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机构 >

放飞艺术梦想《和平鸽》雕塑亮相和平饭店

2019-08-02 15:47:28
2019年8月1日下午,由著名玻璃艺术家施森彬创作的《和平鸽》雕塑,在和平饭店90周年庆典活动中闪亮揭幕,成为整个庆典中的高光华彩,引来在场国内外宾客齐声赞叹。

玻璃艺术包含了水晶艺术、琉璃艺术等,但得益于更为复杂的成分构造,琉璃有着无可替代的造型能力和色彩张力。雕塑《和平鸽》依托传统琉璃工艺塑造身形,用解构式的现代艺术语言将和平鸽展翅的优美姿态娓娓道来,彰显着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前卫又不失端庄,沉稳又不失浪漫。整个雕塑富有浓郁的艺术化魅力,制作细节匠心独具。

中国制造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来自铸造青铜器时意外得到的副产物。琉璃的故事就这样始于一次美丽的意外,而琉璃烧制过程中种种的不确定,亦是对其诞生因果的不谋而合——色泽的流转、纹理的生长、气泡的分布,这些不可知反而成就了琉璃的独特魅力。

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千年技艺经过历史的淘洗,承载了无穷的能量,却依旧保持着通透纯净的本心。雕塑《和平鸽》的作者施森彬,亦是以一颗“琉璃初心”,与这块千年宝石进行着交流。

无锡灵山梵宫《华藏世界》(2008)

上海中心《心相山水》(2015)

施森彬,著名玻璃艺术家,在他的眼中,琉璃有着自己的艺术语言体系。“琉璃的表现力非常强,在创作的时候,充满了想象和惊喜。”他也一直在发掘尝试,如何表达琉璃独特的话语。从2008年无锡灵山80平米琉璃壁画《华藏世界》到2015年上海中心百米琉璃山水长卷《心相山水》,施森彬的作品总是带着自己的语言体系,让琉璃与建筑,与空间声势浩大的交流着,传播着千年宝石的无穷生命力。“大之美”,是对这种语言体系最好的概括。施森彬跨过不同艺术领域的壁垒,开创了玻璃艺术与建筑、空间融合的先河,也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制作工艺结合,赋予了古老技艺的当代样貌。

除了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施森彬也在发掘琉璃本身的可能性。“琉璃有着一种不可控的灵性,这一点和中国水墨艺术非常相似,我现在就在创作一系列用琉璃表现水墨艺术的作品。”水墨,具体在“墨”,关键却在“水”,这种墨色晕染的动势正是水墨的“灵”,只有琉璃中生动的气韵能够表现出来。在施森彬的水墨系列琉璃作品中,墨色飘逸但丝丝入扣,浓淡粗细的变化,像极了毛笔运笔时或急或缓的笔触。

艺术与实用的界限与平衡,是艺术大师施森彬始终不变的坚持。“让艺术撑起玻璃的高度,把玻璃转变成公共的艺术。”对传承最好的诠释,也许就是施森彬先生这样,坚守一颗“琉璃初心”,挖掘琉璃蕴含千年的巨大能量,并赋予它新时代该有的风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