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机构 >

温故知新——金绍城的传统绘画观

2022-08-06 01:17:50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金绍城是以传统主义者的面目出现的。金氏自谓“我曾经到西国学过画,而今仍守着中国画”(《中国画学》),纵观他的一生,虽然处于革命思想日趋渗入美术领域的时代,且自小成长于开明洋化的家庭,并曾两度游历西方,长期接触西洋绘画,但无论个人的绘画实践,还是艺术活动(如倡设古物陈列所、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发起中日书画联展等),他始终站在守护者的立场,不遗余力地坚守、弘扬传统绘画。

金氏身上所呈现的矛盾,固然由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力,而更主要的则应从其画学思想探源。金氏的画学思想,集中体现于《画学讲义》《北楼论画》《藕庐诗草》《十八国游历日记》等论著,涉及传统画学的方方面面,大致可用中国画法研究会的宗旨“精研古法,博采新知”来总结,而这种主张的形成,主要肇基于他的传统绘画观,即对传统绘画的认识

首先,金氏对于传统绘画的认识是基于传统艺道观的。在其看来,绘事不仅是文人游戏遣兴的工具,是个人情思才智的反映,还是“载道”的途径,能够起到教化生民、改良社会的作用,这与前人看法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金氏处于清末民初,面对西方异质文化,更能深刻理解传统绘画或国画寄寓传统文化精神、保存国粹精华的价值。这也是它的特殊精神之所在。正因为具备这种特殊精神,传统绘画才能因时代所趋而光明而进步,历经数千年而未消亡,且始终占据正统地位:“凡百事业,既在社会上有一种地位,必然具有特殊之精神,始能磨练而光大之。否则以口舌之长,宣传鼓吹无真实之精神,未有能历久不败者。”(《画学讲义》)由此,金氏提出应保存、发扬国粹,批判了以“艺术革命”“艺术叛徒”之名,争奇竞新,抛弃传统绘画的做法。

其次,金氏对于传统绘画的认识,是置于中西比较的视野之中的。金氏长久游历英法,兼研究洋画,发现“泰西艺术倾于物质至上主义,确信不及东方理想之高深”(渡边晨亩《悼词》),而且世界各大重要博物馆与美术馆,莫不以收藏中国文物为尚,可见“吾国数千年之艺术,成绩斐然,世界钦佩”(《画学讲义》),认为国人应该深具自信心。在参观欧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过程中,他观察到“中国诗画家长于别择,西人诗画家长于包容”的区别,认为中西画各有所长。而在画法上,金氏看到了西画精工的一面,认为“西法之油画实开中国画学中未有之境界”,另一方面也注意到西画有汲取东方美学,渐朝着简易淡远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新画日趋淡远一路,与从前油画之缜密者不同,特与中国之画相近。”“新者皆以粗枝大叶见长,甚或以模糊取致,如八大山人、石涛和尚一派者,盖一变从前精湛严整之习。”(《十八国游历日记》)金氏认为,按照艺术进化论的观点,中国画是进步的,故而国人不必有“见西人油画之工动诋中国之画”的偏执之见。此外,从非本体论的角度,中国画品装置轻便,易于移动携带,便于赏玩,且随时进步,较西洋画装置更胜一筹。基于以上种种认识,金氏对于中西绘画的总体态度是:“西画固不可不知,但不必去仿效。”(《中国画学》)

最后,金氏对于传统绘画的认识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首先,他用“美术”的观念对传统绘画进行阐发。“画,美术也,应从美字着想。”“美术二字,顾名思义,其为术也,舍美外何所求?”(《画学讲义》)接着论述了美的古茂、苍润、秀逸、荒寒的四种境界。众所周知,“美术”属于全新的话语系统,它来自于清末有识之士对日本翻译词汇的借用,随着西方思想以及西画急速进入中国,而被希望重新解释艺术的知识分子运用。金氏将传统绘画置于美术的视野,显示他对新知的一种接纳。此外,对于当时流行的美术改良社会的观念,他也是认同的。如他曾在《十八国游历日记》中写道:“(严又陵)又谓‘中国社会程度之低,美术之不发达亦其原因之一。……如广设美术学堂以诱掖之,于改良社会实有裨益,而知者盖鲜’,予深服膺斯言。”严复这一言论与蔡元培后来《以美育代宗教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主张用美术教育民众、改造社会。金氏的“服膺斯言”,正体现了其传统艺道观的时代转化。其次,金氏对传统绘画史做了重新清理。他一改前人按着一个一个画家叙述的方式,根据绘画的变革情况,将画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为上古至汉,画无所见;第二为晋至于元,为画学全盛时期,其中尤以宋元为登峰造极;第三,明代及今,画道衰落,渐至于末流。(《北楼论画》)金氏对绘画史的这一梳理,主要与民初史学思想进步,重新认识与清理文化与艺术问题有关。当时受日本学者研究影响,国内先后涌现了一批绘画史著作,如姜丹书《美术史》(1917)、陈师曾《中国绘画史》(1922)、潘天寿《中国绘画史》(1926)等。金氏的绘画史分期,虽然较简略,但也可视为时代风气影响下的认识突破。而根据各时期绘画发展的不同特点,金氏提出了取法乎上,以宋元工致严谨一派为正脉的主张,试图用宋元的优秀传统以矫正明清以来中国画学出现的弊病,谋求中国画的更好发展,以抗衡西方绘画的冲击。

余雅汝(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