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博物馆即非国有博物馆,它是消化沉积民间文物、让流散在民间的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载体,它是保护文物、搞活民间收藏、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提升城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推动民间博物馆又好又快发展,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新近出台的扶持民间博物馆发展政策再次引起笔者对我国民间博物馆未来发展道路与走向的思考。
深圳实施的《深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在原来基础上提高非国有博物馆扶持标准,鼓励支持开办私人、民间博物馆。该办法增加了运行评估补贴,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提高博物馆质量,该市职能部门定期对非国有博物馆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确定级别,对在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年度一次性补贴30万元。
笔者注意到,该办法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增加了定级补贴,还相当“诱人”:最高定级补贴达1000万元!其具体内容如下:对被评定为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的,给予更高的补贴和激励。拟对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一次性补贴500万元。对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的,给予一次性补贴800万元。对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给予一次性补贴1000万元。
笔者相信,深圳实施这么大的优惠举措,肯定会对当地民间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民间博物馆将在这个经济特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其实,早在2017年7月,国家文物局就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推出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举措,主要包括:完善差别化支持体系、完善培育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馆、拓宽办馆筹资渠道、落实土地和财税优惠政策等。
国家文物局的扶持政策推出后,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纷纷行动,山东、河南等几个文物大省陆续出台扶持和加快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说,民间博物馆正在积蓄力量、不断萌发。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政策措施各不相同、地方经济社会因素各有差异,各地民间博物馆的发展出现参差不齐、很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地方,由于尚未出台扶持政策措施、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管理,民间博物馆的发展情况还不甚理想。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已备案的博物馆总数达5535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710家,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还不及国有博物馆的一半。从这个角度来看,民间博物馆的发展尚有很大的空间。还应注意的是,由于条件所限、管理不善,大量民间文物正面临丢失、毁损的危险,亟需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展陈和保藏。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还应做好以下几篇文章:一是尽快研究出台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让推动发展和扶持保护民间博物馆有法可依;二是尽快成立权威的非国有博物馆定级和文物评定委员会或有关机构,对符合办馆条件的尽快予以博物馆和所藏文物的级别评定,及时发现收藏在民间的文物瑰宝;三是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民间博物馆发展不仅仅是职能部门和民间收藏家的事情,而是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在资金筹集、场所建造、馆舍管护、文化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形成推动民间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