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新闻 >

仇高驰书法润格「余继忠书法」

2023-11-28 08:36:13
仇高驰书法品质论(上)

徐晓思

【内容提要】当今书法人,首先对书法史有意义他才有意义,对书法史有贡献他才有价值,仇高驰的书法,是绕不开的话题。他的笔墨行走、书法品质可做“书向何方”的圭臬:书法精进,一情独往,知前人到处,到前人未到处;丰厚学养,中和人文,做真正的书法家,最具中国书法精神;君子行道,境界高远,铁肩担道义,启蒙书法教育共筑中国书法梦……纵观书法史,“一个书家的可贵处不是他跟着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又接着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也就是为书法史提供了什么新东西。”仇高驰的书法从传统中走出,又展现新的特质,而且与当今书坛种种流行书风均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并对未来书法引领大道,这正是他的书法艺术给中国书法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仇高驰 书法品质 书法史 价值意义

仇高驰,男,汉族,号眇斋。196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的这块历史悠久的皇天后土,是诸多历史名人的出生、寄宿地,古称凤城、丰邑、秦台,有“汉高祖故里,古宋遗风,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天师故里”等美誉,但也曾也是“风天三尺沙,黄土埋庄家”的黄河故道,却是后来仇氏高驰书法生命的起跑线——

仇高驰自幼喜爱书画,九岁学书自颜真卿《勤礼碑》入手,日临颜楷三百字,寒暑不辍。继学褚遂良和智永禅师。后由王澄先生指点,学魏《张猛龙碑》、《郑文公碑》。隶书学《曹全》、《乙瑛》、《礼器》诸碑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先后师从王冰石、徐正濂两位先生研习书法和篆刻。然书法溯源而上,用心篆书,先习清人邓顽伯,凡四载。后“穷源竞流”,上溯《石鼓文》、《虢季子白盘》,下探赵之谦、吴昌硕和萧退庵诸贤,习篆越二十余年。行书酷爱米襄阳和黄石斋。后得启功先生教诲,对“二王”用功渐多。篆刻先规矩汉印,复专心于赵之谦和黄牧甫。在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攻读艺术学硕士学位期间,聆听言恭达先生教诲,系统学习籀文、小篆、分隶各体及中国文字学,更复纵览古今法书名帖。至此,他贯通诸体,融汇诸家,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书法篆刻作品获全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总分第二);二、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展;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金奖;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银奖;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银奖;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奖;全国第二届篆书展全国奖;第三届“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金奖;走进新世纪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金奖;江南文化艺术节翁同和书法奖;《解密泰山刻石》(专著)获第十三届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2012,2010—2011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奖”第一名;第四届《书法》“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金奖并以最高票名列榜首等。作品入展若干。出版作品集《仇高驰书法篆刻作品集》、《来自李可染故乡的书画名家·仇高驰卷》、《仇高驰印存》、《仇高驰篆书千字》、《心经》,发表论文数十篇。

2012年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全国书法十杰”荣誉称号;2005年被江苏省政府遴选为首批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006年被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协评为“江苏省优秀书法篆刻家”;2012年被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协平稳“江苏省十大优秀中青年书法家”;2006年被《青少年书法报》“国展精英”评为“全国最佳中青年书法家”……现为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南京财经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从事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创作、教学和书法理论研究,等等。

“等等”的意思是说,仇高驰书法的成就与贡献远不止这些,他的中国文化守望与行走也不是我的一段话可以折叠的。举目四望,在中国书坛他已然一座高峰,卓尔兀立。数今朝,书法风流人物对书法史的意义,决然绕不开仇高驰。

