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王图
元代,14世纪立轴
绢本墨笔
纵127.3厘米,横44.2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困扰中国人物画研究的一大基本难题,是很少有流传至今的道释题材名家名作。根据文献记载,宋代以前,历代最为杰出的画家把他们大部分或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巨幅壁画的创作中,以美化寺院和道场。不难理解,这些人物画是中国艺术上最为出类拔萃的作品。而到了宋代,画家的兴趣开始发生变化,从早期的道释主题绘画转移到了山水画创作。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人物画便由守旧派的画家和画匠们接手,他们缺乏创新精神,固守早期的构图和主题。到了元代,尽管道释主题的绘画创作持续繁荣,但是鲜有画家名留青史。
这幅立轴作品描绘了身穿甲胄的提婆王和一众侍卫,提婆梵语天的意思。画家在创作中坚持古代绘画技法,而这种技法可以一直追溯到现已失传的唐代绘画大师吴道子的壁画创作。
众神的身形较小,这是后代绘画作品的一大特点。他们更愿意表现丝织品的精美和纹饰的金属质感等不同特点。飘逸的衣袖则更添一份灵动生趣。
夸张的神态和体态是后代画家从唐代壁画转向小尺幅绘画创作的必然结果,同样的例子在武宗元的一-幅描绘道家众仙和侍从的手卷中不难发现。这幅手卷由王已千收藏。佛利尔美术馆藏《提婆王图》上的天王形象也可以同居庸关券广]两壁四大天王的浮雕形象做一比较 。
本画无任何钤印,并且未见于任何著录。
本文源自上海书画出版社《画中人,佛利尔59幅中国人物画》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