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代风华——上海油画雕塑院特展”正在院美术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
展览不仅呈现了时代风华,观照了历史记忆,映射了社会生活,它还像是一个风格样本,约略地体现了建院五十余年来上海油画雕塑院在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手法、美学等的流变。本次展览作品,以油画、雕塑为主。其中,一部分来自上海油画雕塑典藏,大多为院前辈艺术家创作的精品,一部分则是院在职专业人员创作的近期作品。
本期专题推介:顾士本
顾士本 · 作品
参展作品《雪后——油雕院旧址》 布面油画56×76cm 1983
《僻静的牧区》 布面油画38.5×46cm 1964
《藏北的雪》 布面油画 28.4×37.2cm 1965
《急流》 布面油画 45×54cm 1970
《周庄古镇》 布面油画38.5×46cm 1982
《浙江水乡》 布面油画 15.7×18.9cm 1984
顾士本 · 简历
顾士本(1927-2009)
192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49年参加部队文工团,长期从事部队美术工作,历任师、军文工队员及北京空军文化部干事。1959年参加何孔德油画训练班学习。1964年赴西藏工作,从事部队专职美术十余年。1978年转业上海历史博物馆。1980年进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今上海油画雕塑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育新苗》参加“全军第三届美术展览”。作品《战后相遇》在《解放军画报》发表,并参加1964年“空军美展”(获三等奖)。作品《一九三四年的上海》参加“上海解放50周年美展”。
2011年,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薪火相传·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家系列——顾士本作品展”。
作品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油画雕塑院等机构收藏。
顾士本 · 评论
风景写生是顾士本创作活动的主体。此次展览的绝大部分作品就是他在西域边塞,尤其是西藏地区写生路上带回来的作品。写生的原意在西语中就是书写生命。
所谓写生,不是写那个纯粹的物象,也不是写那个纯粹的自我,是物我交融后激发出来的那个艺术境界。每一笔形、每一块色可能都会触摸到艺术家激动与活跃起来的那个兴奋点,它其实是创作者在大自然的美的驱动下高度全然释放的过程。
白石老人曾言:“作画贵写其生。” 写生为何如此重要?原因在于,写生带回来的画面上有新鲜的痕迹,而不是既往成熟可靠的套路。每一笔都饱含着现场的气息,每一笔都不可重复。带着现场彼时彼地的一切,连同杂草残枝,连同心思想法,一概不能遮盖掩藏。这样的“写”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人生境界。这样的“生”是生动、生气、生活、生机、生趣、生灵、生息、生长、生命……
因此,写生作品不仅能准确记录画家对人物、景物、静物的最真实的感受,也是画家寻找其绘画语言的最直接的捷径。它可能不成熟,不完美,但它所呈现的,一定是画家对形态、色彩的存在方式的真实感受,以及画家对其情感的即时性记录。杨飞云曾经感慨地说:写生是绘画的一种恩赐,它使我们变得虔诚、纯真和更加热爱生命。
很难指明艺术家创作每一幅画的动机。顾士本先生的许多作品甚至没有命名,但是,每件作品都叙述着他的所见所闻,甚至每个局部的点画都蕴含着一种真切的感受。他的作品是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的颂歌礼赞,是一种内在沉默的理解力。即使那些被打入四旧的文物,在他眼里依然是稀罕之物,充满着同情与关怀。这种建立于内心的审美法则,在其节制、温煦的表达中,有着感人的力量。“眼中之竹非胸中之竹,胸中之竹非手中之竹”。绘画自身的价值不在于对于事物的如实的描写,而是要画出他对事物的所感所悟。面对艺术作品,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艺术家心灵的世界。
艺术家在创作中往往都涉及到人与自然、形式与精神、中式与西法、技法与修养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顾士本油画中最可贵的是它的朴实而真挚的乡土性,以及清澄明澈的中国意境。那是一曲朴素与诗意共同谱写的心灵素歌。
——摘自傅军《心灵的素歌》 2011年
展览现场
上海油画雕塑院微信公众号正陆续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代风华——上海油画雕塑院特展”参展作者与作品的介绍,敬请继续关注。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9年7月10日~8月31日
开馆时间:10:00~17:00(16:30停止入场)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金珠路111号
编辑:周雨亭
校审:李诗文
现场摄影:吴哲琦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