一、篆尚腕而通,知前人到处到前人未到处

仇高驰书法精进,开篇我做了简要梳理,借此我再做一些书法史层面的探究,因为他的每一步脚印恰似登山者留下的惊叹号,值得当下书界人士和教育界官员、为师者的深思和效法。

仇高驰的笔歌墨舞,学步于颜真卿《勤礼碑》,始看书法世界就是正大气象,“立锥”古人笔墨之骨缝,逐日三百字,不辍于三九三伏,初有颜书宽展清雄之气。接下来的笔墨,“正步人生”一情独往,知前人到处,到前人未到处。他走近褚遂良和智永禅师,得生动活泼之趣。经王澄先生遥指,习魏《张猛龙碑》、《郑文公碑》,遇见真发现美,得萧散之韵,又紧密架构。窥《曹全》、《乙瑛》、《礼器》诸石风貌,聚汉隶朴茂之气。而仇高驰并未“小富即安”,1990年代,得王冰石、徐正濂两位书法大家耳提面命。书法、篆刻直追清人邓完白,深得邓氏茂密浑劲之风。他长风破浪,悠游时光的隧道,上下五千年,会“甲骨”、《石鼓文》、《毛公鼎》、《虢季子白盘》,通赵之谦、吴昌硕和萧退庵等书史大家,经过近20年时间探幽寄远圆融,已臻渊雅清醇,拾级高古之境。行书亦不让古人,米芾、黄牧甫先后击入他的射程。2000年初,蒙启功先生赐教,仇高驰潜进“二王”的前沿阵地,他使出浑身解数,左冲右突,左右逢源。学然后知不足,又赴南京大学深造,得言恭达先生指点迷津,一曲书法之歌,真正从古唱到今了。

王觉斯有言,“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仇高驰是善师者,“师古者不离古、不泥古”,在古人面前,他当仁不让,当仁不放,颇是耐人寻味,不妨再次细细说来:

小篆自秦朝产生以来,后世书家莫不以斯篆为正宗,取纵势修长为体,众人一面,毫无新意。要知小篆结字不宜拉得太长,长则无法,以方楷一字半为宜。篆书仅仅做到了圆和流畅还是不够的。清刘熙载曾言:“余谓此须婉而愈节,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又说:“篆之取尚,莫过于筋,然筋患其弛,亦患其急。”萧退庵老人家所说小篆“必须能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仇高驰最有体会,“将小篆写扁,并非轻而易举即能做到。这首先要练就过硬的手上功夫,并多从汉碑篆额和汉篆上去感悟……”方能想方就方,想圆就圆,要长就长,要扁就扁,随心所欲,无所不宜了。仇高驰是苦学派、也是智慧巧学派,他篆书初法邓完白,得邓氏“疏可以走马,密不使通风”结字之秘;次学赵撝叔,获赵氏稳中有变,工中有奇之法;后结穴于近世萧退庵,取萧氏宽展流畅,工丽端庄“蜾扁”之体,再参以秦汉吉金石墨,纵横变化,书篆已见从容含蓄,博大深宏之美,此亦可谓知难而进,敢攀高峰勇者。仇高驰自己说他于秦篆用功尤勤,这使他对秦篆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因此,他的篆书有着秦篆规整的特点。但他没有拘泥于此,其秘诀是在充分学习秦篆森严法度基础上,又吸取汉碑篆额、汉篆乃至汉封泥的养分,以追求生动变化。他摒弃了唐李阳冰徒以瘦硬见长、状如算子的“玉箸篆”,而参之以笔力深雄的邓石如、流丽婀娜的赵之谦以及老辣雄强的吴昌硕篆书的笔意,在结字上他把前人修长的篆书写得圆转、曲折、扁方,中宫紧收。这种笔圆而用方,体方而用圆的体态,达到疏至不可再疏,密至不可再密的程度,以疏为风神,以密为老气,旷远绵邈,神采灵动,气度恢弘。我们今天所看仇高驰篆书,借鉴古人篆书创作的成功方式,舍弃其不足,增强了小篆的书写性,这点非常难得。当代方小壮称:仇兄高驰,早岁学书于彭城书坛重镇王冰石先生;笃于篆,情钟缶翁用笔、退庵结体,复上溯悲庵、完白而至先秦钟鼎铭文。用笔以中锋为主,多藏起侧收;笔画极尽欹斜舒张之势,婉转流畅;又重笔画粗细、行笔缓急、墨色润燥之穿插;中宫略紧,结字于展纵间兼取横向之势。“势”既具,而“情”乃生。故而一字之内、字字之间,皆能于舒展跌宕中顾盼生情。谷国伟说,这是大胆而理智的尝试,更是一种自我的突破。这种突破具有书法史意义。

