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字公度,晚清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1848年生于嘉应州(今梅城东区下市角),卒于1905年。
最早将达尔文进化论和卢梭民约论介绍到中国
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界的达尔文进化论和卢梭民约论,最早是由黄遵宪介绍到中国来的。中国士大夫最早是从黄遵宪撰写的《日
本国志》了解到人权、民主、平等的概念。《日本国志》中的维新变法思想,使当时的康、梁乃至光绪皇帝都受到很大启发,其“分官权于民”的思想明显地启发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形成民权主义的思想。
黄遵宪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严复等“书生议政,坐而论道”不同,他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与斗争经验,他在戊戌政变前的湖南创立了保障社会治安的保卫局等措施,在政变失败后仍保留了下来。
率先创立南洋护照制度保卫华工
黄遵宪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深知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沉痛地指出:“弱为万国役,治为天下强。”他致力保护华侨、侨工的权益,抵制排华运动,联络侨商组织商会;在新加坡又创立保卫华工的南洋护照制度。
黄遵宪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游历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共13个年头,亲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浪潮,他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国的国情,积极主张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却矢志不渝,坚信“滔滔江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的革新之道。
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缅怀起这位客家先贤的远见卓识,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总理引诗引发“黄遵宪热”
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呐喊成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
去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访问香港时,引用其诗《赠梁任父同年》“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并以后两句诗语重心长地鼓励香港同胞:“以杜鹃啼血之情热爱我们的香港、我们的祖国;以精卫填海之心去建设香港、建设祖国。”海内外对黄遵宪其人其事其作的关注由此骤然趋热。
1972年初,骂共产主义最起劲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突然造访中国,举手投足,一反美国极右分子疯狂叫骂模样,谦谦君子般地与周恩来、毛泽东逐个握手,把酒言欢,令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