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齐白石是如何刻印的?原来有秘诀!
夏廷献 文化影响力 今天
齐白石如何刻印
文 | 夏廷献
曾听高人讲授“篆刻之道”的“秘诀”,说刻印就是用“铁笔”写字,先把印面用墨涂上,然后用刀刃直接潇潇洒洒地刻就是了。还说齐白石之所以能创出劲辣扑茂雄浑苍老的“齐氏印风”,“秘诀”就是“大刀阔斧”“单刀直冲”地刻。
说的有理有据,不由人不信。但多年实践,总感到不完全是“铁笔写字”;总也“大刀阔斧”不起来;“单刀直冲”难以适应材质不同的印面。于是,开始怀疑这种“秘诀”的可靠性了。由于无缘目睹像齐白石这样大师的“刻印过程”,所以只能是在怀疑中慢慢摸索,强迫自己往“铁笔直写”“大刀阔斧”的篆刻之道上“靠拢”。但总也“靠拢”不过去,“潇洒”不起来。
最近,有幸读到启功先生的随笔《记齐白石先生轶事》,文章讲述了他在十七八岁时,接触到齐白石的几件事。其中一段,专门记述了他向齐先生请教刻印的问题,解开了笔者心中多年的疑惑,原来大师的“秘诀”,并不是像传闻的那样“大刀阔斧”,那样“英姿飒爽”。全文照抄不便,笔者冒昧归纳为:“七步法”:(注:以下正文黑体字为启功先生原文。括号内为笔者妄加的“评说”,读者朋友若不愿意看,可直接读楷体原文。)
一选石。先生到后边屋中拿出一块寿山石章,印面已经磨平,放在案面上。(先生后屋有多少种类、材质的石章,无法得知。但先生拿出-挑选的是“寿山石”,这说明先生喜欢或习惯用这种石料,也说明寿山石为“齐氏印风”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从事篆刻,研究并掌握“石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查典。又从案面下面的一层支架上掏出一本翻得很旧的《六书通》,查了一个“迟”字。(《六书通》放的位置和“翻得很旧”的样子,说明经常查看。这一次只查了一个“迟”字,是即将写的其它字较熟。由此可见,大师对不熟悉或不常用的篆字也是要查字典的,并不是对所有字的篆体都能牢记,随手就能写出。我辈俗人,把篆刻字典之类工具书放在手头,用时查查,以免出错,看来是完全必要的。)
三书写。然后拿起墨笔在印面上写起反的印文来,是“齐良迟”三个字。(并没有像传说的那样,把印面涂上墨,直接用刀刻--铁笔直写。启功先生的“亲眼所见”,抹掉了“铁笔直写”的“神话色彩”。当然,笔者并不否认世上确有“铁笔直写”的高人。)
四照修。写成了,对着案上立着的一面小镜子照了一下,镜中的字都是正的,用笔修改了几处。(把印面的“反文”用小镜子照成“正文”,“修了几处”,是个妙法,不知是师承或是创造,值得我辈效仿。一面小镜子在案上立着,说明经常使用--每刻印都这么照一照修一修。大师篆书水平很高,写完后还要“修改几处”,可见多么认真,又可见为了适应“图章”协调平衡--美的“构图”需要,印面上书的字是可以改动的,而纸面上书的字则是“落墨成形”的。这似乎也是印面书和纸面书的一个重要区别吧。)
五实刻。即持刀刻起来。每一笔画,只用刀在笔画一侧刻下去,刀刃随着笔画的轨道走去就完了。刻成后的笔画,一侧是光光溜溜的,另一侧是剥剥落落的。即是所谓的“单刀法”。(“刀刃随着笔画的轨道走”,说明先生相当重视书写在印面上的字形字势--按设计的“构图”办,刀刃为笔画“服务”,而不是另刻笔画,随意驰走。用“单刀法”完成作品,是大师长期实践--琢磨透了“石性”的结果。寿山石性比较“燥”“脆”,单刀可以“创造出”笔画一侧光溜一侧剥落的效果。倘若特性是“肉”“粘”的其它石料--刀刃下去不起或只起“粉”不掉“渣”,“单刀法”恐怕也难以有“用武之地”。这是不是从中可以看出点“齐氏印风”为何古朴苍茫劲辣有力的“奥妙”?是不是可以得出“石性决定刀法”的结论?)
六照改。这方印刻完了,又在镜中照了一下,修改几处,然后才蘸印泥打出来看,这时已不再做修改了。(又在镜中照!由此可见先生并不是“大刀阔斧”潇潇洒洒地“一次完成”,而是刻完后又对着镜中的“正文”“修改几处”才蘸印泥打出来看的。如果“打出来看”,有不满意之处,笔者猜想,大师仍然会继续修改的。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辈,看来修修改改是必须要做的功课,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
七落款。然后是“边款”,是“长儿求宝”下落自己的别号。(一方印至此完成。“边款”是最后一道“工序”,倘若对前面的“结果”不满意,恐怕还会把印面磨平重刻。当然大师可能不会这样,我辈俗人不是常常如此吗。)
原来齐白石刻印的“秘诀”,竟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
齐白石(1863-1957)比启功年长50岁,时年六十七八岁,已经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篆刻技巧炉火纯青,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是那么有条不紊小心翼翼地走完刻印的全过程,怎能不使人感慨万千,怎能不使急于求成的我辈俗人汗颜。
从上述的“七步法”中,从先生案下放着的《六书通》和案上立着的那面“小镜子”中,笔者看到了一个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老者形象;看到了在印面的方寸之间--大千世界中精心耕耘的大师风范;明白了“单刀法”是怎么创造的,“齐氏印风”是怎么形成的;同时,从那面“小镜子”中,也看到了好事者是怎样把大师涂上神话色彩以至于“以讹传讹”误人子弟的。时下,“印坛”上一些浮躁身影的出现,恐怕与不合实际的传闻影响有一定关系。
启功先生在文章中还谈到了,本来想从大师处看到刻印“奇迹”的,谁知看到了,结果却完全两样。齐先生那种小心的态度,使他反而失望,遗憾没有看到铁笔写字的把戏。启功老感慨说,这是我青年时代的幼稚想法,如今渐渐老了,才懂得:精心用意地做事,尚且未必都能成功;而卤莽灭裂地做事,则绝对没有能够成功的。这又岂但刻印一艺是如此吗?
启功先生记述的齐白石的“刻印过程”和振聋发聩的感慨之言,值得我辈深思和牢记。看来真正的“篆刻之道”,是老老实实地学,精心用意地刻。一些教人“速成”的“秘诀”,多是不着边际的“妄语”,千万不可当真。
2003年撰写
【作者】夏廷献 ,南阳籍在京文化学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小河弯弯》、历史剧剧本《商圣范蠡》、长篇传记文学《范蠡》、长篇历史小说《圣雨树——破译吉普赛人在中国消失之谜》、工具书《公务人员成功手册》(三册)、书法理论专著《书道犹兵——中国书法艺术新探》《中国书法千字文》《中国书法二十论》等。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