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延长开放时间,近些年很常见,这无疑是一项“想百姓所想”的惠民福利,能有效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效能,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红利。以今年为例,除了四川成都图书馆自6月1日起实施的超长延时服务,浙江自然博物院在300平方米文化空间打造的24小时博物馆也颇受观众青睐,还有福建福州、厦门等地也开启了公共文化场馆错时延时开放试点工作,仅厦门市就涉及22家场馆,包括9家图书馆、7家文化馆、5家博物馆、1家美术馆,群众点赞不断……
公共文化场馆从“朝九晚五”免费开放,到延时开放持续服务,体现了公共文化场馆的“被需要”。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群众有需求”。那么,能根据群众需求合理延长服务时间、提供多元服务本身也反映了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理念、工作重心的转变,更突出“人”这个服务对象。图书馆工作重心从“书”向“人”转变,博物馆工作重心由“物”向“人”转变。《“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就提出要“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
2021年,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部分提到“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今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也提出,公共文化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以及服务对象的需求,合理确定开放时间,鼓励延时开放、错时开放、夜间开放。
从已有经验来看,延时开放切实满足了上班族、学生等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四点半课堂”、夜间阅览室和自习室、夜游博物馆活动等都很受欢迎,从一些馆公布的入馆人数、参与人数及读者赞誉度等来看,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同时,人力、水电、安保等方面经费的投入,是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因而,“适时”“合理”成为延时开放的关键。每家计划延时开放的场馆都要算好这笔账,并进行细致的前期调研,增加的人员、水电开支是否可承受,延长到几点合适;同时应记录并研究延长开放时段到馆人数及规律,以便更合理、科学地调整开放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尤值一提的是,面对延时开放涉及的人力管理问题,一些馆采取了给予相关人员调休或补贴、积极招募志愿者等解决方案,但无论有无补助,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公共文化从业者和志愿者的情怀和奉献精神是延时开放得以实施的前提,最值得一声“感谢”。
再者,延时开放若想更具持续性,关键在于公共文化场馆能否提供与延时“相得益彰”的内容与体验。所以,各个公共文化场馆要在服务内容和质量上下功夫。首先要兼顾大众化与个性化,在提供好基础服务的同时,各馆应根据大数据等信息做好到馆人群结构和需求的调研分析,有针对性地策划服务项目、调整服务侧重点,进一步满足群众的文化新需求和新期待,实现供需匹配;其次要树立品牌意识,各馆应结合本馆特色文旅资源优势打造独特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奇妙夜”,增强场馆和品牌活动的群众黏性,让群众想来、来了觉得值还想来,真正做到“越夜越精彩”。
同时,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延时开放还应注重与旅游更好结合,和当地的“夜间经济”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罗中立拥抱油画150×120cmRMB:4,000,000-4,800,000梦(桃畑。夫妇雏)黑泽明铅笔水彩38×54c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