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 深山隐士图 1946年 109×61
由江苏省昆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刘海粟美术馆、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共同主办的“英满芳甸——新金陵画派播布研究展” 拉开帷幕。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新金陵画派”是20世纪在中国美术史上崛起、发展并产生持续性、全国性影响的中国画流派,是新中国画院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之一。本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新金陵画派”五位代表性画家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为凝聚点,着重展示“五老”的艺术本体语言特色和实践方式;第二部分为现当代山水画邀请展,展现“新金陵画派”作为时代印迹在当代山水画发展中产生的传播与影响。
本展览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新金陵画派”代表性画家研究展,即“五老”( 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的作品、文献、影像资料以及“新金陵画派”已故著名学者马鸿增先生的文献手稿。此部分由傅抱石纪念馆馆长黄戈先生担任策展人;第二部分为当代山水画邀请展,反映后“新金陵画派”时期部分画家在艺术道路上的不同抉择和探索,折射出“新金陵画派”与当代画家在审美取向与艺术风格上的传承、影响、对照、反差等等内在联系和外部流变。此部分由后候北人美术馆名誉观众赵宗概先生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展览前言
策展人 黄戈(傅抱石纪念馆馆长)
鲁迅曾说:“艺术上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致何白涛信》1934年1月8日)江苏地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画家辈出,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历史上江苏籍或长期活动于江苏的画家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作品并形成影响深远的各种风格流派,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与艺术资源的重要组成内容。仅从画派来说,在江苏地域就产生过“吴门画派”、“松江画派”(其后衍生清初四王“娄东派”、“虞山派”等)、“京江画派”、“常州画派”等等。另外,尽管学界尚存异议,但“扬州八怪”、“金陵八家”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人把它们亦作画派看待。如果说明末清初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画派“代表了当时文人画创新思潮的积极力量”(马鸿增语),那么建国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和兴盛深刻的诠释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傅抱石语)的时代内涵。毫不夸张的说,时代变革成就了新金陵画派,而新金陵画派反映了时代风尚。
新金陵画派最重要的历史契机和活动场域即是江苏省国画院的诞生与发展,甚至可以说,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因而这里有必要简述一下新金陵画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1957年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委员会,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15日中国美协江苏分会组成“江苏国画工作组”,开始为其三个月的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团长为傅抱石,副团长为亚明,成员包括了钱松嵒、宋文治、魏紫熙等。1961年5月2日至21日,由中国美协和江苏分会主办的“山河新貌——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在京展出,引起巨大反响。以此为标志,新金陵画派崛起为新中国代表性画派之一。其中参与画院建立和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以及“山河新貌”画展的画家团队即包括了后来被公认的新金陵画派代表性人物: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其中,傅抱石作为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而享誉海内外。尽管经历了社会环境的迁变,但新金陵画派已然成为江苏中国画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标识和象征。
新金陵画派形成迄今已有六十余年,它浓缩了建国后中国画发展的跌宕起伏,同时也为江苏中国画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应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环境的巨大变革对文艺思想乃至艺术创作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对新金陵画派乃至整个中国画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与机遇。
源于上述的学术梳理,我们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下联合呈献给广大观众一个规模不大却颇富新意的展览。本展旨在以“新金陵画派”五位代表性画家为研究对象,着重展示五位画家的艺术本体语言特色和实践方式,以多样展陈形式具体而微的向观众传递“新金陵画派”五位代表画家的各自风采,并暗含出作为画派在传播及影响方面的种种张力与转向。希冀通过这个展览,让“新金陵画派”在历时性的传承及共时性的拓展过程中真正“播布”到每一位观者的心田,让每位观者慢慢认识、感知、理解一个画派超越地域边际、超越时代局限的整体力量。在此向“新金陵画派”诸位先贤们致敬。
魏紫熙 157568-峡江峭璧 97×50 1981
钱松岩 春满石城 1973年 235x71cm
亚明 杨柳青青江水平 90年代 200x74_看图王
相关研究手稿与日记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