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竹纸,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纸制作保持着完整的传统工艺,它以手工舀纸术制作,从选料到成纸共有15个环节、72道工序,生产流程完全与明代《天工开物》所载的工序相合,用料讲究,生产工艺复杂。
夹江竹纸
《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在四川乐山夹江采访
夹江“竹料手工造纸”始于唐代中期。唐天宝十八年,唐明皇入川时跟随的大批工匠将两晋时期已臻成熟的“竹纸”制作技术带入了川中。到了宋代,四川的竹纸生产发展很快,夹江所产的竹纸已广泛用于印刷行业。据专家们考证,与夹江相邻的朱代五大印书基地之一的眉山出品的竹纸版本书籍,其纸张帘纹明显带有夹江“竹纸”帘纹特点。明清时期,夹江造纸技术已有相当的规模,明代《名胜志》云:“嘉定(夹江明时属嘉定府)尖山下皆纸房,楮薄如蝉翼而坚,质可久......”
清代以后,夹江手工纸产量进一步增加。截至1939年统计,所产手工纸共有3个系列,50多个品种。夹江手工纸生产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达到鼎盛,年产量达8000余吨。抗战胜利后,由于需求锐减和机制纸业的冲击,夹江手工纸业生产陷入了低谷,年产量由8千吨减为1千吨左右。
“绢寿八百、纸寿千年”。纸张传递着文明的深度,承载着中华历史的厚度,被誉为“蜀纸之乡”的夹江县,记录着手工造纸的辉煌。以嫩竹为主料生产的夹江竹纸,具有肌细、油嫩、铁板(绵韧)、洁白、做手(整选)等五种特色,谓之“五皮齐”。纸张浸润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极佳。
早在唐宋年间,夹江竹纸就因其种类多、品质优、产量高而名扬海内外,与安徽宣纸齐名。“淡画不灰、淡泼浓、浓泼淡,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夹江竹纸曾被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誉为“国之二宝”。
夹江竹纸以手工舀纸术制作遵循古法,从选料到成纸共有15个环节、72道工序,与明代《天工开物·杀青》的记载相合。随着技术的更迭,先进的现代造纸术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夹江竹纸的绵韧细腻,始终吸引着广大书画家,手工制作的夹江竹纸,仍有其难以取代的魅力。
(责任编辑/姚泽民)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