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新闻 >

比东野圭吾更好看的推理小说「除了东野圭吾其他作者推理」

2024-01-21 08:33:37
蔡骏——悬疑有余而推理不足东野圭吾——推理有余而缺乏悬疑

很多年前就读了蔡骏的《诅咒》,记忆中留下的更多的是一种恐怖感,就像一部恐怖片带给人神经的一种紧张刺激,仅此而已;后来又读了他的几部,进一步印证了这种感觉。

当然,作为国内长期以来公认的“悬疑教父”,蔡骏足以被视作是悬疑派的标杆,尤其在恐怖氛围的渲染制造上,放眼当下恐怕也无出其右,但他的作品在推理方面的平淡和缺乏创新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而另一位被大众熟知的悬疑大师东野圭吾,《放学后》也好,《秘密》也罢,亦或是其它作品,都是在更切近于现实的普通生活节奏中将故事展开,诚然,是有好的逻辑推理,也通过频繁的弑父情节和对人性的暗的揭露警示了社会,但就“悬疑推理”这个类型而言,私以为,在悬疑方面东野圭吾的作品远远没有达到令人意外和惊喜的高度,而更像是基于生活现实中一部部平淡的“刑侦剧”。

蔡骏的小说,悬疑有余而推理不足;东野圭吾的小说,推理有余而缺乏悬疑。

所以,我才决定推荐这部本人读到第2遍,神经依然紧绷、兴致丝毫不减,在悬疑(恐怖)方面达到顶峰、在推理方面极具创新,同时又深度融合了人性这一不朽话题的《19年间谋杀小叙》。

本书的作者叫那多,想必很多人并不熟知。这么说吧,其父是赵长天,赵长天创办了“新概念作文大赛”,而“新概念作文大赛”成就了韩寒、郭敬明等人。

在进入正题前,笔者想问在读的你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有人要害你,而凶手就藏在你熟悉的身边人中,在不能报警、不能利用正当法律手段的条件下,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找出凶手?

身边的同学中藏着一个谋杀者

本书的时间跨度正如书名,是在1987年至2006年的19年间。

我们从1997年说起。因为这一年是主人公柳絮见证谋杀的开始。

1997年夏,大三的柳絮因为学业的优秀,递补进入到上海医科大最优秀的王牌班级——和生医院委培班。

委培班一共12人(包括柳絮),五男七女,分两个寝室居住,女寝7人,楼下的男寝5人。

在委培班,最优秀的是跟柳絮关系最好的班长文秀娟,门门功课第一,长相出众、气质优雅,是典型的邻家孩子,而她也正是这起谋杀中的受害者,凶手就藏在委培班。

柳絮确定自己的同学中藏着一个谋杀者,是在她进入委培班的第4个月。

1997年11月份的一堂解剖课上,同组的文秀娟突然低声告诉柳絮,“有人要杀我!”“这间教室里有人要毒死我。”错愕的柳絮在惊吓之余联想起这学期以来,文秀娟身体的种种变化——羽毛球打不了多久就要休息、头发开始掉落、脸庞浮肿……但柳絮依然半信半疑,因为这个班级是全校最好的班级,自己身边的同学是全校最优秀的11个学生。

柳絮确信文秀娟的话,是在接下来的第二堂解剖课上。在那堂课上,文秀娟突然对着自己手中矿泉水瓶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惊叫声。后来,柳絮发现,未开盖的矿泉水瓶底部有个肉眼难辨的被针扎过的小孔,这也就意味着,文秀娟的猜测不是空穴来风,是真的有人要毒死她。

再后来,柳絮跟文秀娟一起发现,在寝室,在柳絮送给文秀娟的银耳羹中,被人投了毒。

在后来那段文秀娟被害死之前的时间里,柳絮曾竭尽全力地帮她查找过凶手,但都无济于事,文依然防不胜防地被屡屡投毒,而在柳絮提出报警后竟被文因个中原因断然否决,就这样,文秀娟最终不可避免地被活活毒死。

不报警,如何找出身边的谋杀者?

多年以后,那届委培班的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文秀娟之死也早已被尘封在了所有人的记忆深处,唯有柳絮,始终对好友的离奇死亡念念不忘。

柳絮重查当年谋杀案的恻隐之心是在一个意外中被正式重启。

那天,她意外地发现了文秀娟留给她的遗物——被藏在一管箫中的14封信——“谋杀者A和谋杀者B之间的通信。”

读着那14封信,柳絮对文秀娟当年被屡屡投毒的无助和恐慌,开始产生更加惊悸的彻骨。

而更令人惊悸的是,随着柳絮的侦查,事实告诉她那14封信并非是谋杀者A和谋杀者B的通信,而是被投毒者文秀娟和投毒者之间的通信。

回到本文开始时那个问题,在不能报警的条件下,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找出身边对自己投毒的凶手?

时间拉回到1997年。

身体日渐衰弱的文秀娟,深陷明知被同学投毒却无法找出凶手的无助中,更因为无论如何防备何如小心依然不能避免自己一次又一次地中毒。

加深、衰弱、日近死亡……

最终,这个绝对优秀和聪明的女孩子,想出的办法是,以另一个投毒者的假身份跟真正的投毒者进行通信,通过在信中的试探找出凶手……

悬疑小说创新的无限可能性

也正是在读到文秀娟的这种近乎变态方式的部分时,我惊叹于文秀娟的绝顶聪明,惊叹于一个正在步步走向死亡的绝境中的受害者人性中被逼出的那种求生本能的强烈,更惊叹于作者在悬疑推理中天马行空的创造性。

用6年时间写就一部悬疑小说,是该有令读者拍手称快的惊喜,但无论如何这种惊喜的有与无,都只能用“可能”来定义。而在那多的《19年间谋杀小叙》中,这种空前的、令人窒息和拍案的惊喜,是实实在在被创造出来和存在着的,是在笔者读过的任何一部悬疑小说中从未感受到的。

而在这一部分除外的其它篇幅中,还有着另一个同样令人拍案和惊悸的部分,就是关于谋杀文秀娟的凶手身份。

囿于本类题材书籍的特点,和这部作品尚未被熟知的因素,很遗憾不能在这里展开介绍和讨论,它带给读者的惊喜和满足,就留给它自己为你们展现吧。

悬疑类小说笔者从未读过第2遍,只有《19年间谋杀小叙》;

悬疑类小说笔者从未买过纸质书,只有《19年间谋杀小叙》。

总之,只有读了《19年间谋杀小叙》,你才会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悬疑推理小说,是有着无限的创新的可能性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