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机构 >

从瓷画技艺传承角度探寻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变迁

2022-07-26 10:11:15

吴颖琛

景德镇瓷上绘画历史悠久。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交叉与融合,景德镇瓷画在新时期展现出相对新颖的面貌,形成了以知识和理念为核心的新的话语权。从瓷画技艺传承角度来看,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展现出一定的发展性,发生较大变化。对景德镇陶瓷而言,实现陶瓷产业的高水平发展,必要的陶瓷设计教育必不可少。作为以陶瓷制品以及陶瓷文化为媒介进行的专门性设计教育,陶瓷设计教育重在培养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从瓷画技艺传承角度探寻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的变迁,不只是新时期展现中国瓷画技艺发展水平的要求,更是培养新型景德镇陶瓷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

从实践化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技艺传承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瓷画技艺的传承强调相关专业技能的传承与创新,也关注人才在掌握瓷画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动手实践。与之相对应,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也应从传统的实践教育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为人才提供扎实的陶瓷设计理论知识基础,又立足此基础帮助人才提升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实践化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展现瓷画技艺传承发展时代特征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历程展现出明显的实践化传统,其教育始终强调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关注对传统瓷画技艺的传承和创新。理论化是专业的理论。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发展伊始,其便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共同成为中国陶瓷设计教育的代表,在培育陶瓷设计专业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其传统教育模式来看,更多地体现出技能化特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关注度不够。体现在当时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层面,主要强调人才的技能掌握程度。实践化是社会的实践。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重在培养能进行陶瓷设计的人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以引领或助力景德镇陶瓷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从其教育历程来看,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教育形势的变化,陶瓷设计教育转向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关注,在传输景德镇陶瓷设计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通过新型的教育理念、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及教育方式开展实践教学,立足人才对陶瓷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助力人才将理论知识转为实际行动,并在传承传统瓷画技艺的同时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技艺的传承更强调对我国传统陶瓷工艺和文化的发展,而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是体现出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与技艺传承之间的密切联系,展示出通过教育实现技艺传承发展目标的可能性。

从灌输式走向与社会接轨,在知识传授中优化教育资源并拓展渠道

从时间历程角度来看,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传授式教学模式为主的阶段和学院式教学模式为主的阶段。其中,传授式教学模式为主的阶段以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而学院式教学模式为主的阶段以学堂和学校为主体。从传授式到学院式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教育方式、教育场地及教育目标等层面的变化,更展现出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变化。尤其是对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设计教育而言,由传统的人才主动求学转变为被动学习,灌输式教育模式既无法激发人才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又无法真正锻炼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从瓷画技艺传承角度而言,灌输式教育模式无法真正促使人才形成对瓷画技艺的深刻认同,在传承中实践创新,进而推动瓷画技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灌输式教育模式能高效完成专业知识传授的任务,但从教育结果及教育目标的完成度来看,此教育模式展现出一定的发展弊端。人才能否全面接受专业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的陶瓷设计中,是反映教育实效的重要指标,而灌输式教育模式在此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在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教育资源,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等层面开展创新,以一种与社会发展密切接轨的形式开展教育,便能在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的同时拓展教育渠道,在知识传授中为人才提供接触陶瓷设计行业发展实际的机会,也帮助人才真正在社会环境中开展陶瓷设计实践锻炼,提升教育的社会属性。纵观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的发展,其在探寻灌输式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初步推进了社会式教育,在寻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实践了教育模式的创新。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式教育模式虽然能弥补灌输式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才的陶瓷设计实践能力,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还需强调此两种教育模式的有机融合,全方位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只有在充分融合与有机互动中,通过不同教育模式传承瓷画技艺,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才能获得更坚实的基础和高效的实践。

从固定型走向创新型,在观念更新中强化专业人才的创新技能

瓷画技艺的传承不仅强调对传统技艺的学习与延续,而且关注传承过程中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设计整体环境的变化,瓷画技艺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整体环境的变化,才能为自身不断融入新生活力,进而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从传承与创新角度来看,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固定型走向创新型的阶段。其陶瓷设计教育的创新既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层面的创新,也展现出对陶瓷设计专业人才创新技能的培育,这与当前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趋势相适应,能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好地完成瓷画技艺的传承任务,为全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固定型教育模式能按部就班地在教育过程中推进瓷画技艺的传承,着重培养人才对陶瓷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锻炼。从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的发展来看,固定型教育模式能扎实推进陶瓷设计的专业化发展,为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也是各行各业进步的必然途径。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要更好地体现对瓷画技艺的传承,提升陶瓷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需要创新,为瓷画技艺的传承创新奠定专业人才基础。当前,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以新型教育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教育模式的创新,在教育过程中更强调人才的综合设计能力,都表明了教育创新型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陶瓷设计教育应持续深化创新,将创新融入教育全过程,强调对人才创新技能的培育。如此,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新型陶瓷设计人才。

从工艺性走向工匠性,在专业教育中增加人才的匠人精神意蕴

传承是民族制瓷工艺得以延续的唯一手段,也是陶瓷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瓷画技艺传承角度来看,教育与技术传承的有机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技艺传承实效的重要途径。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立足当地产业优势,在工艺产品与工匠精神的有机融合中实现瓷画技艺的传承和陶瓷设计人才的培养。工艺性强调陶瓷设计工艺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对文化的承载与传承。对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而言,工艺性必不可少。只有技术与艺术有机融合,才能推动教育的创新,才能在文化与技艺的传承中提升教育水平,为全方位提升陶瓷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以“工”与“艺”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非遗项目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对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来说,工匠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匠人所蕴含、承载和表现的一种精神内涵,匠人精神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将匠人精神融入陶瓷设计教育,既能有效深化教育的精神内涵,又能通过教育培育人才的匠人精神,助力陶瓷设计专业人才成长为具有职业道德修养、正确价值观的综合型人才。景德镇陶瓷设计教育从工艺性到工匠性的发展趋势,是在教育中传承瓷画技艺、陶瓷文化的重要依据,更体现着陶瓷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作者系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本文系2021年度中国陶瓷发展研究院江西省社科“十四五”基金项目《试验区建设语境下景德镇瓷画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WT72)的研究成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本周推荐

伊琳娜·玛斯列妮柯娃石版画作品展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开幕

“岁月旅痕——俄罗斯伊琳娜·玛斯列妮柯娃石版画作品展”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开幕伊琳娜·玛斯列妮柯娃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俄罗斯版画家,1925出生于列宁格勒,1949年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