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节刚刚过去,有关春节的诸多话题依然没有结束,年味儿为什么变淡了?除了居家团聚,我们还能到哪里去感受年味儿?元宵节马上就到了,我们到哪里去看花灯?曾经繁荣的庙会场景能否再现?前不久,省政府参事室和省文史研究馆邀请省内专家学者就春节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讨,为“如何过好春节”支招。记者就大众普遍关心的有关春节的一些问题采访了部分专家。
■■问题一:
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但是总觉得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了,找不回以前对年的期待和热情了。这是为什么?
●●专家支招
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春节内涵的演进
“年味儿淡了要看淡在哪里?年味儿淡了,是必然,还是偶然。”河北师范大学的刘绍本教授认为,起源于农耕文明的春节几千年来一直处在不断的更新变化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变。比如,年的精髓在不断的凝练,从原先的避邪的本义,到现在承载着“团圆、祥和、平安、祝福”等民族精神;拜年新形式也在不断涌现,从古代的送飞帖拜年,到前几年的贺年卡拜年,再到现在的短信、电话、网络祝福等。而一些除尘、祭祖、守岁、拜年、贴春联等年俗的变淡,还需要社会和媒体的共同关注,希望专家学者们对这些传统年俗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和引导。
二、年味儿淡,不是危机,是创新的机遇
“有人说年味儿淡了,是春节的危机来了,其实我个人认为年味儿淡,更是春节创新和发展的一个大好机遇和前提条件。”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民俗学者郑一民先生称,如今,人们对春节的饮食期待淡了,对新衣服的盼望淡了,恰恰说明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对吃和穿没有太多的关注了。以前生活条件差,一年到头吃不到肉、穿不上新衣服,那个时代的年味儿,自然包括人们对吃穿的期待和盼望。现在,人们顿顿营养丰富,换新衣不在话下,自然物质方面的年味儿就会变淡。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要求社会和专家们与时俱进地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过年新主张和建议。比如,到饭店吃年夜饭,吃平时在家吃不到的东西;过年穿唐装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等……起初人们或许有些不适应,但是通过引导和改进,新的年味儿自然就会诞生出来。比如,“挂中国结”就是一个成功引导的例子,以前过年没人挂“中国结”,现在“中国结”作为中国年重要的文化元素,红彤彤地挂到家家户户甚至流传到了国外。再如,看春晚也是与时俱进的新民俗的代表。我们期待更多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年俗出现,让不断丰富多彩的年味儿陪伴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春节。
■■问题二:
虎年元宵节马上就到了,我们到哪里去看花灯?作为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灯会”如何办好?
●●专家支招
一、元宵灯会需恢复,省会石家庄不能缺位
元宵节,自古就有“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的说法。“传统元宵节并不只是吃元宵。灯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特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杜云生副主任称,对传统灯会我们最应该做的首先是进行保护,即先恢复一些灯会,再扶持其发展壮大。今年省文化厅将首次与霸州胜芳镇联合打造“胜芳灯会”,去年胜芳灯会就吸引了10万人次来参观,今年必将吸引更多的群众来观灯赏月,突出“闹”元宵的味道儿。
“石家庄市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在我的记忆中至少有十多年没有灯会了。”省会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袁学骏先生称,不要因为怕“出乱子”,容易引发事故,就因噎废食停办元宵灯会,这样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许多专家强烈建议,石家庄市有关部门尽快将“灯会”恢复起来。他们认为,元宵灯会,花灯如昼,民间花会和猜灯谜等活动,在传承元宵节文化的同时,增加节日气氛,丰富百姓生活,很有必要恢复起来。另外,不断创新的花灯艺术,也会带动灯饰行业的发展。
二、“爱情节+狂欢节”,更新元宵节的内容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的文化内涵,除去欢乐、团圆的文化寓意外,还有爱情的寓意,元宵节也被誉为中国的爱情节。刘绍本认为,作为“中国的情人节”,若要加以引导,培育出送鲜花等节日载体,也不会逊于西方的情人节。这也是开发相关产业的一个重点。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勇先生称,我们还可以利用灯会、大型社火表演等户外文化活动,培植中国特色的欢乐节、狂欢节。通过对民族服饰、民族音乐、舞蹈、民俗活动、演艺文化等相关产业整合,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中国式的“狂欢节”。
三、“政府监管+企业介入+社会参与”开创灯会新模式
袁学骏建议,要加大灯会的举办力度,不妨采用“政府监管+企业介入+社会参与”的发展新模式。政府组织监管,企业介入,社会各界参加的方式,可大大减轻政府的负担,如果商业运作成功的话,还能有一定的经济收益。
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杨荣国女士认为,我省有藁城宫灯制造产业,也有知名度较高的“胜芳灯会”和“涿州灯会”。如果将它们进行整合做大灯会,既能娱乐大众,热闹春节,也会拉动经济,促进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办灯会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问题三:
除了居家团聚,我们还能到哪里去感受年味儿?社区和单位,如何在送关爱、送温暖的春节中发挥应有作用?
