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展览 >

西安将建大型城市雕塑“长安门”

2022-05-28 14:39:44

雕塑“长安门”方案一

西安新城市地标选址于整个广场的三分之一位置,意在营造西安的城市北门——它既是历史之门、文化之门也是创新之门与和谐之门。

设计中对照西安历史地标“大雁塔”的体量与比例与篆书“长安”的中国书法笔意,通过拓扑重构,创造富于历史感的“长安门”;

通过西安地域意象,嵌入篆体“长安”,寓意长治久安,融汇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以及莲花须弥的宗教文化,更兼改革开放的现代文化,营造西安之门,凸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精神。

城市地标形象围绕着汉字的灵动与莲的高洁、须弥山的神圣和塔的庄严。

天地人和中升起一朵莲花、它徐徐升起,表示西安庄严大气,包容开放。

唐代的“长安”代表着中国最富传奇、最为精彩富饶的盛世,而今的西安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资源、蒸蒸日上的国际化都市形象,成为新世纪中国盛世华章中的一笔重彩。将“长安”的辉煌过往与西安的时代胜景,通过这座城市之门,在西安市城市中轴的发展新坐标原点进行结合,从而形成西安新城市地标。

“虚幻”而清晰的“安”字形态通过与“大雁塔”体量、高度的糅合,成为城市之门的基本形态。以门之“虚”映衬须弥山之“实”。拟名其为“长安门”。

雕塑“长安门”方案二:

地标形象,围绕着水的灵动与莲的高洁、须弥山的神圣和塔的庄严。

八水环绕中升起一朵莲花、它徐徐升起,演化为庄严耸立的须弥山,这是精神之须弥、灵明之须弥;糅合水之灵动、山之庄严、塔之玲珑。

“虚幻”而清晰的大雁塔剪影成为西安之门的基本形态。以门之“虚”映衬须山之“实”。大雁塔影之上,是西安另一标志:“钟楼”的重构、此座钟楼以现代材料再现传统,在未央大道的天穹中复制古老钟楼的形象。将不同时空的西安标志:“大雁塔”与“钟楼”齐集一处,巍巍成山。

城市地标以中国传统大屋顶样式的挂石片墙作为屋顶收尾,它与琉璃通透的塔身形成另一对虚实对比,同时以“人”的形态暗含对西安城市建筑传统(大屋顶)的尊重。

城市之门是一座精神的构造,其平面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首层分为东西两块,分别内藏直达顶层的电梯;其中心位置结合地下通道设置直径15米的下沉庭院;乘电梯而上,可达48米处的观景层,观景层之上是重构的“钟楼”,成为整个未央大道的制高点。向外可观未央大道与西安北城的城市全貌,向内则可望锥形开放式中庭景观。

这座西安之门以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诠释历史、创造当代,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雕塑“长安门”方案三

此方案以篆字“长安”来诠释历史,用巨构的篆书“安”字创造西安的城市北门,整个“安”字构造近70米高,挺拔高耸,将成为未央大道上极富传统韵味、亦蕴含现代创造力的视觉焦点。

此外,此方案将 “长安门”由强调南北未央大道轴线的南北双门改为更富凝聚力的传统四方门的形式。保留位于未央大道轴线上的南北两座“安”形拱门,增加东西两座“安”字形拱门,兼顾东西向轴线,营造更具向心力的西安城市北部精神与文化之中心。

“长安门”的表面材料采用以篆书“长安”为基本形态的深灰色镂空金属表皮,与西安的城市主色调协调、与西安的厚重历史相协调。

“长安门”顶部呈中心对称的四方形,通过西安传统

建筑大屋顶的的翻译与重构、创造层叠向上、盛世莲花一般的须弥座形态。底部设置3米高的基座,基座中心设置直径15米的下沉水庭院,与挺拔如山的“长安门”相合、山水交融,成为整座“长安门”的“源”。

由此形成的“长安门”99米高(含底座),55米见方,形态扎实敦厚、外表通透轻灵;基座比例协调、顶部挺拔向上。是符合未央大道形象的城市地标。“安”的字影、“大雁塔”的体量印象、表皮的“长安”篆字、以及顶部层叠的传统建筑意向,相互映衬、层次丰富、给人楼宇重重、繁景无限之感。

东南西北四座“安”形拱门下,既是西安城市的北部中心、又是传统与未来的交汇点、更是西安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景。必将成为新时代的“长安盛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