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四川大地震后,贺延光拍下父亲背负儿子尸体回家的一幕
香港摄影节上周六举行研讨会,主讲者為内地摄影家王文澜及贺延光。作為资深新闻工作者,二人向出席者分享个人近三十年来的摄影经验,并以多张精彩图片见证中国社会的变迁。
图片胜过万语千言
研讨会於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举行,為摄影节“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展览的特备节目。主持人介绍,两位主讲者由北京来到香港出席研讨会,都是资深摄影人,是技术及新闻摄影的“大腕”,以形象生动的照片纪录内地数十年的社会面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个人对生活的看法,研讨会以轻鬆对谈的互动形式进行。
首先发言的王文澜,是中国摄影协会副主席及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助理。他细说自己爱好新闻摄影的由来,开始他便有所感触地说:“照相机会说话,我用相机拍下照片表达想法,是说话媒介的一种,一张图片可以说废话,也可胜过万语千言。”
王文澜忆述在六七年,他首次接触照相机,聊以自娱。上山下乡时候,他曾拥有价值八块钱的华山牌照相机,拍的是农村风光,没什社会性。他自谦别人拍的照片比他的好得多。有次不经意照下挑夫,觉得人物比纯粹风景照片来得有意思,他认為按快门的一瞬间,能抓住任何重要时刻,具书写歷史的功能。
王文澜业餘拍下的照片,后来被青年报转载得以传播,他的照片变得有新闻价值。从观摩别人的作品,开阔了他对新闻摄影的眼界,一九八零年初中国改革开放,外国媒体如法新社及美联社的记者来到中国特别兴奋,因為他们觉得中国很新鲜。王文澜记起在大会堂拍照,他如常拍下会场照片,却发现身旁的外国记者拍的是人物面部表情特写,与他拍的场面“实用”性不同。
后来他认识一位在美联社工作的香港记者,看过这位同行的摄影集《毛以后的中国》,才惊觉局外人看中国社会,与他作為局内人不同,看来平凡不过的小事物,拍成的照片竟别具深意,充分反映中国的时代变化,这位记者名字叫刘香成。
為歷史存珍贵档案
贺延光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及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他选出工作以来拍下的照片,图文并茂用投映器放大与观眾分享。凭著一双“神仙腿”,贺延光走遍天南地北,早年周恩来逝世及华东水灾,以至后期沙士、矿难、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等,几乎每件重大新闻事件,他都採访过。他的开场白是:“我的照片并不赏心悦目,不能用作送朋友的结婚礼物,只能為歷史记下档案图册。”
七次在内地最高新闻奖评比赛中获奖,每放一张照片,记性极好的贺延光都能说出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男子用扁担抬起头大肥猪的照片,原来是摄於九一年的华东水灾,大部分农民的房屋惨被洪水淹没,那名灾民正以身犯险跳落洪水,奋力找回自己流失的财產,难得找回牲口猪隻,抬上岸供食用救命。
零八年发生四川大地震,贺延光深入重灾区都江堰,拍下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一个男人在崩塌的楼房前喊叫,叫唤的是他住在五层楼房中第二层的哥哥;拯救队员从瓦砾堆中发现露出小腿,经连日搜寻救后倖免於难;一名父亲背负儿子的尸体,行走二十多公里路,為的是让爱儿与家人团聚,不至於做无主孤魂。
贺延光续说,又如今年发生的河南航空於黑龙江伊春市发生空难,传媒争相採访唯一生还的男孩,遭到公眾舆论的强烈谴责,因男孩父母已经遇难,传媒无情的报道令人愤慨。
首届香港摄影节现正举行,活动办至本月三十一日,活动包括多个展览,研讨会及工作坊等。
亚历克莎作品亚历克莎作品25岁的美国女孩亚历克莎·米德艺术处女作引起轰动看到亚历克莎·米德(AlexaMeade)的作品,你会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