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生于南京,陕西三原人。1949年17岁时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先后在新华社西北总分社,西北新闻局任摄影记者,主要从事新闻摄影。1952年筹建《西北画报》。1954年,在《人民画报》任摄影记者。现为《大众摄影》杂志编委,《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顾问。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先后主编以及和他人合作编辑了《万里长城》、《平遥古城》、《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丽江古城》、《黄山》、《大足石刻》、《颐和园》、《孔庙孔府孔林》等中型画册和《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图集》两本大型出版物。《中国的世界遗产》画册,先后由五洲传播出版社用中、俄、英、西、葡、法等六种文字出版。
茹遂初 让美的东西永远留下来
看到茹遂初,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语就是鹤发童颜。他今年已75岁,满头银丝,长髯垂胸,说话却条理清晰,走路虎虎生风,让人不得不感慨摄影术对人的铸造磨练可比那些保健品强上百倍。
1949年5月,正在读职业学校的茹遂初,在西安参加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和现在很多做摄影的人不同,他从来就没有从摄影爱好者变成专业摄影记者的经历。准确地说,他在做摄影记者之前摸都没有摸过相机。当时他还不到17岁,做的是文字记者。但是学识不够,所以做起来特别吃力。那时西北总分社总编辑林朗从北京回来,带回了东北总分社赠送的几架战争时期缴获的日本相机,林朗同志说:我们也要搞新闻摄影。茹遂初觉得这是个机会,就找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就走上了摄影这条路。
茹遂初还记得,那时候最好的相机是苏联货,其次就是日本的相机,佳能尼康这些今天享誉世界的品牌那时还没有诞生呢。摄影科刚成立之初,只有科长黄修一略通摄影,他就是茹遂初在摄影上的启蒙老师。因为当时条件所限,不可能接受正规培训,只能即学即用。从用放大纸代替胶卷学习摄影,到后来用胶卷拍出照片登上报纸,前后没有几天时间。那时拍的照片,也只是有个影像而已,谈不上什么技巧。事实上,贫乏这两个字一直伴随着新中国的摄影师们,在拍摄土改运动的过程中,茹遂初一共才得到了十个胶卷。为了用有限的胶卷完成土改的报道任务,只能省着用,一个镜头拍两、三张己算多的了,一般只拍一张。三期土改总共拍了二、三百张片子,后来有一次他还因为太浪费遭到了批评。
长江源头考察队队友、原《长江志》主编石铭鼎还记得和茹遂初接受上级任务区拍摄长江源头时的经历:“他当时留着大胡子,走路慢慢的,但特别有耐力,工作精益求精,事业心极强,为了拍出好片子,不惜拼命。记得那次同去金沙江考察,有一天在泸沽湖休整,别人都原地休息,老茹不闲着,他背着三部相机,还有个大的摄影包说机会难得,要上山拍片子。我们派了一位年轻的同事跟着他,他俩天不亮没吃早饭就出发了,直到天黑了才回来,一问饭还没吃呢。问为什么不回早点回来,年轻人有些委曲地说,‘老茹一到山上就坐着不动了,他一直在等光线,边拍边等边抽烟,烟一连抽了两三包,我肚子饿得要命,见他不动,我也不敢说走。’”
昔日农奴和奴隶的子弟,成为民主改革后的第一代读书人,这是西藏乃东县 松乡的小学生巴珠和索兰多杰 1963年摄
青海民和县川口区第二乡的农民代表,用投豆的方法选举农民协会委员。1951年摄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1977年第4期《人民画报》“万里长江”连载的开篇《大江之源》,以这幅照片作为主题照片用跨页的篇幅刊出,国内外读者第一次在《人民画报》上看到长江源头壮丽的自然景观。三十年来,这套接片作为长江源头标志性景观的照片,先后多次为报刊、书籍、画册所选用。1984年,茹遂初专程去阿尔泰为《新疆》画册拍摄影喀纳斯风光,在喀纳斯湖畔一座用原木搭建的小木屋里住了半个多月,在中秋月夜拍摄出了风光摄影里著名的经典之作《晨曲》。那一天他一大早出发,在事先选好的角度架起想机,等待光线。他一直注视相机正前方,不经意间转头向左看去,这时喀纳斯河的水汽升起,使远处的森林变得朦胧,近处草地几只山羊从草地上缓缓走过。他立即端起挂在脖子上的哈苏相机,手持连拍了两张。如今,这幅20年前的作品,依然挂在茹遂初客厅最显著的位置,自然也是他心头的最爱。
93年茹遂初办理了离休手续, 97年正式离开单位。退休后他却对编辑工作产生了兴趣。他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先后主编或与他人合作编辑了《万里长城》、《平遥古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丽江古城》、《黄山》、《大足石刻》、《颐和园》、《孔庙 孔林 孔府》和《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图集》等大、中型画册。不仅仅是编辑工作,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仍旧在不断地接受学习新事物,光是这点就足够叫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汗颜了。他学电脑操作,处理数字图片、收发电子邮件,这一切都是自己动手。他曾经花了一万多元,向戴尔公司订购了一台当时配置较高的电脑。考虑到图像处理的需要,他特意配了一台19寸的特丽龙(Trintron)显示器。他还购买了一台扫描仪,计划逐步将手中底片全部数字化,这样有利于管理、检索和观看。由于不会打字,就一直使用手写板输入,有些字难以识别或者书写不标准,就得反复写几遍。他也从来不排斥数码拍摄,但是也不认为胶片会消失。“这里面有个主流和支流的问题。艺术追求的职业的追求还是用胶片。数码后期是一个大势所趋,但前提是不能改变拍摄对象的本来面目。可以被调整,但是不能被改变,这点在纪实摄影里面尤其重要。”
为知名摄影家建立“作品档案”,是茹遂初目前为止最大的愿望。06年他建立了“中国知名摄影家作品档案”专栏达成共识,并邀请摄影界热心此事的一些朋友组成了编委会。他对记者说:“中国到目前还没有这么一个网站,保存这些老摄影家的作品。最早我们的想法是收集那些七十岁以上和已故摄影家的作品,现在我们的门更宽了,只要有一定影响,各个门类的都可以进来。”目前己有40余位知名摄影家(包括已故摄影家)的作品和相关资料上网。上网的作品均由摄影家(或其家属)自选自荐,不进行评选和编选。茹先生说:“利用网络这个平台,集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保存、展示、传播知名摄影家的作品,从长看是摄影文化的一项基本建设。”这几年来他为建立“作品档案”付出了不少心血和劳作,在他看来,这是一件比拍出好照片更吸引他的事情。
晨曲 1984 摄于新疆喀纳斯
多少年从未养过一头牲畜的土族雇农朱三白,在土改中分到一头牛。1952年摄于青海湟中县上五庄
优品记者:您怎么看待现在整个的数码潮流趋势?
茹遂初:我从来不排斥数码摄影,而也不代表胶片会消失。现在很多年轻人会用数码手段处理照片,其实很多年前照片处理在暗房里也存在,只是没这么便利罢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郎静山的作品,被人称为集锦摄影,其实就是最早的照片合成技术。只是他是在做为艺术作品存在。但我始终不建议在纪实摄影里采用太多修饰,纪实就要追求真实,真实的生活不能被修饰成某个摄影师的作品。
有人曾过做统计,齐白石画过的东西有几百种,在他笔下无论是花虫鱼虾,还是农家器什皆成图画。其实在刘旦宅画中出现物象的类别之广,亦是古今都不多见。如果用无所不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