唐孙过庭论述篆书“尚婉而通”,这告诉我们,婉而愈劲,通而愈节,不急不弛,才能恰到好处。其意在说明写篆书既要圆转自如,又能柔中有刚,做到柔与刚的有机统一。领悟此点又能苦心造诣才有上乘之作。仇高驰书法实践中,剔除了非直与弧的线条所给人平白、僵直,缺乏意韵的单纯,而带来的是恣肆、速度、飞动与弹性,对比强烈,个性鲜明的视觉组合形式感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试看仇高驰的篆书用笔,有的线条迅捷,咋看之下不合篆之婉转和穆,但是迅捷运笔由于用墨的枯涩痕迹产生的一种苍茫感,却显得质朴和拙朴。有的字笔重墨浓,圆润饱满,沉重厚实,相互映衬、对照,颇有趣味。这些用墨的对比,使得篆书中有十分明显的动感,互动成趣,使人感受到动荡活跃,如流飞渡。这正合孙过庭“尚婉而通”的理论,这正是仇高驰篆书艺术的内核。

仇高驰说:“我极力追求书法气韵,我尤爱空灵、清醇、古朴和天真。”他撷取节奏化、韵律化的意象,又化入自我,并通过笔墨、线条而形成一种味之无穷的丰富美感。有人评论仇高驰篆书“空灵高古”,可见其书法在气韵上已是名家风范和气象,这很难得。书法审美中讲究“气”,又有“内气”、“外气”之分。“内气”是从一字里有气势、有韵味而言;“外气”是指字与字、行与行乃至整幅作品联络照应得有气势、有韵味而言,这自然是一种高超技法的操纵和驾驭,她是书法人之“奢侈品”,不是轻易就能拥有,但并不是不能达到……故而仇高驰又言:这些年的探索,我深深体会到技法的锤炼对提高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就书法创作而言,必须从熟练的技法作为切入点。书法人都清楚,小篆一途,自来以斯、冰遗法为正道,然时下攻篆书者,大都以用笔荒率,结字散乱为风尚,非粗即野,非妖即怪,醇醨之迁,彬彬文质将尽,此可谓避难就易,舍正道而走旁门者也。当然,重视技法,绝不意味着止于技法,由技入艺入道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仇高驰具有十分出色的造型能力和内敛、蕴藉丰富的笔墨处理功夫,他吸收吴昌硕的笔法和萧退庵的结体优点,在线条上讲究粗细变化,墨色上施以浓淡干湿,再贯以行草笔意,突破笔法的单调和形式感的平面,形成自己委婉通变,趣味率真,极具动态感的个人风格。看似简单的线条富于韧性,化出意料之外的韵味,这使得他的许多作品在简单中蕴含着无穷的意味。仇高驰取法和借鉴其古人,形成自己优秀的特质——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当代篆书的典型,对篆书的发展作出不俗的贡献:超越了前代,并在金文书法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曾有人问我,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说,书法。而达此境界者,高驰也。好比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古人若有知,当会举杯以贺——书法一路向高驰!

启功先生评价仇高驰:篆书渊雅清醇,气息高古,能达此境界十分难得,相信再假以时日其前途不可限量。多么意味深长的话语!仇高驰的篆书不仅是和当代书坛的篆书创作拉开了距离,而是赶超古人。若要读懂高驰书法作品的空灵、高古、典雅的意境、格调、气韵和其中蕴涵的精神要义,要从中国文化史、书法史的高度去切入和审视他的书法品质。仇高驰有别于他人处,就是其书法作品充盈与弥散的哲学思想、审美追求、文化气息和时代精神。仇高驰在篆书创作中,着意于它的欣赏价值,着意于墨法与笔法的结合,着意于人品与书品的交相辉映,书法、篆刻业已形成了古朴淳雅、苍劲秀逸的艺术风格,于无声处听惊雷,实现了古人那种“无意于佳乃佳”的艺术价值和效应。

二、诸体皆擅,最具中国书法精神的保真书法家

我们再看看当今书坛大家们是如何评价的:

——篆、隶、行三体皆善……(徐利明)

——仇高驰对篆书的研究和理解很到位,行书,隶书古雅生动,全面地展示了作者的综合能力和对各种书体的理解和把握。(毛国典)

——篆、隶功夫甚佳,严谨而不乏情趣,行书亦妙。(周俊杰)

