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机构 >

灵岩寺千古之谜“铁袈裟”,乾隆帝专门为它写了八首诗

2022-02-17 12:08:46


中国四大名刹之一的灵岩寺,不仅有“海内第一名塑”之称的罗汉像,还有一个千古之谜“铁袈裟”,历代以来,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探寻,乾隆皇帝曾先后为它写了八首诗,思考铁袈裟的谜团。

灵岩寺东侧南部的悬崖下,有个袈裟泉,泉边有一块高2.05米、宽1.94米的巨大铁块,因其外形不规则,有许多凸起的纹络,纵横交织,看上去很像僧人的袈裟,因此被称为“铁袈裟”。

铁袈裟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宋代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灵岩寺住持仁钦曾将“铁袈裟”列为“灵岩十二景”,并赋诗赞曰:“我佛慈悲铁作衣,谁知方便示禅机。昔年庾岭家风在,直至如今识者稀。”这说明,“铁袈裟”早在宋代就已经是“识者稀”,可见其时代之久远。

关于铁袈裟的来历,有许多传说。

第一种传说 :“铁袈裟”是法定禅师建寺时就地涌出的,清人马大相康熙年间所编《灵岩志》卷一中有“铁袈裟图”,图侧有文曰:“世传定公建寺时,有铁自地涌出,高可五六尺,重可数千斤,天然水田纹,与袈裟无异,故名。”

第二种传说:“铁袈裟”是达摩遗留的“天赐衲衣”。《灵岩志》卷二有记载,铁袈裟“在寺东北,或云:达摩自西域来,面壁九年,道成而去,弃袈裟于此”。

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录》“考铁”一文中说,济南地区自古就产铁,府学文庙的铁牛、灵岩寺的铁袈裟,应该是汉代铁官冶铁时的遗留物。

对于铁袈裟的来历,引起了乾隆皇帝的兴趣,他曾数次驻跸灵岩,专门吟咏“铁袈裟”的诗竟有8首之多,可见乾隆帝对铁袈裟的重视。

在诗中,乾隆皇帝认为铁袈裟是铸钟不成留下的铁块,这是他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所题:“铸钟弗就袈裟就,孰是幻兮孰是常。或曰石坚如铁耳,难持一切问荣将。”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他第四次来到灵岩寺的时候,再次写诗确认了这种说法:“祖衣作铁底须惊,七字因之为定评。当是铸钟昔未就,袈裟略似故传名。”

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年届八十的乾隆帝最后一次来灵岩,再题“铁袈裟”:“一领净衣那论斤,法身披祗当丝纹。铸钟想以不成废,置此半途徒费勤。”

近年来,有考古专家考证后认为,所谓的“铁袈裟”,实际上是一尊形体巨大的力士造像的下半身。其左腿直立,右腿侧伸,腰束带,下着战裙,腰部以上和膝下皆已残,右腿裙下尚残留膝部。

这种论断的依据是唐天宝元年(742年)李邕撰并书的《灵岩寺碑颂并序》中的一段文字记载:“高宗临御之后,克永光堂,大悲之修,舍利之,报身之造,禅祖之崇,山上灯切宇内,舍那之构,六身铁像,次者三躯大金刚增。远而望也,云霞炳焕于丹霄……”所谓高宗临御,指唐高宗李治登皇帝位之后,于麟德二年(665年)与皇后武则天封禅泰山并驻跸灵岩一事。这段碑文明确记载当时由帝王舍资兴建的一系列建筑与造像,最值得注意的是,以报身舍那佛为中心的一组造像中,有“六身铁像”。由“远而望也,云霞炳焕于丹霄”一句,可知这些造像十分高大。那么这块被认为充满玄妙禅机的“铁袈裟”,很有可能就是当时唐高宗和武后舍资在灵岩寺所铸造的这些高大“六身铁像”的一块残体。如果这种推断成立,那么,“铁袈裟”的千古之谜便得以破解。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