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机构 >

顺势而为 赢得先机

2020-07-12 17:34:23
近期,有藏友在朋友圈中分享了几则打折转让藏品的经历。根据藏友描述,其中一些藏品还是源自拍卖市场,原始成交数据亦可查阅,不过此次转让的价格比当时拍卖成交价要低了不少,比如一幅曾经拍出5万元的某区域性画家作品,最终转让价格只有3万元,折扣幅度可谓不小。
有分析认为,卖家主动调低心理预期成交价,多数情况应是藏家遇到了现实资金难题亟需变现;但更多的艺术品打折情况,还是发生在拍卖市场上,在“精品坚挺、普品走低”的市场环境下,一些藏品遭遇少人甚至无人应价局面,面临要么打折、要么流拍的抉择,以致卖家不得不调低竞拍保留价。

事实上,受近年来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影响,藏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受“调整期”行情压力所迫,而主动调低成交价格预期的事例并不鲜见。以去年秋拍为例,2852万元成交的齐白石《松梅喜鹊图》,相较2011年时的成交价4945万元,价格猛跌超过2000万元,而且还未算上利息、通胀等因素。还有529万元成交的吴冠中《泼墨漓江》,该作品在2013年秋拍的成交价为690万元……也有一些藏家发现,有些早年在市场上未能竞拍到的藏品,近期再现拍场时价格已经调低了很多,着实令人惊喜。

针对艺术品打折出手,笔者以为:首先业界应摆正心态,积极应对。艺术品市场作为与楼市、股市并驾齐驱的“三大投资市场”之一,其走势也符合市场的涨跌规律。尤其当下全球经济形势呈现出不确定性,再加上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趋势影响,艺术品市场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因此,无论是藏家选择主动打折出手,还是因市场不利形势所迫的被动折扣,都是正常的经济现象,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其次,在多年来“精品高涨”引领下的市场环境里,一些价值曾被过度高估的藏品,最终都要面临市场检验,挤出泡沫更利于构建稳固而长久的艺术品市场。最后,打折转让对于很多普通收藏者而言,也权当是遇到了“捡漏”时机,可及时把握。因为对于收藏者而言,他人眼中的“抛品”“普品”,或许正是自己苦苦追寻的“需品”“精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