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风靡了一个时代的林大美人淡出演艺圈,留给大家一个“独孤求败”式的美丽背影。都说观众是健忘的,演艺圈的人情是凉薄的,但大家却都没有忘记林青霞。林青霞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台北市逛街时由星探发掘,1973年进入台湾八十年代电影公司做演员。同年,在根据琼瑶的处女作改编而成的影片《窗外》中饰演女主角江雁容而大获成功。1976年后,加入琼瑶自组公司成为拍摄影片的御用女主角,成为琼瑶笔下女主角的化身。
有一部电影,是由林青霞和秦汉这对金童玉女演绎的,叫《滚滚红尘》,同名主题曲曾经风靡两岸三地。我未曾看过这部电影,未曾听过这首歌。但当我读过三毛原着之后,我仿佛就亲眼看到了电影中男女主角的生死契阔,亲耳聆听了歌曲中的爱恨情仇。
这部书是以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为蓝本加以创作的,讲述了一名普通的以写作为生的女子沈韶华,与汪伪政权里的高官章能才纠结半生的倾世情缘。
沈韶华本是家境殷实的富家小姐,在父亲死后她继承了很大的一笔财产。但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她是没有什么金钱观念的,从而出现了书中把金戒指当小费打赏给邮差的情节。在这种情况下,没过几年,她便将遗产悉数用尽,为了度日,以写作为生。
而章能才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无疑是个野心家。他不惜名誉,不惜一切,奋不顾身往上爬,甚至抛弃了一个人应有的民族尊严与民族气节。也或许是因为他太在乎名誉,太在乎自己拥有的一切。
面对时局,他顿感卑微,他无可奈何,他消极退缩。即使面对爱情与事业,他依然不快乐,因为爱情是漂浮的,因为事业是虚无的。
时局讽刺世人,战火把原本高高在上的人拉下神坛,那人便安于贫困;又把徘徊在底层的人送上神坛,然而此时的神坛,却早已变了味道。
书中有一段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章能才带沈韶华去高级餐厅吃西餐,当时的沈早已没有买得起一件礼服的能力了。沈的自尊和精灵在此刻展露无疑——把自家餐桌上的一块流苏边桌布改制成了一件披肩。
深谙人心的章能才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但尚解风情的他没有立刻戳破。他慷慨的花钱请小提琴手演奏《冥想曲》。餐后,章能才主动谈起了自己的过往,沈小心翼翼的插了一句:“人家说你是汉奸。”章坦然回答:“是,但我也很痛苦。”“痛苦”是他作为一个靠践踏着同胞尸体在高处叱咤风云时,所表现出来的无力与彷徨。
韶华又问:“那——那你杀过中国人没有?”章能才此时的回答显得尤为意味深长:“最厉害的汉奸都是不杀人的,最没用的汉奸也是不杀人的。”这是一种无奈的自我解嘲,章把自己看作后者。在外人看来,章是汪伪政府里的文化宣传部长,地位显赫,是汪精卫眼前的红人,但他却把自己定位成最没用的。
谈话最后,章能才犀利的点明:“正如你没有披肩一样,我没有灵魂。”灵魂是一个自由人的一切,没有灵魂,谈不上是一个自由人,一个人,他倘若不自由,他就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人!因为没有灵魂,章能才看不起自己,但内心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与追求,使他在那条卖国求荣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在那样黑暗的年代,两个孤独的心唯有像冬日的树藤一样紧紧交缠在一起,互相取暖。但命运的玩笑使他们又错过彼此。
战后,韶华匆忙将被国民政府通缉的章能才送往香港,自己却留了下来。若干年后,白发苍苍的章能才重返大陆,寻寻觅觅,找到韶华故居的时候,才得知她早已死于十年文革。
我想,那时的章能才只能拄着拐杖,凝视着那个当初他与韶华在上面共舞的小阳台,耳边回荡着若有若无的那首《香格里拉》,回忆着那个起初不经意的他,和那个少年不知事的她,在人生中那段短暂的胶着红尘。
有的爱情,成了美谈;有的爱情,却成了羁绊;有的爱情,让人永远怀念;有的爱情,却终是让人唏嘘不已。
爱阅读服务号:iyd_cn
更多网文尽在爱阅读,等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