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开山第一爆、全国第一张股票发行、十年举办读书月……作为深圳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宏大抒写,在今日开幕的“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上,观众将看到30年来深圳历史上一个个闪光的瞬间。而这些,都是第一次通过艺术的形式得到记录和表现。
从今年3月开始,长达半年多的展览筹备过程中,本报记者追踪报道,跟随组委会奔赴全国各地,探访艺术家,记录下这次规模空前的艺术创作工程中的感人瞬间。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以图像记录深圳改革开放进程的大事记里,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了“人”的身上,除了在深圳历史进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领袖之外,更多的艺术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普普通通的深圳人,其中有基建工程兵、地铁工人、外来打工者、普通股民、大芬画工……正是他们,各种各样不同身份的普通人,创造了深圳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陈树东 油画 《蛇口开山第一爆——献给深圳改革初期的建设者们》
斑驳画面里寻找历史回声
1979年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南海之滨,虎崖山下,开山炮硝烟腾起,隆隆爆破声和马达的轰鸣声振聋发聩,交汇成一曲空前嘹亮而欢快的乐章。一个崭新的外向型工业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宣告诞生。陈树东的油画《蛇口开山第一爆——献给深圳改革初期的建设者们》描绘的正是这个场景。
为了创作这幅作品,陈树东阅读了大量背景资料,特意到蛇口招商局博物馆参观采访。“过去我曾经在一个纪录片中看到过蛇口开山第一爆,这不但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炮,而且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所以一开始我就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尽管之前就有了解,但实地到蛇口去了解当年,还是让陈树东感慨万千:“看了这些资料,我才知道,原来改革开放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始的,改革的过程是这样艰难,所以我要把这幅画献给深圳改革初期的建设者们。”
炸响轰动全国的“开山第一炮”,产生风靡一时的“蛇口模式”,首开全国先河实行人才公开招聘、住房制度改革……蛇口这个小小的地方,承载着太多改革开放的历史记忆。而这其中,让陈树东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蛇口工业区的缔造者袁庚,另一个就是曾经风行全国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在陈树东看来,这句响彻全国的口号就是蛇口精神的浓缩。因此,在描绘开山第一爆的油画上,陈树东特别把印着这句口号的木牌放在画面正中的显著位置。在标语周围,则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你仿佛能从那热闹的画面中,听到机器的轰鸣、人声的喧嚣。
与展览中其他的历史画相比,陈树东的作品好像不那么“写实”,他说,以往的历史画总是真实地表现历史人物、事件、地点、景物,越细致具体越好,不惜压制艺术上的探索,遗憾的是如果艺术本身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依据,就完全成了历史的图解。“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是再现事物本身来感动观众,而是通过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来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思考。我试图通过特定的氛围在画面厚实、凝重、遥远、斑驳之间寻找历史的回声。”在这幅画面上,观众首先看到的是爆破的山体,之后才是围绕在周围的建设场景。这是一幅描绘蛇口开山第一爆的历史画,但这无疑也是一幅个人风格浓重的艺术作品,那些粗犷的痕迹、厚重的色彩,都带着陈树东独特的个人风格。
杨克山 油画《书香满城》
一个渴求知识的年轻城市
“你们看,我和深圳还是很有缘分的,我的画室就在深圳路上。”听说组委会的人要到青岛来“探班”,老画家杨克山这样说。从香港东路转入深圳路,我们很快就到达了杨克山青岛的画室。在几个日光灯管的照射下,摆在画架上的油画已经初现端倪。
杨克山画的是深圳读书月,这个题材和他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我过去画得比较多的是军事题材和历史题材,这次接到深圳组委会的邀请,最初比较感兴趣的是基建工程兵,比如‘工棚里的婚礼。’”杨克山说,但来到深圳以后,组委会的领导却向他推荐了深圳读书月这样一个题材。在此之前,杨克山对深圳读书月了解不多,工作人员陪他参观了深圳中心书城和深圳图书馆,在忙着拍摄素材的同时,他也听到了很多关于读书月的故事,深深地被一个年轻城市渴求知识的执着打动,于是他接下了这个颇有难度的选题。
“这个题材有点难度,因为画面内容很平淡,不像历史题材或是军事题材那样有冲突,但我觉得画好了也挺有意思。”
杨克山最初的草稿设计的是书城的一角,但在最终画大画的时候,他完全改变了这种设计,把镜头转向了更加开阔的书城中心,在杨克山的这张《书香满城》上,有人围在展台前翻阅,有人守在电脑前查询,也有人席地而坐,捧着一本书看得废寝忘食。为了让画面富于变化,杨克山托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在书城拍摄了很多照片,从这些资料中寻找合适的形象,在画面上加入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物,除了年轻人,也有老年人,除了成年人,也有小朋友,营造出满城书香的热烈氛围。
“一个年轻的城市可以把一个读书活动连续办十年,真是很让我吃惊。深圳人懂得用知识武装自己,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已经普及到深圳的老百姓中间。”通过这次活动,杨克山看到了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在文化上的勃勃生机。在创作《书香满城》的时候,他把读书月的标语若隐若现地标注在画面背景中,以此为深圳读书月存照立传。
