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机构 >

《平复帖》:最早的书法名家字帖

2022-04-27 22:43:04

《平复帖》由西晋书法家陆机所创作,牙色麻纸本墨迹,草书9行,共八十四个字。因为用的是麻纸,所以纸色较暗,笔用的是秃笔,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

《平复帖》其实是古代文人往来的一封书信,是陆机写给一个体弱多病、一直难以治愈的友人的一个信札,因为文中出现了“恐难平复”的字样,所以取名为《平复帖》。那么这样一封看似普通平淡的信札,为什么能在书法界占据显赫的地位呢?

《平复帖》其实是现存年代最早并且有据可查的名家书法作品,创作时间至少在1700年前,大约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再早个五十年,被誉为”发帖之祖“,一直被世人当做书法至宝,它也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现存最早流传有绪的名家法帖,对于研究文字以及书法演变等方面也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平复帖》使用的书法介于章草与今草之间,是章草向今草演变的过渡书体,反应了章草演变为今草的发展方向,也填补了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历史空白。

《平复帖》本就不易解读,再加上历史的斑驳、墨迹的剥落,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只有八十四个字,但是对于它的识读,历来是个难题。最初没有人能对于此帖做出全文释读,明代时期,其主人之一的张丑也才释读出了十四个字,这也是目前所见此帖释文最早的记录。直到二十世纪,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普及,《平复帖》影印流传于世,由此开启众多学者对于此帖的解读热潮。在翻阅了众多资料与典籍后,启功先生做出了最早的完整释读,现在仍然有众多学者对帖文做出不同的解释。

根据尾纸董其昌、溥伟、傅增湘、赵椿年题跋,可得知《平复帖》历代递藏情况。此帖宋代入宣和内府,明万历间归韩世能、韩逢禧父子,再归张丑。清初递经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岐等人之手归入乾隆内府,再赐给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光绪年间为恭亲王奕欣所有,并由其孙溥伟、溥儒继承。后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将此帖待价而沽,经傅增湘从中斡旋,最终由张伯驹以巨金购得。张氏夫妇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

延伸解读: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

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释文】

“彦先羸瘵 ,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释文据启功《〈平复帖〉说并释文》)

参考译文:

贺循体弱多病,恐怕难以康复。往年他刚得病时,只怕不能挨到今天,如今这样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了。而且他现在又有儿子侍奉,可以无忧了。吴子杨以前曾到过我家,但我没太在意。而今他将西行,又来相见,其威仪举动,有一种气宇轩昂之美,较先前大有不同,这是很正常的,但也值得称道。夏伯荣的情况,因为寇乱阻隔,没有消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