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秉衡琢玉技艺传承人潘德珠从艺65周年研讨会
近日,一场围绕“苏·宫绝技金镶玉”传承与发展的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侯彦成先生、副秘书长张玉甫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宋建国、田健桥、张铁成、于雪涛等玉雕大师受邀出席由苏州子冈珠宝有限公司主办的“青蓝相继 薪火相传——潘秉衡琢玉技艺传承人潘德珠从艺65周年研讨会”。
研讨会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可书院院长田一可先生主持。行业内的相关专家、学者,玉雕工匠欢聚一堂,共同围绕潘德珠先生65年的玉雕艺术之路,特别是近年来的玉器艺术理论研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与会嘉宾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先生,中国戏剧协会戏剧艺术中心艺术指导、剧作家爱新觉罗恒钺先生,著名文化学者、《百家讲坛》十大名嘴之一纪连海先生等。研讨会后,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潘德珠先生收徒、苏州子冈珠宝公司郭忠华(补)拜师仪式。
潘德珠先生与弟子郭忠华的“金玉师徒缘”由来已久。爱玉的人都知道,苏州是明清时期中国的琢玉中心之一,但少有人知“金镶玉”工艺也与苏州渊源深厚。苏州《木渎镇志》及故宫博物院资料载,“陆子冈,时称碾玉妙手,其雕刻除玉外,如竹木石以至镶嵌,嵌金银丝、嵌宝石等无不涉及,都有成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久芳先生于1981年发表的论文显示,“清代乾隆时期,金镶玉代表作‘白玉错金嵌宝石碗’,无疑是仿照了‘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而形制与制作技法却明显地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的特征,为苏州专诸巷琢玉匠人的杰作。”但后因清王朝的衰微而失传。直至民国时期,玉雕艺术家潘秉衡先生终将该工艺复原并加以改进,使得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技艺得以重现,人称“金镶玉”。
金镶玉工艺源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金银错。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曾于1973年发表的《我国古代的金银错工艺-第六章“金银错玉器”》显示:“潘秉衡老师傅利用传统的金错工艺技术,在制成的玉器上碾成细纹饰,然后嵌以金丝或银丝。这种玉器需要经过磨错,因此,虽然俗称“嵌金”,实为“金错”。金错玉器是雕玉和镂金的结合,是金错工艺的又一发展。”该文阐述了史树青先生认为嵌金银丝工艺从最后的磨错工序判断,就是源自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传统工艺,而非痕都斯坦的舶来品。
苏工金镶玉工艺,又称“嵌金银丝嵌宝石”玉器。该称呼出自故宫博物院文献对明代陆子冈擅长技艺的记载中。这一技艺后传至明宫廷御用监,清乾隆时期称之为“金银错玉器”,据故宫博物院文献记载,乾隆时期的金镶玉代表作“乾隆御用”款白玉错金嵌宝碗,是苏州专诸巷玉工所制,为造办处交办给苏州织造局的玉器活计之一。当年苏州专诸巷玉工所采用的技法,依然保持源自商周时期的中国传统金银错嵌宝石技艺与方法,并未随波逐流,即嵌入金银丝线后,用错石将裸露在玉石表面部分磨平,金属丝线与玉石表面保持水平。而非痕都斯坦玉器金属丝线填入玉槽后,保留凸出玉石表面的金属丝线,没有“磨错”这一工序。苏工金镶玉的玉嵌金银丝嵌宝石,集中代表了中国宫廷传统金镶玉制作工艺的特色,后因清王朝的衰微和造办处及苏州织造局的终结而失传。
近年来,苏州子冈珠宝公司在传承传统苏工金镶玉的基础之上,经艺术总监潘德珠先生等老中青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将苏工金镶玉工艺中的单嵌金丝与银丝,改良为“混嵌金银丝”制法,即在一条玉槽内同嵌金、银丝片,且外观无接缝,开创了中国传统金镶玉与苏工玉雕的新境界。
为进一步加强苏工金镶玉作品的标准化,2020年,由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管,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金银珠宝饰品产品质量检验站、苏州子冈珠宝有限公司、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苏州工美苏作技艺研究中心、苏州工艺美术研究院所撰写的《金银嵌丝制品(珠宝玉石类)》团体标准,已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审核,并已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此为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第一例团体标准,也是苏工金镶玉这一濒临失传的百年技艺得以传承与保护的见证。
潘秉衡先生简介:潘秉衡(1912年3月--1970年8月),河北固安人,号玉饕,一代文豪郭沫若曾赞其“号与人极贴”为我国近现代玉器艺术家、画家。潘秉衡自幼熟读“四书五经”,酷爱绘画,14岁进入“剘宝斋”红活作(以制作珊瑚等玉装饰品为主的作坊)从事琢玉工作,先后师从玉师吴梦麟、晚清宫廷如意馆画师郑宜柯、著名象牙设计雕刻艺人王彬,因其天资聪慧,技艺精湛,青年时期就被誉为北京玉器行业的名家。建国后,曾任中国美协会员、北京市政协第三、四届委员、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监事、北京市工艺美术学会名誉委员兼副理事长。1934年,潘秉衡制作的碧玉方罍和花觚在日本名古屋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54年后,历任北京第一玉器社艺术指导,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55年,潘秉衡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老艺人”光荣称号。1958年北京玉器厂成立,潘秉衡被推为玉器行业的“四怪一魔”之首。1962年,在北京美术陈列馆举办了“潘秉衡琢玉艺术展”,为新中国特种工艺史上第一次个人展览,同年,北京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本次展览拍摄了一部彩色纪录影片。1963年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潘秉衡琢玉画稿》,由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82年王名时撰写的《潘秉衡琢玉技艺》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在多年琢玉过程中,潘秉衡大师致力于薄胎玉器的创作研究,发明了套料取材法。并成功研制恢复失传已久的“压金银丝镶宝石”工艺,是我国玉器工艺史上的一大创举。潘秉衡老艺人因材施艺,技艺卓绝且全面,作品造型端庄古朴,气韵生动,纹样装饰瑰丽清奇,无论器皿、人物、花卉、鸟兽等,皆给人以和谐典雅的美感,其作品不仅列为国宝,且被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美国费城博物馆、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珍藏,为世界艺坛所瞩目。潘德珠先生简介:1940年生人,潘秉衡大师之子、琢玉技艺传承人。潘德珠,现任潘秉衡玉器研究会终身会长、苏州子冈珠宝有限公司玉器艺术总监,广东四会国际玉文化馆博物馆、山东德州汇玉堂博物馆、西安大玉坊博物馆等机构艺术顾问。1956年7月,响应政务院号召,有绝技的名家艺人之后秉承技艺、子承父业,因此,潘德珠在“北京第一玉器生产合作社”参加工作。1958年,受调筹建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后留校任教。1965年调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潘秉衡玉器艺术研究室”工作,期间参与了潘秉衡晚期作品的创作。1969年进入北京玉器厂。改革开放后,赴云南德宏州协助建厂,开办讲学,培养边境技艺人才。1986年应辽宁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辽宁省工艺美术总公司邀请,赴辽宁各玉器厂讲学。上世纪90年代末,受聘北京民族大学、北京黄埔大学、北京东方大学、北大资源学院等院校任教,传播玉器艺术理论知识。晚期参与创作玉器长篇文学《宝玉玉饕玉传奇》,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近年来,致力于“玉器创作理论学”、“玉器理论艺术学”研究。目前,《百年玉器发展史著》也正在积极编著中。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