——高驰既以篆书见长,而又复攻他书,其隶书,以汉碑为体,以简牍为用,下笔古秀浑厚。其行书则取法王逸少、米元章、黄石斋(王冰石)

……

英雄所见略同:诸体皆擅。专家们的一致公认和仇高驰“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的定位与践行是吻合的。“一个人曾拥有此身此世是不够的,他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仇高驰的为书之道有着四面出枝的诗意。诗意来自生命的流淌,他既以篆书见长,而又复攻他书,诸体“林望深秀”。不难看出,其隶书,以汉碑为体,以简牍为用,下笔古秀浑厚,特别着意处,得力于《礼器碑》,空间简洁有致,如同“清水出芙蓉”洗尽铅华,得其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之气韵,写来温文尔雅,静远悠扬,最能体现审美取向。仇高驰隶书的美学高度,是在当代书法领域的实践范例和优秀代表,凸显了人生真谛的审美追求,超越了书法本身所包容的文化含量,而赋予它鲜活的人文精神。他的大量论文、论著以及文学作品亦在阐发和诠释着这种境界。人们公认的“文人书法家”的仇高驰已站成了一个时代高度。仇高驰乘胜追击——近些年来又参以来楚生隶书笔意,越发显得古茂奇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来先生的隶书是不让清人隶书高手的,纵横驰骋,流畅自如,率意而不俚俗,奔放而不狂怪,自己终得鲜明崭新的个人风貌。”他“之所以将视角转移到来先生的隶书,主要是出于用来氏隶书去打破碑刻隶书过于严肃庄重的传统风貌的考虑。”因此,他的隶书作品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书神自有,洒脱风流,充分体现他不让古人的书法史价值。

从书法史中看到,大凡工篆隶者拙于行草,此乃结字、用笔不同使然,精能如邓完白者,已为后人所微言。然仇高驰行书,已能贯通王逸少、米元章、黄石斋诸体,取法融合诸家,落墨心无挂碍,进退裕如。君不见高驰先生写大字气厚貌古,写小字神韵超逸,“学书能诸体皆擅,随意所适,亦真书家之风流也”(王冰石语)。

真正的书法人不是小富即安、小富即狂、小富即飘、小富即炒、小富即卖的急功近利、欺世盗名之辈。仇高驰在名声鹊起之时,自觉边缘化,远离闹哄哄的“街市”,他沉浸在书法的无人区,惬意他的山阴道上,诸体书法艺术风貌穆穆然、内蕴蓬勃之生气。

无论古今,价值观不稳的书法,只会一闪而过,留不住。仇高驰书法是留得住、站得稳的。他不停地追寻,考验内心修为,最终找到自己的心。己不惑,彼不动,练真功,手听话,多么难得的“沉静”——心里不乱,顺其自然,他的时间里,唯有认真——这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力。愈是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愈是仇高驰区别他人的标志。

仇高驰是名副其实的诸体高手,从字法到章法,“凭借着其自身的张力而与字形外部形成了有机的联系,从而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布局,产生了跌宕起伏的动感。”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线条、结构与章法等形式的自由运用中无不表现出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行与驻、动与静、方与圆、藏与露、疏与密、开与合、虚与实、浓与淡等相辅相成、互相生发,“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而这不正是宇宙万象阴阳调和的抽象再现吗?

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线条飞动是中国书法的本质特征。它具有一个由线启象(墨象),由象悟意(意境)的本体结构。书法的线条具有生命感,这种点画线条不是板滞的,而是灵动的,线条可使书家情感迹化而禀有宇宙精神和生命情思。中国书法线条依于笔,本乎道,通于神,达乎气,这是一种以刚雄清新的生命为美的书法审美观,一种以书法线条与天地万物和人的生命同构的书法本体论。仇高驰在书法的线条上自言其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艰辛的探索过程”,摸索了近二十年,既有成功的欣喜也有过迷茫的苦恼。仇高驰篆书线条上的稳健凝炼,在隶书、行书诸书体的线条线质生命张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也。

