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在西岸听见万物的声音,感受毕加索、杜尚“物”的召唤

2022-07-26 10:21:30

继2019年开馆大展“时间的形态“后,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的第二个常设大展“万物的声音“在2021年7月27日正式开幕。作为中外文化对话交流全新模式的先行者,西岸美术馆首创推出国内系统呈现现当代艺术史的“常设展”,与蓬皮杜中心联手,通过五年三个常设展,以“时间”、“万物”、“空间“三部曲为公众全面系统梳理20世纪以来的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本次展览以“物“贯穿叙事,溯源现当代主义史的发展流变。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中,作为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馆长贝尔纳·布利斯特恩在远程视频中介绍到:“这一展览项目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为我在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岁月画上了句号,而我有幸能在该博物馆指导了八年。“作为布利斯特卸任前的收官之作,“万物的声音“为观者探索“到底何为艺术“这一现当代艺术中的核心问题提供了最直接的现场。他与联合策展人帕梅拉·施蒂希特采用了法国诗人弗朗西斯·蓬热于1942年发表的诗集《采取事物的立场》的英文译名“万物的声音“作为展览标题。这位法国作家兼诗人细致而饱含诗意地描绘了寻常事物,引导观者开启对物的全新视角与体验。

展览现场

该展览汇集了超过160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以18个展览章节带领观众深入20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的腹地,以“物“触碰历史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展厅1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以“立体主义“代表作品为开端,展出了立体主义大师乔治·布拉克、巴勃罗·毕加索、亨利·劳伦斯等艺术家的作品。作为贯穿艺术史的主题,静物画成为了立体派画家偏爱的题材,它从一切形式限制中解放出来,催生了许多造型艺术的全新实验。这些立体派艺术家们见证并取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巴黎的社会变革;随着电力的应用、钢筋水泥的发明、地铁的建造,以及路上越来越多的车辆,城市生活的面貌与模式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也以各种方式加速了物品的生产。

展览现场

随后勒·柯布西耶、阿梅德·奥占芳、费尔南·莱热、马塞尔·杜尚、勒内·玛格丽特、维克多·布劳内等构成了从达达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的当代观念艺术前卫代表。按照艺术家创作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展陈摆放。展览的前半部旨在呈现一个属于先锋艺术家的世界,以杜尚创造的“现成品“艺术为代表,让观众看到艺术家如何用创意推翻一切旧程式。

展览现场

帽架,1917/1964,木质,马塞尔·杜尚

静物,1922,布面油画,勒·柯布西耶

含古代头像的静物,1925,布面油画,巴勃罗·毕加索

之后“镜头下的物体“探讨了摄影题材中的“物体”。在20世纪30年代,摄影升华了物体,也让物体成为了撰写视觉诗篇有力且有效的工具。1945年后,物体又成为了所谓的“主观“摄影的代表艺术家们形式研究时所偏爱的主题。1980年至今,许许多多与纪实运动和造型艺术有关的摄影师们,还在通过这种静止的、看似无声的创作模式进行所有的挪用和改变。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加尔德尼亚德幽灵,1936/1972,石膏、拉链、胶卷底片、鹿皮,马塞尔·让

自20世纪50年代起,设计师们突破了物品本身的限制,不再只是质疑物的用途,还探索着它的精神内核。1957年,皮埃尔·贾科莫和阿希尔·卡斯蒂廖尼在意大利“创作“出了怪诞的物品,他们把自行车或拖拉机的座位改成了自己的坐凳。在罗恩·阿拉德、盖伊·奥伦蒂和米凯莱·德·卢基等人的作品中,物成为了事物的“拼接”。

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2004,彩色冲印,马丁·帕尔

坚不可摧之物,1923/1959,节拍器和照片拼贴,曼·雷

随着“一战“后消费主义的盛行,物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展览“万物的声音“的后半部便探寻了消费社会之下艺术家的不同回应。展览的后半部则透过波普艺术家、新现实主义和激浪派运动的成员的视野再现在消费主义盛行下,“物“在艺术中的角色。

展览现场

以法国雕塑家埃蒂安-马丁的《大衣》为例,他从儿时的房子中获得灵感,使用布、皮革、金属等不同材料完成了一个具有庇护性的结构,看起来既是人的大衣,又是人的住所。英国艺术家托尼·克拉格在创作了一系列以自然元素为基础的装置之后,又从大众消费的废品中找到了钟爱的新材料,比如建筑工地垃圾。这些废弃物构成了这个展开的螺旋体。这个装置是它职业生涯早起的标志性作品,是对极简主义和大地艺术的批判性注解。它意指城市向农村地区的扩张:从平坦的风景到越来越高耸入云的建筑,细碎的物体一点点构筑起了这一现实。

巡回桌,1993,切边钢化玻璃台面、镀铬钢、实心橡胶轮胎,盖伊·奥伦蒂

多元性、罕见性、连贯性和相关性是常设展的四大亮点。作为现当代艺术一次万花筒式的巡礼,“万物的声音“呈现了艺术品和艺术家面貌的多元性,由画家、作家、雕塑家、导演、摄影师、设计师、建筑师等依托丰富媒介创作的作品将颠覆人们对艺术的固化理解。

玻璃眼球,1928,明胶银胶盐印相,赫伯特·拜耳

展开的螺旋体,1982,金属、木材、纸板、织物、毛毡、水泥、泡沫和多种材料,托尼·克拉格

展览的尾声则以当代艺术家纪尧姆·比伊尔的《镜子展厅》和帕维尔·阿瑟曼的《彩虹》装置作品落脚于与当下密切相关的“消费主义“和“全球化“议题,邀请观者对社会现状及经济模式展开反思。

展览现场

装置《镜子展位》模拟了一家镜子店中的景象,作品首次展出于巴黎的一场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家在作品中揭示了镜子–作为资产阶级的象征与见证–向寻常消费品的转变,也通过将日常商店场景在艺术环境下的去语境化,引起观众思索艺术与现实间的模糊联系,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孔隙。

镜子展位,1988,镜子、木头、金属、不同尺寸,纪尧姆·比伊尔

1986年中国艺术家陈箴抵达巴黎时,对眼前的消费主义社会感到震惊。他是一名画家,随后转向使用拾得物创作拼接和装置作品。在这件由玻璃箱组成的作品中,日常物品被半埋在土里。“文物“上方黑白交替的大写字母标示着品牌名称,就像墓碑上神秘的墓志铭,预言者未来的废墟。

冬眠/呓语,1990,金属、木材、玻璃、粘性塑料板、宣纸、黑白丙烯颜料、泥土、其他物品,陈箴

在时间线上,以“物“揭开的艺术史已经进入了我们当下的生活中。而正如布利斯特恩所说,或许走出展厅的观众能够听到日常之物新的声音。

据悉该展览由2021年7月28日将持续至2023年2月5日。

感谢西岸美术馆图片提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