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芳:《莲年有余》
壶友老何曾经跟我吐槽过一件糟心事儿:多少年前,他在某市的旧货市场上,发现一把刻绘的紫砂壶,做工不错,拿起盖子一看,赫然是某位高级工艺师的名字,心中狂跳不已,没怎么犹豫,就掏了钱。
待拿回家仔细琢磨,发现了毛病:流、嘴比例不对,刻绘有些粗糙,印章也不够讲究——总之,买之前没留神的猫腻,被一一发现,不用说心里是一阵懊恼。
不少人都有老何这样的经历:发现了一把心仪的壶,入手之前,看哪哪都好,等到入手了,就会发现毛病。
这往往不是眼力不济,而是中了“心理”的圈套。有人将其总结为“发昏三部曲”:喜欢——排他——急切。
先说喜欢,人之常情嘛。喜欢了才有购买的冲动,是收藏行为的大部分动力,没什么道理可讲。
有人说,这辈子能遇到喜欢的东西不多,一旦遇见了,在心里种了草,挠来挠去,能不痒痒?
再说排他,虽说技艺不分伯仲、造型与风格也很相似的壶有很多,但是,壶与人在什么时候相遇,成全了壶的“唯一性”。
仿佛天赐的缘分,那把壶在关键的时刻正好出现,就像一杯茶,来得早,你不想喝,来得晚,你已经喝过了,正想喝茶,茶来了,就是你的那杯茶了。
一旦遇到一把“及时壶”,怎么舍得让别人捷足先登?
最后说说急切,遇到喜欢的东西,难免心生惴惴,怕被别人抢了去。那一刻,心跳快,脸发红,肾上腺素增加,最容易迷迷瞪瞪的,被人牵着鼻子走。
买卖道上,谁急谁吃亏。好比钓鱼,心急必脱钩,不急钓大鱼。
方家有宏论,这个过程,说白了就是占有欲,想想是这个理儿。收藏是占有欲最生动的表现,只要看中了,就想要,就想据为己有。
嗜书的朋友形容为“有用的书,无用的书,要看的书,明知自己买了也不会看的书,无论什么书,凡是自己动了念要买的,迟早总要设法买回来才放心。”大概藏壶也是同样的心理。
但是,玩鹰也有让鹰啄眼的时候,何况是一部分半瓶醋都不及的紫砂玩家。
要克服“后知不觉,悔不当初”的毛病,关键还在于放平心态,万事主缘,得失之间,只求会心一笑。
这样才能擦亮一双“慧眼”,壶的“好”能拿捏的准,壶的“瑕疵”也躲不过眼去。
尤其遛摊儿的时候,一旦发现了好东西,切勿眼珠冒光,如逢奇宝,千万要按捺住心中惊喜,从容观察,仔细琢磨,不叫“欲”令智昏。
老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依笔者愚见,吃不了热豆腐倒还不打紧,心急吃了“药”,那才是何苦来哉。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