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机构 >

浙江安吉: 生态博物馆群让乡村游更添文化底色

2022-07-26 10:15:00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的上马坎旧石器遗址现场,一队“小记者”正在认真聆听浙江省考古所考古专家徐新民讲解上马坎遗址的历史与考古发掘的过程。这是日前发生在安吉生态博物馆举办的“共同富裕 文化赋彩——玩转乡村博物馆”活动中的一幕。

安吉生态博物馆自2008年在浙江省率先提出打造没有围墙的乡村博物馆以来,在建设、管理以及运行过程中,依托博物馆充分挖掘生态文明内涵,带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打造生态活动品牌,从馆舍里的一方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2008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安吉开始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实践,提出将县域范围内最具特色的人文、生态资源纳入展示范围。

结合安吉的人文与生态资源分布情况,安吉生态博物馆采用“一中心馆、十二专题生态博物馆、多个乡村博物馆”的馆群框架结构,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等各个方面景观较好地融合。

中心馆是全面体现生态文化大县特色,集中展示安吉历史,系统展现安吉传统民风、民俗,融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科学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专题生态博物馆和乡村博物馆则分布在安吉的各个乡镇,以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为主要内容,是乡土文化积淀的总和,也是展示生态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报福镇上张村是安吉移民的典型村落。在上张村的山民文化乡村博物馆中,展示着300余件藏品,原真、整体、活态地展示安吉山民文化。村干部赵刑介绍,这是村民踊跃捐献的各类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文物标本。自2009年开放以来,这里已接待参观者10万余人次。

此外,上墅乡龙王村建起了手工造纸乡村博物馆和竹材加工造纸体验广场;灵峰街道蔓塘里的蔓漫美术馆,通过宣传推广漫画艺术推动当地旅游发展……

在安吉,乡镇村民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老房子、老会堂建起了孝文化乡村博物馆、蚕桑文化乡村博物馆、龙舞文化乡村博物馆、尚书文化乡村博物馆等30座乡村博物馆。

2018年,安吉生态博物馆加大投入,新增、改建或提升一批展示馆,对乡村博物馆下派专家实地指导。随着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吉生态博物馆如今又建成70余家校园博物馆,打造“1+X”的博物馆集群,涵盖竹文化、白茶文化、民俗文化、自然文化等领域,形成一座没有围墙的新型生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每年吸引游客达百万。

安吉生态博物馆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促进了各类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政府主导、专家指导、民众参与”的运营模式,将技术、工艺展示与各村的产业相结合,让经济、生态、文化相得益彰,发挥着“保护独特文化、保持生态平衡、提升文化自觉、发展社会经济”的作用。

鄣吴镇是书画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里,依托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和独特的书画优势,鄣吴镇鄣吴村于2009年创办扇文化乡村博物馆。为紧密结合产业,2013年,安吉生态博物馆对其布展做出提升,不仅收集、展览门类众多的扇子艺术品,还专门邀请竹扇制作老艺人张北兴在展示馆现场展示竹扇的制作工艺。自开馆以来,游客与日俱增。据了解,该馆出售扇子所得利润就能基本维持自身生存,而制扇业也早已成为鄣吴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此外,中国竹子博物馆、郎村畲民文化乡村博物馆、尚书垓尚书文化乡村博物馆同样实现以旅游收入养馆。其中,郎村畲民文化乡村博物馆更是成为安吉重要的乡村文化旅游景区,促进了当地农民致富。

今年,安吉生态博物馆群还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打造一批乡村博物馆文化客厅,为乡村旅游增添文化底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本周推荐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次公布修复完成的“仰卧俑”

图为“28号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1日对外首次公布刚刚修复完成、出土于秦陵百戏俑坑的“28号俑”。据介绍,修复完成的“28号俑”,其重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