自然劣化,云冈石窟大量洞窟自然坍塌严重,许多岩体岌岌可危,随时有掉落的风险。建国后,石窟管理机构陆续对大部分洞窟采取了化学灌浆、锚杆加固等一系列措施,基本解决了洞窟坍塌问题。近年来,陆续实施开展的“五华洞危岩体”“第3窟危岩体”“21~30窟危岩体”等抢险加固工程,旨在解决洞窟危岩体的掉落问题,以保证游客和文物的安全,其也是一种预防性保护的措施。目前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隔断水源——防水工程
水是影响石雕的根本性因素,云冈石窟除了毛细水、凝结水和壁面冲刷外,大气降水通过裂隙渗入洞窟威胁最大。从20世纪90年代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现场试验,到西部防水试验工程、14窟防水工程,都是针对裂隙渗水所采取的根本措施,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个别洞窟凝结水危害较大,通过科学研究,在第5、6窟等处加装除湿机,有效缓解了这些地方的凝结水危害。石雕水害治理后,石雕风化速度得到明显控制,预防性保护作用显著。
细微护理——洞窟日常保养
近几年来,云冈石窟小块状、片状岩石的掉落逐渐引起我们的注意。通过搭设脚手架近距离观察后发现,表面雕刻大多存在片状起翘,粉状风化和微小裂隙切割等现象。倘若置之不理,则其最精美最有价值的雕刻将会消失殆尽。我们通过开展日常保养工作,对小型风化岩石进行加固、粘接,保证了表层雕刻的稳定性,减缓了洞窟岩石劣化程度。这些小型岩石往往内部脆弱,一旦掉落到地上将难以复原,难以实施被动性的修复工作,只有通过日常保养,在其掉落前预先修复加固,才能完整其价值。2015年以来,云冈石窟开展了10余个大型洞窟的预防性日常保养工作,石雕的保存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防止触摸——壁面玻璃防护
自从石窟对外开放至20世纪末,由于管理人员缺乏,窟内常有游客人为涂写乱画的痕迹。在洞窟底部2米范围游客能够接触到的部分,不仅受毛细水上升的影响,游客触摸时汗液中的盐等污染物也会加速表面岩石的风化,其次,不稳定状态的岩石也可能因受到外力影响而掉落。我们在游客进入参观的洞窟设置可拆卸的玻璃挡墙进行隔绝,这样既预防了游客无意的触摸,又不影响参观和欣赏,也能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拆卸。
云冈石窟第6窟内景(2015年,安装游客防护设施后)
宏观把控——微环境监测
自20世纪以来,云冈石窟洞窟内的微环境监测经历了从人工、半自动到现在全自动一系列变化,为洞窟保护积累了详实的资料数据,目前云冈石窟已建成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监测指标涵盖气象、环境、文物本体保存状态等全系列,监测点达到300多个,每年形成监测数据数十万条,为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在以环境监测为基础,以环境控制为手段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有理有据——法规和规划
在20世纪末,1996年国家文物局首次批复了《云冈石窟规划》,1997年9月山西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公布《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这标志着云冈石窟的保护进入到有理可依,有法可据的阶段。此后,为了适应新形势,2011年实施了新的《云冈石窟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5年)》,2018年5月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公布《云冈石窟保护条例》。
综上所述,云冈石窟的保护管理工作一直围绕着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在进行,且取得良好效果,今后的保护工作也不应背离其理念和方法。云冈石窟未来一段时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预防性保护工作:
开展洞窟微环境研究,努力找到适宜洞窟完好保存的条件,开展相关的模拟和现场试验,减缓风化过程。
在不改变、少改变洞窟整体风貌的前提下,为外立面有雕刻价值的洞窟建造保护性建筑,减缓壁面自然风化影响。
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周边工矿应响应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打造云冈大景区内宜人的环境。
开展防风化加固材料相关研究,找到一种副作用小的切实能够保护表层雕刻,提升其强度的材料。
转载:云冈石窟官微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