多位书法评论家都注意到仇高驰的书法用墨,并给予很高评价。墨象是书法审美的重要内容。线源于道,墨生于气,笔中有墨,墨有中笔。以笔纵线,妙在以线达情,用墨取象,妙在墨盈摄气,书法尤重墨的审美趣味。笔意墨象为上的观念是老庄美学“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思想的体现。在书法世界里,用墨已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而成为一种书境,一种人生意趣至高点的投射。传统书法强调“墨分五彩”,即“渴”、“润”、“浓”、“淡”、“白”。主要意思在于,墨虽然是一色的墨,但在书法艺术中却是富于变化而多姿多彩。墨法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清代包世臣《答熙载九问》认为“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书法,是在黑白世界之中表现人的生命节律和心情、情怀,墨法的浓淡枯润能渲达出书法作品的意境美。现代书法家林散之、沙孟海等,都十分讲究墨色的变化,力求造成一种变化错综的艺术效果,表现出空间的前后层次,从而达到了笔歌墨舞的境界,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书法家不是自封的,他是时间荡涤后历练的。与沉醉于线条笔墨运用的大多数书家相比,仇高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执着者。中国传统文化是书法艺术长盛不衰的肥田沃野,想在书法史上留下痕迹的人,必须到这块田野里寻根探宝——哲学思想的体现、审美追求的选择、文化观念的阐发、继承创新的延续、自身风格的定位。在这些标准之外,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书家自身文化素养的支撑。它与作品所承载的哲学思想、所注入的文化含量、所追求的审美情趣、所赋予的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可以说,思想深度或文化元素在书作中的嵌入程度,是衡量大师与大家、大家与名家的上乘标准,亦是考量其作品能否传之后世的不二法门。仇高驰对传统文化的那种温情与敬畏时刻伴随他的生活,他的作品创作。

在仇高驰的书斋里,中国传统文化名著、中外书法绘画史论的名作,占据了他藏书的大多数。2016年春仇老师在千字文书院给我们授课,课余我送他一本我的“里下河文学流派”的中短篇小说选集《万年欢》,请他指导,哪知他真读,还写下评语,赞美有加,第二天并图文一起发到他的朋友圈。仇高驰连我等名不见经传之人的拙作都读得那么认真,可见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运用,可以说达到了如饥似渴,对中外书法、绘画论著思想的摄入、试验,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我了解到,大部分时间里,仇高驰都是游走于经史子集之间,寻觅书理画论之源,这也正是仇高驰的睿智之处。他在广袤的文化田野里汲取了丰富营养,保证了他能时刻站在文化的大视野里,对当代书法艺术进行扫描和实践。仇高驰篆书《千字文》、《心经》境界之高自不待说,有书法专家说最能体现文化观念传承的是高驰的行书。高驰书法张扬的是温情、敬畏、舒展、洒脱的文化理念。高驰身上有绝大多数书家所没有的文人潜质。仇高驰的书法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书家里卓然而立,仇高驰学书是穿越了两千多年的篆书史河,于书法的最上游处寻觅风景,这种匠心所在,使他在浏览了历史的沧桑后,把书法所代表的文化流变史、王朝演进史、社会发展史诠释透彻尽致,一览众山小。试想,站在殷墟的土地上,站在先秦诸子的领地里,触摸“天人合一”的时空,是不是离历史更近了?在先贤们的哲学思想熏陶和文化观念簇拥之下,书法的历史感、文化感、古朴感、厚重感,不禁油然而生;书法的思想与灵魂,不就有了本原、继承和归宿了吗?所以说,他的字,苍劲连绵、雄奇古朴,气势磅礴,极富金石气韵。仇高驰行书的最大特点,是注入了诗人的浪漫与潇洒、词家的豪放与婉约、史家的精细与严谨。他说他书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先从解读苏轼入手,苏轼的为人为文为官是他创作之前的必备功课,而且长时间地揣摩、思索、品味。这种工夫是在创作之外的积淀,使他在创作之时,苏轼所处的历史环境、时代背景,跃然纸上;苏轼的思想轨迹、心路历程,贯穿行间;苏轼的诘问、怀想、感叹,于笔墨深处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站在苏轼的思想高度和精神高度所写的作品,复活了苏轼,还原了苏轼。

仇高驰善书,他的文化自觉中,不断接受所崇尚的古代大师其艺、其技、其德、其义的浸淫。他上追下接古今大家里,从二王到黄道周等等,无一不是一生在诗、书、画、印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成一代名家,而且多为一情独往的血气男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