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机构 >

他的“美国人”和布列松大不同——乐观自大只是“人设”偶尔流露才是真

2021-07-01 12:08:55

最近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正在举办名为“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的展览,展出了“改变了纪实摄影历史”的他以及几位中国摄影师的致敬作品。由于罗伯特·弗兰克作品版权把控非常严格,所以到场的作品不算丰富,但是不失为一个了解这位摄影大师的好时机。

罗伯特·弗兰克可以说是20世纪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他的代表作《美国人》为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记录了丰富的史料,其忠于真实和强调自我表达的摄影风格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纪实摄影的历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摄影师。评论家Sean O’Hagan曾经在2014年出版的《卫报》上这样评论《美国人》:“改变了摄影的本质,可以表达什么以及应该怎样表达……它一直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摄影著作之一。”

罗伯特·弗兰克1924年生于瑞士的苏黎世,1947年前往美国。他的母亲是瑞士人,他的父亲是一个犹太人,因一战流离失所移民到瑞士。在二战期间,因为身居瑞士,罗伯特·弗兰克幸免于炮火的侵袭,而专心在苏黎世、巴塞尔和日内瓦等地学习设计和摄影。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早期罗伯特·弗兰克也是卡尔·布列松的“迷弟”,惊叹于他作品的“决定性瞬间”:在某个只有几分之一秒的瞬间,将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捕捉下来,用光绝妙,构图完美。

可是后来随着自己对摄影的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罗伯特·弗兰克开始排斥布列松的摄影风格,觉得他的作品“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既不诚恳也不真实。后来罗伯特·弗兰克渐渐被爱德华·霍普的绘画作品吸引,霍普是一位以描述美国风景和生活为名的画家。在后来的《美国人》中确实可以看出霍普画作的影子,寂寥又空旷,平凡又真实。无论从选材还是技巧上,这些特点都与“决定性瞬间”背道而驰,所以有人称罗伯特·弗兰克改变了现代摄影的方向,推陈出新了“非决定性瞬间”。

移民美国后,年轻的罗伯特·弗兰克已经在摄影圈崭露头角,随后的10年间,为《财富》《生活》和《时尚》等多家杂志做自由摄影师。其间还去伦敦、威尔士和秘鲁等国旅拍,每次都将作品集结成册,为之后跨越美国的拍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一个美国的“新移民”,最初罗伯特·弗兰克对美国的一切充满好奇,觉得当时的美国是一个高速发展又充满乐观情绪的国家。可是随着对美国的进一步了解,弗兰克的想法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觉得高速发展之下掩藏着“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而朝气蓬勃的表象下又充斥着孤寂又冷漠的情绪,这一切使得罗伯特·弗兰克萌生了旅拍美国的念头。

1955年,在多位杂志编辑的推荐下,罗伯特·弗兰克拿到了古根海姆基金会的资助,带着两台相机和一箱子胶卷,开着他的黑色小汽车,开始了周游美国的旅行。在两年的时间里,他行驶了一万多英里,从纽约到加州,从密歇根到佛罗里达,足迹遍布几十个州,收获了两万八千多张照片。罗伯特·弗兰克的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阿肯色的一个小镇上,他曾经莫名其妙地被镇上的警察抓了起来,送进了牢房。在南部的另外一个小镇,还被警察强制一小时之内离开。

在历尽万难之后,罗伯特·弗兰克终于回到了纽约的家中,从海量的照片中精选出 83张,制作成了那本著名的摄影集《美国人》。1958年《美国人》率先在巴黎出版,又于1959年在美国出版。意料之中的是,他极具创新风格的照片在最初并没有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和当时美国报刊杂志上流行的用光讲究、构图精美,展现乐观、富足状态的绝大多数照片不同,罗伯特·弗兰克的照片拍得很随意,模糊和失焦是常有的事,表达的也多为麻木、敌意和寂寥的情绪。主流媒体认为他丑化了这个蒸蒸日上的国家,美国《大众电影》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作品:“毫无意义的跑焦和粗颗粒感、灰暗的曝光、醉汉一般的水平线,每张都很凌乱。”

罗伯特·弗兰克的拍摄对象都是城市或者乡村的普通人,他们或形单影只、或三五成群,也有游行和葬礼等聚集性活动。而照片中捕捉到的情绪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狂喜和欢愉,更多的是漠然、戒备、厌恶与期待这些人类最真实的情绪。其中《新奥尔良电车》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经常被选中成为书籍和杂志的封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新奥尔良的一辆有轨电车上,有形形色色的乘客,有老人和孩子,有黑人和白人。他们目光几乎都看向摄影师,而他们的表情似乎都不怎么愉快,或高冷或惆怅。而在乘客的安排上也似乎暗示着什么,白人都坐在前面,黑人乘客则被安排在后面,而他们又不得不驶向同一个方向。这张偶然拍到的照片成为了当时整个美国种族关系的一个隐喻。

罗伯特·弗兰克后来渐渐被社会所接受,人们不再觉得《美国人》一书是在挑战美国的荣光,反而是善意揭开了美国最真实的一面,也许这样更利于社会的发展。而乐观和自大也许只是美国人的“人设”,在无意之中被拍到的情绪才是最真实的。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曾经说:“罗伯特·弗兰克把一首悲伤的诗歌吸进自己的胶卷中,成为世界悲剧诗人的一员。”《LensCulture》的主编Jim Casper说:“罗伯特·弗兰克似乎拍出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最典型的美国,当你在看这本书时,也仿佛和罗伯特·弗兰克一起踏上了一次狂野的横穿美国的征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