●●专家支招
一、建设文化公园,搭建春节文化展示平台
当前有很多群众反映,“除了居家团聚,过年就没有地方去感受和体验春节气氛,最关键的原因是社会平台的缺失。”省民俗馆馆长常素霞女士一语中的,她认为,春节是“家文化”的集中体现,并从每一个家庭的团圆中渐渐延伸出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凝聚力。在家过年,假期时间一长势必会产生一种“与人同乐”的期望,想走出去,享受春节的年味儿和氛围,把春节祝福和喜悦相互传递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就需要一个场所。常素霞建议,“不妨在省会或地域中心城市里建立一个专门的文化公园,让春节文化、感恩文化等传统文化有个固化的展示场地”。
一些专家还表示,虽然,省会各地都有一些民俗文化场所,但是由于场地限制,无法让更多群众共同参与;而且定位于民俗文化公园的主题公园并不多见,如果建立这样一个平台,每逢过年,春节民间文化活动可在这里举行,年文化的氛围也会更集中、更浓烈地体现出来。
二、以“年文化”特色浓厚的村镇为试点,保留地方特色年味儿
河北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魏力群先生称,城市年味儿日趋变淡的同时,农村中的相关年俗也受到冲击,我们不妨选择一些具有典型“年文化”内涵的村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一下,作为“年文化”旅游的试点和品牌进行打造,既可以保留独具河北风情的年味儿,还可以借此拉动“年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说,张家口的蔚县就是一个很有特色年味儿的地方,“打树花”和“拜灯山”等河北特色年俗引人注目。石家庄市附近井陉一带的村镇,也拥有独特的“年文化”形态。
三、推行“家庭+社区”、“职工+单位”的过节新模式,营造温暖的节日氛围
春节过年,家庭是最小的单元,家人团聚固然能“家和万事兴”,但是作为家庭依托的社区这级组织却没有太多的作为。能否发挥更多居委会和社区办事处的作用,营造春节和谐的气氛,常素霞称,将春节活动深入到社区,推行“家庭+社区”的过节模式,对于和谐社区建设和加深邻里关系都有现实意义。另外,涉及到每一个员工的企事业单位,应该在过年新习俗上有所作为。比如,举行团拜活动,但不要仅仅限于吃一顿饭,喝一场酒。完全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一些做法,在真情和企业文化上做足文章,凝聚单位的人气,为来年的生产工作加油。郑一民表示,推行“职工+单位”的过节模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问题四:
庙会不仅作为春节的文化载体而存在,庙会经济在春节经济中也引人注目,曾经繁荣的庙会场景能否再现?
●●专家支招
打造叫得响的河北春节庙会品牌,带动相关产业
有媒体报道称,今年北京地坛庙会一个摊位就拍出了30万元的高价,显露出无限商机。如今北京有大大小小的庙会近20家,90%的北京市民在春节期间会去逛庙会。据不完全统计,刚刚走过的虎年春节,北京的旅游收入达20多个亿,其中庙会经济收入占相当比例。
“春节经济中,庙会与灯会是两个重头戏,因为有大批的消费群体参与。”梁勇研究员建议,有关部门可以整合一下河北的庙会资源,评选和打造出几个叫得响的、有文化品位的庙会品牌,既满足人们过春节的精神需求,又能带动文化消费,拉动内需。比如,今年春节正定大庙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石家庄市旅游局与正定县县政府联手打造的“正定大庙会”,带动了当地旅游和饮食等行业的发展。希望石家庄市也着手打造几个大型的春节庙会,增加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
■■问题五:春节需不需要标志物?需要什么样的标志物?
●●专家支招
明确承载春节文化的标志物
部分专家认为,春节虽然是中国的传统大节,但随着春节文化的演进,其载体繁多。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春节文化进行很好的整合,将其载体简单化,挑选出具有平易的、大众的、更符合现代人心理、文化要求的春节文化符号。
“比如,一首朗朗上口的春节歌曲;一个神圣的春节仪式;一个易于普及的群众性舞蹈。”郑一民认为,这三个标志物,有利于春节形式的固化,有利于春节氛围的营造,更有利于普通大众的参与。西方的圣诞节,只要人们一看到圣诞老人,一听到铃儿响叮当,圣诞的气氛就出来了。如果确定了春节的这三大标志物,国人也可以边唱边跳,参与到春节当中,享受到现代春节的味道。
青年学者郄文革也认为,在春节载体和标志物上应该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外的经验,对于污染环境、不安全的旧年俗进行改进,并及时增加一些更符合现代文明的标志元素。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