孙立新 油画 《地铁建设者》
灿烂的阳光,灿烂的人
孙立新不是第一个画地铁建设的画家,不过,和以往的画家多描绘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不同,孙立新选择的是一个工间休息的场景。在他看来,这一幕比工作着的地铁工人更有生活气息。
住在深圳的几天,孙立新往地铁工地跑了好几趟,那种热烈的建设场景很快感染了他,“我觉得那些高高的脚架特别适合入画。”回到酒店他连夜完成了构思草图。“在地铁工地上,一个工人玩笑着向工友要水喝。这个场景给我的印象很深。”于是,围绕着这个画面,孙立新描绘了一幕忙里偷闲的建设场景。远处还有工人在继续忙碌,而画面中心的工地上,四五个工人围坐在一起休息,其中有穿着迷彩服的退役军人,有戴着眼镜的技术员,有穿着旅游鞋的小青年,他们脸上洋溢着爽朗的笑容,阳光下裸露的肌肤泛着油亮的光泽。
“这个题材对我来说很有新鲜感。”孙立新说。作为军事博物馆的专业画家,过去他多画军事历史题材,这是第一次尝试工业题材绘画。在这个人物群像中,他表现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力图挖掘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趣。在地铁工地,他和地铁工人们聊天,感动地发现,尽管工资不高,工作辛苦,但这些工人们都很快乐、很自豪。“他们对我说:地铁是我们建的,充满了自豪。”他感到特区的阳光很灿烂,人也很灿烂,受到这种乐观精神的感染,孙立新在这幅画中采用了红色、黄色等特别鲜明的色彩,“油画特别适合表现这种热烈的情境,我希望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表现出特区火热的生活。”
赵振华 油画 《大芬村的创业者》
怀抱梦想的普通人
在赵振华动笔画大芬村之前,描绘大芬村最出名的作品是摄影家余海波的《中国大芬油画村》系列,2006年这组照片获得了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与娱乐类(组照)二等奖。在见到赵振华的油画之前,我们对画面的想象很难脱出余海波用摄影机记录的那些经典瞬间。
“摄影发挥了记录的功能,而绘画应该表达更丰富的东西。”只有看到《大芬村创业者》,你才能真正理解画家赵振华的这句话。这是一幅和摄影完全不同的作品,画面上的五位画工以一种群像式的造型出现,他们面容冷峻、眼神迷茫,或坐或站面向观众,好像随时会走出画面,让看到他们的人忍不住一下子屏住呼吸。
为了画一张大芬村题材的油画,赵振华第一次走进闻名已久的大芬村,那一刻,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因为我也是个画画的人,我和他们一样,也曾经怀抱着一个画家的梦想。我特别能理解他们那种虽然艰苦,但是充满梦想的生活。”有人说,他应该画出大芬村堆满了行画的街道,而赵振华却坚持认为,他要画的是大芬村里默默无闻的画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他们才代表了大芬村的精神。“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正是他们创造了大芬村的奇迹,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生命的尊严,生活的尊严。”
为了表达这个关于梦想和奇迹的故事,赵振华营造了一个宗教般庄严的场景,画面整体色调很暗,只有画工手上的调色板色彩缤纷,那一抹难得的亮色,好像照进现实的梦想之光,点出画工们重复无数次的涂抹背后,对一个画家梦的渴望。
赵振华笔下的人物总是严肃。夸张的表情不是更容易体现人物内心吗?面对记者的问题,赵振华微微一笑:“我认为理性状态下的情绪才是最真实的,是人物最有代表性的形象。所以我喜欢把人放在静止的状态中挖掘人物的内心。”当然,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定格,而是根据人物性格进行的一些设计。比如戴眼镜的资深画工坐在椅子上吃方便面,显出一种老手的笃定;而侧身站在后面的年轻人,则显出一种初生牛犊的锐气。在这些与真人等高的画工肖像背后,一幅幅蒙娜丽莎成为画室背景,表达出大芬村的隐喻。
潘喜良 国画 《春潮》
深圳三部曲里的深圳建设者
出乎意料,潘喜良这次入选的作品不是他新创作的《深圳速度》,而是两年前的旧作《春潮》。事实上,这两幅作品都是他深圳三部曲的组成部分。从《热土》到《春潮》再到《深圳速度》,这些作品一脉相承地延续了写实主义的风格,把潘喜良生活在深圳十年的感受体现出来。
“我是1997年从吉林美术出版社调到深圳的,在深圳生活了13年,参加了深圳的火热的建设,对深圳这个城市产生了很深的感情。”潘喜良说。此次展览在深圳展出时,潘喜良尤其引人关注,他不仅自己有两幅作品入选,而且他的女儿潘梦露也参加了此次创作工程,是最年轻的入选画家。由于这次创作时间特别紧,很多画家最后吃住都在画室,而潘喜良则是把一家人都搬到了画室。妻子负责搞好后勤,他和刚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的女儿则埋头创作,父女俩还不时地互相提点意见,切磋一下技法。尽管最终潘梦露的作品没能进京展出,但对于初出茅庐的她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经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创作,潘喜良和女儿一起重温了深圳三十年的历史,回到了那些激情燃烧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对深圳历史是不太了解的,但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在某些方面,女儿比我更了解深圳。”
从一开始的红土满地到现在的高楼大厦,潘喜良亲眼看着深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这种感受融汇入深圳三部曲中,《春潮》描写的是早期来深打工的建设者,《热土》描写的是基建工程兵参与火热建设的场景,而《深圳速度》则记录了深圳国贸三天一层楼的奇迹。每一幅作品都以深圳建设者为主角,从打工者到基建工程兵,再到建筑工人,在潘喜良眼中,他们正是成就深圳奇迹的基石,他们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9月19日,为期4天的艺术北京2010·经典艺术博览会(下称“经典北京”)在北京农业展览馆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近40家画廊和艺术机构呈现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